【01觀點】《中英街1號》日本獲獎 電影發展基金理應悔不當初
由香港導演趙祟基執導的電影《中英街1號》,重新呈現「六七暴動」,電影在(3月18日)第十三屆大阪亞洲電影節中,一舉奪得「最佳電影」,繼去年的《一念無明》後港產片再下一城。雖然大阪亞洲電影節並不算是非常著名的電影節,但對於香港電影來說,未嘗不是一個喜訊。然而令人詫異的是,這部電影在香港還沒有上映機會,而電影在開拍之初也被「電影發展基金」拒絕資助。這不免令人質疑,當年連青春運動片《熱浪球愛戰》也獲批「電影發展基金」,基金到底是基於什麼邏輯審批電影資助。
「商業主導」埋沒佳作 資助邏輯亟需檢討
《中英街1號》不是一部「紀錄片」,而是一部「黑白故事片」,其串聯兩個時代,講述三名不同背景的年輕人,在上世紀60年代的香港以及21世紀,如何面對社會不公義。但電影由籌拍到取景一直困難重重,趙祟基原本對申請政府「電影發展基金」的300萬貸款頗有信心,但最後得到回覆是「商業元素不足」,申請未果。另外兩個承諾出資的單位也因而卻步,原本900萬預算的電影,最後縮減至300萬。對於一部電影長片來說,300萬實屬小型製作。資金不足,只能在演員和工作人員的片酬、薪水上壓縮成本。
「電影發展基金」以一句「商業元素不足」就將《中英街1號》打發回府,基於的是基金申請前提中,存有的(a) 規定申請人必須取得第三方融資,以確保電影製作項目在商業上可行;及 (b) 評估擬製作電影的預算製作費和預算淨收入是否合理。這兩條款有合理之處,但如今「商業元素」演變為最重要的衡量標準,真的符合「基金」的定位嗎?
首先,條款與電影發展局主席的聲明存在矛盾。電影發展局主席馬逢國曾解釋,由於小型電影(製作1,000萬以內)大多缺乏商業元素,少有投資,所以電影局的資助計劃(電影發展基金)旨在向小型電影製作提供津貼。可見,電影發展局明白票房收入未必是評估電影發展基金成效的準確表現指標,因為有潛力賺取高票房收入的電影早已吸引到商業投資者青睞,無需電影發展基金資助。
其次,條款也不符合電影發展的規律。「商業元素」主導下,絕對有機會出現爛片。例如「電影發展基金」曾資助的《熱浪球愛戰》。這部電影將青春、愛情、運動、理想、功夫等不同元素「炒成一碟」,成片卻質素差劣,不少影評詬病其焦點模糊、視覺大於感覺、單一場面相似,最終反映到市場上,票房(上映26日,僅收167萬票房)和口碑都很一般,宣傳上還要落入兜售「性感」元素的窠臼。
由此可見,衡量電影質素的標準,絕對不是有沒有「商業元素」這樣簡單。「電影發展基金」乃政府主持,其定位不是商業行為,而是支持和鼓勵香港的電影事業發展。相關評審人員應該明白,「投拍」和「產出」不一定成正比,拿到錢是一回事、電影質素又是另一回事;電影一次拍得不好,不意味着從此無法翻身;但電影缺乏資金,動搖的是電影製作的根本,會直接縮減優秀電影的成功機會。「01觀點」多次指出,電影製作是高風險產業,其進入門欄較高,又需要成長空間,資助方要正視電影產品的特點,不能僅僅關注其商業回報,也不應因為電影「前途未卜」,反而對投拍縮手縮腳。但反觀電影發展基金的資助情況,86項申請中只有31項得到批准,申請手續繁複,審批時間過長,批核難度極高,在使用上也限制過多。
固然,「電影發展基金」不能盡拍藝術片,但政府多年來連續向「基金」註資過億,高質素的電影卻與「基金」關係甚淺,已經反映出現時的資助出現問題,評審人員亟需檢討資助標準和資助邏輯。在英法美韓等國家,電影資助類型多元,不同性質的電影有設立不同基金,由不同的人士作評審,應為香港所參考。
憂政治元素滲透 倡評審委員會透明化
《中英街1號》在尋求資助期間遇到的另一個令人警惕的問題,是評審委員會中可能涉及的政治審查。趙崇基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從一些電影發展基金委員友人口中得知,有所謂的「藍絲」委員,在融資評審中給《中英街1號》零分。趙崇基又指,拍沙頭角的電影都不能去沙頭角拍,團隊申請了一年,更有立法會議員答允幫忙爭取,但最後沒有回音。
早前已有人留意到,香港電影製作人會否為了確保有較大機會獲得電影發展基金資助而避免觸及政治敏感主題。當時政府回應稱,電影發展基金申請的審批由電影界專業人士按商業及市場原則進行,而不是基於政治考慮。
而翻查電影發展局網站,「基金審核委員會」共有11人,但對於這些委員如何當選,網站解釋欠奉。誠然,在未有明確的調查報告之前,就相信評審委員會有政治操作是捕風捉影、不利找出真相,但有政治滲透的傳聞傳出,則暴露出委員會評選不透明、審核不透明的問題。
在這一方面做得較電影發展局出色的是藝發局。藝發局是政府指定全方位發展藝術的法定機構,自2010年藝發局委員選舉開始,就有不同民間團體積極參選,務求打破長年自動當選的悶局。相比於其他國家,香港文化政策零散,文化不入主流,也沒有一個真正的文化局。但藝發局中加入民選代表,也算是一絲突破,雖然在實踐中不乏問題,但產生了民間積極求變的空間。
而電影發展局現時的21 名非官委員都是由政府委任,和藝發局有一定分別。其應參考之處,就是令人員遴選、決策更加透明。否則,電影發展局單方面再怎樣強調沒有受到政治影響,也只是自說自話,難免令人想入非非。
固然,政府「電影發展基金」並非一無是處,其曾資助的《歲月神偷》口碑票房皆好,又得到柏林影展水晶熊獎,當時風光無兩,但其中最離不開的,是導演、演員、工作人員等一眾人員的艱苦努力。電影局發展至今,其過於審慎的基金審批制度已經成為掣肘香港電影發展的障礙,令到如同《中英街1號》的電影缺乏製作成本,又要在海外獲得名聲之後,才為港人所知,這一電影生態極不健康。反映到電影發展局身上,只是一個縮影。香港電影業的危機深重,需各方迅速採取行動,積極求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