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像獎2018.觀點】香港電影應保持本土特色 成龍說法不符現實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全國政協委員成龍在兩會期間接受訪問,被問到對合拍片的看法時,他向記者表示,沒有中國與香港電影之分,港片要拍得宏觀、國際才可以走向世界,並以電影《紅海行動》和《戰狼》舉例說明。這番言論引來城中熱論。固然,香港電影和中國電影無論是在歷史上或概念上,向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但這並不意味着可以貶損港片尊嚴,也不意味着世界已經不需要香港故事。

成龍從影逾50年,曾10次獲提名金像獎最佳男主角,但都鍛羽而歸。(Getty Images)

只有一種電影叫中國電影,香港電影也是中國電影。香港製作可以叫作「香港中國電影」,或者「local電影」……你拍《黃大仙》可能只能在香港播,來到中國票房一定會不好,人家不了解。但拍一些宏觀一點的、國際性的,好像《紅海》、《戰狼》,你就會去到國際。——成龍,2018年3月6日

港片中國片水乳難分 但無必要「天下歸一」

「合拍片」是中港簽署CEPA之後才出現的字眼。CEPA中詳細訂明了合拍片中演員、場景、發行等方面的規定,例如香港與內地合拍的影片視為國產影片在內地發行,影片的港方主創人員所佔比例不受限制,但內地主要演員的比例不得少於影片主要演員總數的三分之一。不過在「合拍片」概念產生之前,香港和內地電影已經息息相關,合作/合拍路線久已開始。

早於二戰時,已有不少國內電影界人士南下香港,戰後,更有大量人才與資金轉移到香港,如蔣伯英的大中華影業公司和李祖永的永華影業公司等相繼成立,很快就將香港發展成為上海以外的另一個國語電影中心。

李連杰主演電影《少林小子》(1984)手繪海報,繪者Dan Nyenkumah。(Ernie Wolfe Gallery提供)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考證,及至1960年代,香港的「左派」影業機構和內地合作拍攝影片,如戲曲藝術片《告親夫》、《紅樓夢》、《紅葉題詩》等。但隨著文革發生,兩地合作一度中斷,直到1979年後中國改革開放,才重新恢復合作。

在這樣的政治背景下,合作首先從具有內地背景的「左派」電影公司開始,例如鳳凰影業的武俠片《碧水寒山奪命金》(杜琪峯處女作)率先到內地拍攝外景。接着,時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廖承志提議,由香港兩間「內地背景」公司以「中原電影製片公司」的名義拍攝現在街知巷聞的《少林寺》。《少林寺》之後,香港導演李翰祥又自組「新昆侖」電影公司,拍攝《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等內地題材電影,內地中制公司也給予兩部影片約400萬人民幣的投資。

這時期兩地的電影合作,雖然大多帶有政府直接干預的計劃性,但也是功夫類型片逐漸形成的時期,內地功夫明星李連杰、于承惠等人也從這個時期起步。

1980年代中期開始,內地與香港電影開始大規模合作。內地藉助香港電影獲得經濟效益,香港藉助內地的資源製作更高質素的電影。八九十年代港片達到巔峰,在1993年上海十大賣座電影中,如《霸王別姬》、《新龍門客棧》等九部電影就是兩地合作拍攝。這時期誕生的香港電影,如今仍是港產片代名詞,深為香港和內地觀眾耳熟能詳。

90年代末,兩地電影都陷入低谷,因中國方面政府加強介入控制電影產業,而香港也面臨回歸後的金融危機。直到千禧年後中國加入WTO,世貿條款要求每年增加數部美國電影,國產電影被迫走上產業化進程。隨後中港簽署CEPA,兩地恢復合作,繼而衍生出其實久已有之的「合拍片」概念。

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如何定義「香港電影」?是從產業、文化還是地域角度出發?大多數人總會以檢視「香港元素」的多寡,再反過來定義電影是否反映香港身份,但當大眾愈是要討論「香港身份」,這身份總是愈說不清楚,「香港電影」也反過來成為難以定義的抽象概念。

可見,以影片作為載體,香港和內地在電影製作、資金、人才等方面一直有持續交流,在文化精神、創作題材上也互相影響,在商業上更是互相成就,形成一個複雜並存的狀態。成龍唯一說對的是,香港電影和中國電影關係緊密,應淡化電影概念上過於強勢的身份建構語言。但成龍犯的第一個錯誤,就是試圖抹殺香港電影的地位與特色。

港片特色不容貶損 香港故事仍被需要

世界已經不需要香港故事?這裏有兩個問題,一是香港故事是什麼,二是世界真的不需要香港了嗎?

《樹大招風》劇照。(網上圖片)

近年香港本土風潮泛起,儘管爭議重重,但不可否認這為「香港故事」帶來了新的詮釋。例如《十年》以預言方式探討香港未來問題,《樹大招風》以回溯九七的方式審視當下,《河上變村》以紀錄片形式記錄鄉村蠔涌的平凡生活,《點五步》運用香港較為少見的棒球題材帶出青春熱血故事。這些電影與輝煌時期的港產片有一定差別,本土色彩也尤其濃烈。翁子光的《踏血尋梅》更是本土佳作、一部嚴肅電影作品,在第52屆金馬獎上獲得9項提名。

與此同時,在中港合拍的電影中,香港故事也沒有消失。例如《無間道》濃厚的警匪特色、《桃姐》的本土溫情故事、《一代宗師》的葉問題材、《志明與春嬌》系列的香港愛侶、《黃金時代》還原蕭紅在港的日子、《明月幾時有》呈現抗日戰爭中鮮為人知的香港剖面。

「香港故事」在當代以香港歷史、香港人、香港情、香港智慧的形式呈現,也持續影響海外觀眾對香港的觀感。在數量上,雖然香港電影不比中國,但它顯然有存在的根基及意義。

港片重返國際 要質量更要政策扶持

電影是否為消費者接受,既受品質影響,也受制於市場環境和市場變化。「01觀點」曾從港產片的本土市場、資金、人才等方面分析其中困境。總的來說,香港電影要重新打響旗號,本土或合拍片的形式都不是拯救它的萬能靈藥,邯鄲學步也不是成功之道。要支持香港電影走出國際,首先要看到它的特色與長處,如翁子光所言「港片有尊嚴有色彩」,繼而揚長避短、提高自身質素,此外更需要業界與政府共同找出當下困局的根源,設計適當的政策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