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司機人手短缺 引入外勞不如改善待遇
公共巴士同業聯會、汽車交通運輸業總會、的士司機從業員總會、香港專線小巴持牌人協會、推動的士發展聯會早前(13/2)發表聯合新聞稿,指運輸業界人手不足,青黃不接,建議政府容許引入外勞司機。這番建議看似針對問題,但細思其據,其實不過是借題發揮,甚至有乘機減省成本的嫌疑。若一眾運輸業老闆當真有意解決人手流失的問題,何不直接改善司機待遇,吸引新血入行?
資料顯示,部分上述組織是由業界老闆組成,包括旅遊巴士公司老闆、的士行負責人、小巴營辦商等,他們代表的未必是前線司機的聲音,而是投資者的想法。雖然我們不應因人廢言,但客觀而言,一旦引入外勞,最直接受惠的確是投資者。根據勞工處的「補充勞工計劃」,僱主要聘請外勞,必須先證明他們無法在港聘請合適人手,而所聘請的外勞,其工資亦不可低於相類職位的工資中位數。表面看來,這規則令僱主不能乘機壓低成本,但參考建造業現狀,實情是熟練者和新手的工資可以有很大差距,僱主聲稱無法以中位數請人,不過是玩弄數字遊戲,僱主所計算出來的「市價」和工會調查所得不時有一段差距。如此看來,輸入外勞已成某些僱主用來壓低成本的手段。
當然,假如本地人真的抗拒加入某個行業,而引入外勞又能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那麼即使僱主借外勞計劃聘入較廉價的員工,亦無不可,畢竟此乃雙贏局面。然而,觀乎香港實況,駕駛業界青黃不接的真正原因,不在於行業本質,而在於僱主不願意改善司機待遇。
據該份聯合新聞稿所言,業界人手由十年前的20萬跌至近年的18萬,而年輕一代不願意入行,是人手不足的死結。九巴招聘廣告大字標明,車長月薪達20,000元,每天工作約十小時,看似頗為吸引,至少不太令人厭惡,按理不會無人問津;但九巴員工協會副理事長郭偉光接受另一傳媒訪問時表示,原來所謂20,000元包括了不同的獎金與津貼,底薪其實僅為11,800元。郭以自己經驗為例,他入行逾30年,1998年時人工已達20,000元,但現時入行十年的同事卻沒有這個收入,可謂待遇大倒退。此外,去年九月發生新巴剷上行人路意外後,有新巴車長表示,每日工時最長可達12小時,可見巴士公司為了減省成本,不惜犧牲司機權益和乘客安全(將巴士交託予疲累不堪的司機,怎能不擔心?)。工時長卻工資低,也難怪年輕人無意入行。
需要強調的是,外勞本身不是問題,他們的確能解決某些行業人手不足的問題;然而,司機不是厭惡性工作,其工作本質不會令很多人卻步,因此我們不能將引入外勞這種適用於某些行業的手段,直接套用至駕駛業界。事實上,以11,800元底薪聘請新人當巴士司機,根本是天方夜譚,無人問津也是可以想見。若僱主真有誠意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何不直接改善待遇,例如將薪酬(包括底薪和各式獎金、津貼)提升至每月25,000元,甚至30,000元,並調低工時至合理水平?若屆時依然沒有人願意入職,方再討論引入外勞亦不為遲。
另一方面,僱主在合法的前提下謀取最大利潤,其實是理所當然的(儘管未必合情);因此,我們除了寄望運輸業界擔當良心僱主,更應問政府擔當着什麼角色。公共運輸業是關乎全民之事,政府理應為之制訂更多營運指引,包括工時,甚至工資。運輸署去年曾表示有需要時可檢討巴士司機工時指引,特首林鄭月娥亦指將會成立調查委員會,檢示巴士安全。就此,我們寄望政府能宏觀審視駕駛業界面對的各類問題,設法改善人手不足的情況,而引入外勞只能是最後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