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慣了舒適堡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又名「Physical」的舒適堡1986年在美孚新邨起家,看準中產群體的健美需要和消費能力,加上以名星作為代言人,曾經堪稱健身中心業界的龍頭大佬。根據上周公告,疫情後「若干分店的業主維持高企租金」,因此選擇「暫時全線結業」。

舒適堡位於灣仔駱克道的分店佔地兩層,17602平方呎每月租金61萬元,以旺舖呎租動輒上百計算,此分店或許已不算最難負擔。未知道其他分店的舖租多少,但無論如何,會員月費才百多元起,要賺到利潤並不容易。這可能亦解釋了何以舒適堡不停推銷,務求令會員消費更多,預繳更多。

若要剖析舒適堡的「死因」,更致命的當然是經營模式。隨着新興健身中心大行其道,24小時營業、不推銷個人教練、逐月計費的彈性模式更切合市場需要。相比之下,舒適堡會籍通常以半年甚至更長計算,又有個人教練硬銷課程,流失客戶不會令人很意外。加州健身中心(California Fitness)某程度上已是前車可鑑,Snap、24/7等新模式的健身中心愈開愈多,相信反映了市場趨勢。

無奈問題遠不只是健身中心業界,而是香港已經習慣了舒適堡——不是指要結業的Physical,而是習慣了舒適的堡壘,也即是所謂的安舒區。過去至少十幾年時間,我們經歷了經濟繁榮的周期。業主習慣了坐地起價,反正這家不租,不乏其他租客;做生意的也習慣了消費暢旺,內地遊客絡繹不絕。在資本水漲船高的環境下,未賺到第一桶金已開始研究如何借助財政槓桿,再開分店或者投資炒賣。久而久之,香港不但租金脫離了承租能力,做生意的也容易因循守舊,落後於市場趨勢。

正如健身中心的趨勢可見,善用科技不但可以更切合消費者需要,長遠亦可能更具成本效益。但又正如行會前召集人陳智思接受《香港01》專訪時所說,「我們以前的確是急功近利,單靠內地市場就得,變相養懶了我們」,更甚的是坊間不少人懷念過去的經濟發展模式,經濟出事就仰賴政府打救。既然業主都慣了依靠租金回報來賺錢,這自然難怪他們只知加租,甚至是因為金融收緊而不得不加租。而商戶又因為未及調整模式、節省成本,在網購興起、北上消費等環境轉變下,商舖一間又一間結業。

「晚上九時走在街上都沒有人,又很多舖頭不見了,大家對經濟信心差了,不安就好像滾雪球般愈滾愈大。」陳智思仍然樂觀,有信心以香港人靈活變通的精神,一定能夠絕處逢生。但經濟結構、市場生態的轉變不能只靠個別力量,就好像健身中心即使想轉型,但若被高昂的租金壓得喘不過氣來,試問又哪有空間投入科技,摸索更切合客戶需要的經營模式?

租金不是做生意的所有成本,但卻是經濟結構的關鍵所在。借貸槓桿、尋租經濟、經營模式以至薪金釐定環環緊扣,令我們的競爭力難以突破。北上消費成風,既可以說是不夠深圳價廉物美,不也因為香港在質素和價錢上吸引力不夠?健美中心關十間可能開十六間,行業競爭汰弱留強,環球經濟豈不更是如此?香港過去曾經攀上世界前列,經濟成就令人趨之若騖,但如果再不破解結構問題,難道不會終有一天暗淡無光,在地圖上再沒一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