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長,為什麼市民感受不到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政府周五(8月16日)公布今年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GDP)修訂數字為按年增長3.3%,並展望整體經濟在下半年會繼續增長,全年實質GDP增長預測維持在2.5%至3.5%。

另一邊廂,不只坊間關注店舖結業,地產代理和建築師業界大呻經營困難,無薪假和裁員的傳聞不絕於耳。何以經濟增長,市民卻似乎感受不到?

正如政府所說,整體投資開支在第二季進一步上升6.0%。但原來其中的增長主要來自公營部門,按年升幅錄得29.7%,私營部門的投資開支實情是跌了5.7%。在私營部門的開支之中,機器、設備及知識產權產品的跌幅擴大至按年減少21.8%,意味企業在這方面的投資已經接近2022年第一季、疫情最嚴峻時候的歷史低位。

除了物業和資本市場下滑,令金融業、地產行業首當其衝之外,零售、旅遊和飲食業同樣感受到寒風肅殺。店舖在數目上可以結業十間、開張十六間,但生意是多是少卻是另一回事。事實上,食肆收益在扣除物價變動後比起2019年少了17%,較上年同期仍要跌3.8%,當中又以酒吧(按年跌16.6%)和中式餐館(跌6.1%)最傷。

零售業方面,銷貨額比起2019年跌了一成半,跟上年比也要跌一成。當中百貨公司的生意按年跌了18.6%,衣物鞋履少了12.7%,珠寶鐘錶更是大跌23.1%。顯而易見,這些都跟旅遊業相關。

在今年上半年,訪港旅客人次大約是2019年同期的六成。踏入7月,本港錄得可觀的392萬訪港人次,相當於恢復了七成半。雖然市民外遊和旅客訪港的差距在第二季一度收窄,至平均每10個外遊就有6個訪港人次,但7月由於暑假開始,多達875萬人次市民離境,兩者差距再次擴大,每10個外遊只得4.5個訪港人次。

旅遊逆差對經濟的影響,在GDP中的私人消費開支充分反映了出來。今年第二季旅客在本地市場的開支減少至390億元,是全面恢復通關以來的最低。與此同時,市民在境外的開支增加至458億元,創2019年後的新高。目前相當於香港人每在外地花費10元,遊客只在香港消費8.5元,這是2004年至2019年間未曾出現過的現象。

坊間有意見歸咎於移民潮帶走了本港的經濟能力,正如前一天(8月15日)政府公布截至2024年中錄得淨移出3萬人。但比起人數,人口結構更值得留意。我們的18至65歲人口在2019年中為527.1萬,現在只剩下500.9萬,65歲以上卻由102.1萬增加至134.9萬,短短五年間大升三成。不但愈來愈少人在工作的階段,愈來愈多人是退了休的年紀,而且自2020年開始,本港人口的自然變動已經連續第四年為負數,即出生人口少於死亡人口,這對社會的消費能力以至整體經濟的影響不容小覷。

看着一間又一間結業的小店,門可羅雀的啟德郵輪碼頭,還有老頭子愈來愈多的社區,市民可以怎樣感受3.3%的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