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打蒼蠅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在周三(5月29日)的立法會會議上,議員劉國勳和容海恩不約而同問及房委會轄下非住宅物業的租用情況。當中前者尤其關心租金問題,敦促政府為轄下屋邨商場及街市推出包括租金寬免在內的紓困措施,讓商戶有能力繼續經營,避免出現退租及結業潮。

除了劉國勳之外,議員梁文廣、張宇人、邵家輝等在發言時同樣提及目前市道疲軟,而租金高昂是一個重要因素,希望房屋局能改變做法,在轄下商鋪的租約屆滿前引入中期檢討,確保租金具競爭力。

而局方的回應亦不令人意外,主要只是強調此例一開,投標制度的成效及公平性會受到質疑,又認為減租不可以解決現時香港零售商鋪所面對大環境及市民消費習慣改變所帶來的挑戰,云云。

雖然多名議員對署理房屋局局長戴尚誠一再追問,但值得留意的是,政府自從在2005年將屋邨商場拆售之後,轄下物業少了很多。局方這次列出轄下商場133個,但名副其實為商場的又有多少?當中商舖樓面面積不足1萬平方呎的超過一半,達到至少5萬平方呎只有14個屋邨/屋苑/商場。

翻查房委會網站,其列載的商場就只得51個。對比之下,領展擁有的屋邨商場大約70個,基匯資本透過民坊持有的屋邨商場亦接近30個。而且領展近半屋邨商場的零售面積超過10萬平方呎,樂富廣場、黃大仙中心和T Town更是超過20萬平方呎。由此可見,議員敦促政府減租縱然沒錯,但能夠幫助的小商戶佔整體而言只是少數。

更何況,屋邨商場始終以民生商舖為主,即使在市道疲弱之下,仍然有一定需求。這解釋了為什麼領展在香港的零售舖租用率仍達到98%,房委會零售舖的空置率亦低於4%。相比之下,物業市場調查所得的核心區街舖空置率仍達6.6%,當中又以中環的6.6%和旺角的7.4%較高。既然議員認同租金高企影響香港競爭力,甚至引發商鋪結業和退租,這個更大的問題又該如何解決?

議員能夠敦促質問官員,卻無法要求私人業主減租。房屋局可謂盡了其力,隨着多個新屋邨的落成,最近三年轄下零售設施面積增加約莫一成,未來五年還會再添兩成,總算正在扭轉廿年前拆售屋邨商場以來的「手空空、無一物」局面。不過更多的商舖始終不在屋邨,如何有效調控物業市場,才是提高香港整體競爭力的真正關鍵。我們的議員除了打蒼蠅,又有沒有打老虎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