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代表我城故事的消逝絕景 紀錄散落街角的珍貴回憶|開卷樂
《香港知埞》作者陳傑運用他記者和攝影師的觸覺,寫下不少香港具特色的地方,並將這些地景分為「建築」、「好綠」、「步道」、「空間與人」、「絕景」數個章節。上回提到陳傑在書中呈現了不少散落於城市角落關於人的故事,今回談談關於快將消逝的景。
文:香港電台開卷樂|原題:《香港知埞》- 非常熟悉卻顯得陌生
【延伸閱讀:知埞中探索香港地方 用心傾聽我城每個微細人情故事】
蒲公英式噴水池
「在香港常會感受到不是味兒:一度非常熟悉的地方,隔一陣子再訪,地方明明健在,可是重要的東西已經消失,因而顯得陌生。」「絕景」的其中一篇〈被風吹散的優雅〉如是道。香港動植物公園曾經有一個仿似蒲公英的噴水池,豎起的主幹呈球狀,綻開的分支是細小的花灑頭,噴水時會隨風向改變,日光折射出彩虹,簡單的設計變化多端。這些設計在香港五六十年代隨處可見。然而隨著噴水池陸續清拆或是更換設計,「蒲公英」也慢慢消失,現時最完整的一組坐落在沙田瀝源邨。雖然仍未絕跡,但城市轉變之快,這些動人的「蒲公英」,相估也即將隨風消散。
香港電台文教組節目《開卷樂》由鄭政恆、黃怡、馮傑主持,逢週六晚上9時30分至10時,港台第二台播出。
節目重溫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傳統招牌與石牆樹
香港傳統招牌所構成的城市風景,世界知名,不少國際電影、遊戲也曾加入這些招牌作為元素,但如今卻成為罕有的街景。陳傑在〈自己地景自己救〉提到,監管制度的改變,使大量伸出式招牌被列為僭建物。加上舊區重建及疫情打擊,不少老店舖被迫搬遷、結業,「老店招牌如雪花墜落,傳統街景較疫情更快清零」。
陳傑訪問了保育招牌的建築師,他們不願單純旁觀和記錄招牌的消失,而是主動研究現行建築條例,為老店提供義務諮詢,從而達到招牌原址保育。
香港開埠初年,開山闢路,削去斜坡,再砌起花崗岩護土。不知天高地厚的榕樹種子,或隨風,或隨雨,終於流浪到這小小裂縫裏,在這一方淨土之中,安身立命。在石牆的狹縫中求存的它們,展現強大的生命力,茁壯長大,成為陪伴港島居民成長的石牆樹。只是這狹小的生存空間,終究非桃源樂土,近年不少見證香港歷史發展的石牆樹始終難逃一劫。陳傑在書中記述,2021年時任中西區區議員與路政署商討拯救石牆樹的可能性,從德國訂購專門固定樹身用的繩,踏出救樹的重要一步。石牆樹最終何去何從,終難定奪,然而陳傑的記述令讀者體會到,一塊招牌、一幅石牆、一棵古樹,都是城市風景和歷史文化的拼圖,有一群人在時代的洪流中負隅頑抗,為保留香港的每塊拼圖而奮鬥。
不過,總有事物被時代巨輪輾碎。五十年代的中環街坊會以「卅間」稱呼上環半山一帶,相傳是香港開埠初期香港島沿岸有三十間房子,專門在晚上點燈為船家引航,後來由一條街發展成一個社區,留下過不少歲月痕跡。可惜原屬卅間範圍的唐樓,除了因電影《歲月神偷》剔出重建範圍的永利街及必列者士街街市外,其餘的不是已被清拆就是等候重建。陳傑在〈消失的地名卅間〉中言:「建築是城市外衣,一石一柱一磚一瓦,都是拼圖。隨隨便便脫掉外衣,街道蒼白,憑甚麼去說舊城故事?」
(本文原刊於報章專欄《開卷樂》,此為加長版。圖片及標題為編輯所擬,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開卷樂其他文章:知埞中探索香港地方 用心傾聽我城每個微細人情故事】
【開卷樂其他文章:筆跡分析了解他人性格有助職場關係 劃一條線已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