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公司Vice正式申請破產 淺談一代新媒體巨頭衰亡因由與啟示

撰文:唐灝德
出版:更新:

【Vice破產】昨日(5月15日),曾被譽為新時代「新媒體典範」的Vice終在近月接連傳出經營困難的陰霾下正式聲請破產保護。Vice表示正與有興趣收購公司的企業商討,希望盡快達成協議,進行資產與債務重組。

儘管Vice有望達成購買協議保留公司,但外界預期Vice未來或需面臨大規模的改組和變動,意味這間曾經風光一時的革命性新媒體勢將面目全非而不復再。究竟,導致一代媒體巨頭隕落的因由是什麼?Vice又為全球的媒體行業帶來什麼啟示?

Vice昨日正式聲請破產保護。(圖源:Gettyimages)

繼另一網絡新媒體先驅Buzzfeed於上月宣布結束旗下的新聞業務後,媒體業界再度傳出噩耗。早前,正積極尋求收購方案以解決公司財務危機的Vice日前正式宣布申請破產。目前,以Fortress Investment Group、Soros Fund Management 和 Monroe Capital為首的數間企業有意以$2.25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Vice Media 的所有資產與債務,預計Vice將會以大幅縮水近$10 億美元的價錢「賤賣」,避免倒閉。

1994年,由Shane Smith、Gavin McInnes和Suroosh Alvi三人共同創辦的Vice,最初不過是加拿大一本專門報導娛樂、文化方面的邊緣雜誌《Voice of Montreal》。其後,雜誌於1996年改名為《Vice》,並在短短的十年間發展成擁有超過3,000名員工的潛力媒體企業。

《Vice》多年來一直受到年輕觀眾追棒,其大膽、獨特、貼近生活的內容主題,讓不少關注藝術、時尚與非主流文化的年輕讀者找到獲取新資訊的渠道。同時,《Vice》反叛、充滿諷刺批判的媒體風格也引起年輕讀者的共鳴;《Vice》不時便會出現性、血腥或暴力相關的封面,營造出一種另類的品味象徵,成為網絡世代前最具指標性的刊物之一。

《Vice》多年來一直受到年輕觀眾追棒,其大膽、獨特、貼近生活的內容主題成為了網絡世代前具指標性的刊物。(圖源:Vice Instagram)

其後,Vice繼續以青年和千禧世代的讀者為中心,在網絡時代開展多媒體製作事務。Vice以顛覆傳統媒體和無下限的前衛內容將業務拓展至網站、印刷、音樂、影視等地方;其YouTube頻道涉足戰爭、性、毒品的專題影片更是廣受大眾支持,訂閱人數突破千萬。當中,安排NBA退役球星Dennis Rodman訪問北韓領袖金正恩,和追訪極端武裝組織伊斯蘭國(ISIS)內部運作的紀錄片《What It's Really Like to Fight for the Islamic State》,皆膾炙人口,為媒體嬴得無數讚譽。

Vice曾安排NBA退役球星Dennis Rodman訪問北韓領袖金正恩。(圖源:Vice YouTube截圖)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令這間估價曾經一度超越老牌媒體《紐約時報》的新媒體突然衰落?這就與媒體業界守舊的商業模式離不開關係:

擴張過快難以兼顧

這些年來,Vice 的發展規模不斷擴張,在全球三十多個國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業務領域,資源分配失衡之下導致內容質素有所參差,為失敗埋下了禍根。Vice 除了在2012年收購當時英國最具代表性的時尚雜誌《i-D》,還涉足到體育、飲食等領域, YouTube頻道又經營如VICE Life、Noisey等多條副頻道。結果,Vice為了保持媒體熱度,便需要按時推出新影片來維持流量;這導致本來主打深度內容,需要大量時間和人手製作內容的Vice在有限的條件下,便唯有轉向一些較為大眾的日常短片,讓本來忠實的讀者不知不覺間流失。

Vice郊年轉向一些較為大眾日常的短片,讓本來忠實的讀者不知不覺間流失,也令不少人大為不滿。(圖源:Vice Instagram截圖)

收入來源單一且不可控

廣告收益和投資一直是媒體主要的收入來源,為了向讀者提供免費資訊,媒體需要以受眾數量作為準則吸引商家投放廣告和說服投資者注資。如此單向的商業模式,廣告商和投資者便會成為左右媒體決策的持份者,大大影響媒體創作的自由度和質素。Vice亦為了與各大傳統媒體爭奪更廣泛的受眾,轉為製作更多貼近大眾口味的內容,失去了Vice原有的獨特性。加上隨著演算法的應用愈趨成熟,Facebook、Google等巨頭能夠更有系統、更具效率地為商戶找出目標顧客,進一步削減像Vice的媒體收益。

不過是流量戰爭下的犧牲者

行業競爭激烈,忠實觀眾流失,惡性循環下Vice唯有吸引更廣的讀者以維持媒體熱度,從此便走入為流量而戰的不歸路。Vice對沒有真正價值的觀眾和對規模的無盡追逐,使內容製作變得重量不重質。在流量大於一切的前提下要在短時間創作具質素的內容似乎過於強人所難,從而就催生了更多只為迎合大眾,一堆譁眾取寵的「罐頭內容」。這也充分說明了為何會有媒體擔心人工智能將影響行業行計,因為不久的將來AI的生成技術必然將殺死大部分一成不變的媒體創作。

《紐約時報》逐步以讀者訂閱作為企業的收入來源。((圖源:紐約時報截圖)

這次Vice的隕落其實某程度亦帶出了整個媒體行業的生態問題,媒體應該反思現有的商業模式是否正引領整個行業走向衰落。反觀一些如《紐約時報》的舊媒體,逐步以讀者訂閱作為企業的收入來源,以獨一無二的報導深度和廣度吸引讀者群付費收看,顯然比起與坐擁強大演算法的科技巨頭正面競爭來得明智。媒體應該提高生產質素,以專題內容吸引小眾讀者,還是繼續以吸引更多受眾使用平台獲取免費資訊為目標,這將是他們需要迫切思考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