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舊日酒樓食肆掌故 自創行內術語字體造就獨有港式生活文化
【藝文編按】昔日香港有不少有趣生動的在地生活文化與習俗,例如從前在市面流通的五仙硬幣,又被俗稱為「斗零」,到底當中是有什麼的故事含意?《港人生活望後鏡》一書介紹香港飲食、時裝、娛樂、中藥等各行業昔日風行一時的俗語和文化。以生動活潑的描寫為我們溫故知新,認識香港舊日濃厚的地方色彩。
本文摘自三聯書店《港人生活望後鏡》的第一章〈香港酒樓食肆的掌故〉。內容講述香港酒樓食肆的一些傳統術語,以及行內各式餐飲管理智慧。
酒樓自創簡體字
酒樓酒家有一套行內的簡體字,從這批簡體字的公開流傳,亦可知酒樓酒家是從小規模開始發展起來的。現時酒樓酒家的菜譜簿,寫的都是繁體字,但在落單的時候,全用行內的簡體字,這些簡體字自賬房到廚房,人人都認識。我們在座上成為食客,不知道內部用簡體字傳遞信息。只有到下級飯店,才會見到簡體字寫在粉板上面。
酒樓業通行的簡體字有以下幾種:以「才」作「菜」,以「元」作「薳」,以「更」作「羹」,以「云」作「雲」,以「面」或「丐」作「麵」,以「南」作「腩」,以「求」作「球」,以「旦」作「蛋」,以「九」作「韮」或「枸」,這是以同音或近音的字代替繁體字。
另一種是用符號,別字代字的,例如「〇」代「檸檬」「甲」為「鴨」「△」為「角」,「X」為「叉燒」,「正」為「蒸」,「米王」為「粥」,「反」為「飯」等等。
這些字體通行已有數百年,起初是在飯店及路邊的客店的食堂上公開標示。在三十年代,仍有很多飯店在牆邊的寫菜譜的黑板上寫上這些字體,不僅飯店的樓面和廚房懂得,就是經常光顧的食客亦懂得,例如「才元朱什」,大家都知道這是菜薳炒豬雜的菜式,例如「正鵝」,大家都知道是「蒸鵝」,「〇甲湯」就是「檸檬鴨湯」。
據一位酒樓業前輩說:從前教育未普及,酒樓從業員和食客識字有限,飯店只能用最簡單的字體列出菜譜,食客亦瞭解這些字體,因此形成了一套行內的簡體字。雖然在高級的酒樓已不在食堂上使用這批簡體字,但在樓面與掌櫃,仍用它來寫,以提高效率。
書名:《港人生活望後鏡》
作者:魯金
出版社:三聯書店
「候鑊」「砧板」分工細
香港茶樓酒家的製作部都設在廚房,廚房的大小和酒家的店位互相配合,座位多的,廚房所佔的面積亦相應擴大,若兩者不配合即出現很空或不足兩大問題。座位多而廚房細,供應食品不足;廚房大而座位少,則浪費了租金和工資。是以經營酒樓茶室者對兩者都懂得如何配合,這是該業積有多年經驗而成的。
茶樓酒家的廚房,以灶頭多少來決定所供應的食品是否足夠應付樓面所需。爐灶是製作食品的生產工具,爐灶分蒸,炒兩個部分。有些爐是用來蒸燉食品的;有些灶頭則用來煎,炒,炸,焗,炸,熘的。蒸燉食品用蒸鍋;煎,炒,炸,焗則用鑊。鑊和鍋同一類,故負責這些灶頭的製作者稱為「候鑊」;即侍候鍋鑊的人,他們就是我們所稱的廚師。
廚師只侍候鍋鑊的製作部分,但一道菜需要很多的材料才能製成,假如一個極普通的菜式,像腰果炒肉丁,這道菜要有腰果,肉粒,葱花,薑片,菜粒或勝瓜粒等材料;這些材料要經過切割等工序才能完成,因此便要分工。切割材料另由專人負責,這些負責整理和切割材料的工作人員,在切肉,切菜時必須用刀在砧板上進行,因此行內用語便稱他們為「砧板」故廚師的製作部大略分為「候鑊」和「砧板」兩個部門。「候鑊」廚師只負責炒製,「砧板」則負責將所有材料整理,整理好材料之後,他們還負責將材料根據菜單所需的份量逐一撿齊,放在盛器內,以便送到廚房的工作位去,供廚師炮製,這工序叫「執碼」。
(本文獲三聯書店授權轉載,為方便閱讀,本文為章節節錄,圖片及標題為編輯所擬,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作者簡介|魯金,原名梁濤(1924–1995),香港著名報人、作家。七十年代起,以筆名魯金、魯言及夏歷,為報章、雜誌撰稿,同時出版了一系列環繞香港題材的著作,包括地方掌故、民生習俗、街道考源等。由於文字通俗,內容豐富,故廣受讀者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