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藝術家創辦類Airbnb平台 放租工作室更方便
香港土地問題嚴重,本來藝術空間就與一般居住空間不同,加上租金高昂,本地藝術工作者要找工作室並不容易,而且往往要找人合租。雖然每個地方的藝術家面對的問題都不一樣,但對於工作室的需求卻大同小異。想找工作室去哪找?有沒有人可以一同承租一個單位?如果外出一段時間,閒置的工作室可否短暫出租?外出創作有可否短期租用一個工作室?
因應這些需求,德國藝術家創立網站stusu.com,形式有如提供房屋短租的Airbnb,供藝術工作者上載工作室的出租資料,為有需要的藝術工作者提供更多及世界性的實體工作室選擇,從中找尋理想中的藝術工作室。香港的藝術家如想短暫脫離香港的壓迫及嘈吵,或又希望在異地尋找創作靈感、探索新文化與歷史,出發前不妨上stusu找個臨時工作室。如果你不是藝術家,也不見得不可以租用那些工作室。
國際性藝術工作室分租平台
stusu是一個國際平台,讓世界各地的藝術工作者互相分租、承租,甚至交換工作室使用,類似一個羅列藝術工作室出租資訊的Airbnb網頁,租務時間長短更可分日計、週計和月計。創辦人之一的德國藝術家Ralf Dereich是一個熱愛旅遊的人,當他希望把自己的工作室短暫租出,再在外地找一個臨時工作室繼續創作時,情況比他想像中難,發現並沒有一個網站或應用程式適用。
「這也是現時藝術家的工作模式,頻繁外遊,如到外國參展,工作室便丟空了。」創業靈感通常從最切身的需要出發,Dereich找上從小認識的好友Melina Volkmann,開始實行藝術工作室租務網站的想法,再找來網頁設計師Sebastian Kempf及平面設計師 Tobias Tilgner,促成stusu.com誕生。
正如Airbnb,stusu的藝術家工作室也以城市分類,不同的藝術工作者可以刊登自己的藝術工作室的出租資料,並留下聯絡方法。如果藝術工作者希望租用工作室,只要登記姓名和電郵,現時就能從35個國家超過80個城市,找尋到理想的藝術家工作室,再私下聯絡相關的藝術家。
促進藝術工作者的交流及認識
透着陽光的大窗、清新的空氣、寬大的作息和工作間,在香港是一種奢侈,但在外國可能只是基本人權。不管歐洲的荷蘭、意大利、德國、葡萄牙,還是美國的紐約、洛杉磯,抑或亞洲的印度或印尼,萬種風情任你選擇。網站在德國的應用度較高,很多藝術家提供自己工作室的資料,而大城市如紐約、倫敦也有不少藝術工作室可供選擇,但有些地區如以色列就只有一家藝術工作室的資料——香港甚至不在城市列表中。而工作室的類型從畫室、攝影棚、雕塑工作室、陶瓷工作室都一應俱全。
「stusu出現之前,藝術工作室的放租消息分散在不同的免費刊登分頁上。」Volkmann解釋道。她指出,免費分類廣告網站Craigslist上的藝術工作室分類,是夾雜在其他類型分租之下,所以希望建立一個方便藝術工作者的藝術工作室分租網頁,更可形成藝術家互助和聯絡的社群。「我們想改善這個現狀,將一個社群的價值如信任及肯定性帶出來。」
藝術工作室蘊釀更多可能
早在2003年,美國藝術家Stephanie Diamond就以電子郵件的方式,每個星期發出名為「Listing Project」的電郵,分享藝術家工作室、住宅、攝影棚的租務情況。而stusu.com就是傳統的列表式分頁和會員社群的混合,除了有不同工作室的基本資施和相片,如地址、用途、設施、大小,也列出藝術家的資料,方便其他藝術家找尋志同道和的朋友,讓空間昇華,提升藝術家的生產力和創意。
身為藝術家的Dereich,及畫廊主理人的Melina Volkmann,自然很清楚藝術家的需要,所以他們希望找尋到多元化的空間,雖然四面牆方方正正、高樓底、大窗,是香港不可多得的藝術工作室環境,但Volkmann亦指他們希望不局限於傳統、典型的藝術家工作室。
以下就是各地的藝術家工作室,不管典型或還是新穎,正所謂咸魚白菜都有人喜歡,記者看見那些方正明淨的空間,實在難以抗拒「外國的月亮圓啲」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