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署遺傳科新症增兩成達1800宗 半數兒童新症屬自閉發展遲緩

撰文:張美蘭
出版:更新:

目前醫學界已知的遺傳病達7,000至8,000種,不少罕見病均與遺傳基因缺陷、基因突變相關。為了等一個答案,有些病人或許等了十多年。
衞生署醫學遺傳科顧問醫生盧輝文接受《香港01》訪問,指以前被評為病因未明的病人,隨着科技進步,將等到明確答案。
盧輝文又表示,過去10年醫學遺傳科接獲的新症數目有上升趨勢,至去年達1,800宗,較平均多兩成。在兒童個案中,約一半是發展遲緩、智障及自閉症等病症。

衞生署醫學遺傳科1981年成立至今37年,提供遺傳病診斷、輔導及預防的服務。(張美蘭攝)

一半兒童新症屬自閉症、發展遲緩

盧輝文引述2015年資料,衞生署醫學遺傳科87.5%個案是由醫管局轉介,當中59%是兒科,22%是婦產科,14%是內科。過去10年,平均每年有大約1,400至1,500 宗新症獲轉介至衞生署醫學遺傳服務評估,並有上升趨勢,2017年共有1,800宗新症,當中6成是兒童個案,4成是成人個案。新症首次見醫生的輪候時間方面,緊急個案在一至兩周內;非緊急個案在6至9個月內。

兒童新症個案當中,大約一半為發展遲緩、智障及自閉症等病症。盧輝文指出,兒童個案中有15%至20%獲得「遺傳診斷」,即證實與遺傳有關,部分病因是染色體異常、單基因遺傳病等。

衞生署醫學遺傳科顧問醫生盧輝文表示,隨着科技進步,以前未能診斷到病因的病人,如今會等到確實答案。(張浩維攝)

衞生署醫學遺傳科1981年成立至今37年,提供遺傳病診斷、輔導及預防的服務,而治療交由其他醫生負責,不同疾病由不同專科醫生跟進。遺傳病可能一代傳一代,因此遺傳服務以家庭為單位,不但為病人診斷,並會為其畫「族譜」,視乎需要安排其家人接受評估。該科至今為超過35,000個家庭提供服務。盧輝文預料,醫學遺傳科在2019年第3或第4季搬往啟德的兒童醫院,屆時不但提供門診服務,有需要時亦可以到病房評估,能夠與醫管局的其他專家更好地合作溝通。

衞生署引入次世代測序儀器,可以為病人提供全基因分析。(張浩維攝)

1991年加入衞生署醫學遺傳科的盧輝文,27年來見證變遷。他指以前較多有嚴重先天缺陷的嬰兒,後來因為產前檢查普及,當驗出有缺陷的胎兒,有些夫婦會選擇中止懷孕,現時感覺上較少有嚴重缺陷的嬰兒出生。盧輝文指出,衞生署上世紀90年代發展分子遺傳學技術,2014年更引進次世代測序儀器,提供全基因分析,能夠檢測出的疾病亦增加。

遺傳病要解決診斷難關

盧輝文指醫學遺傳服務面對的是無窮無盡的遺傳病,首先要解決診斷的難關,有些病要經年累月才能診斷到。他強調,不是所有疾病都找到病因,但有先進技術後,診斷的時間能夠縮短,十多年前跟進的病人可能病因不明,會陸續找到答案,例如肌肉營養不良的疾病,相關基因有幾十個,「以前要逐個分析,基本是不可能做的事。」

香港大學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副教授鍾侃言表示,兒科醫生受訓3年並通過考核,便可註冊為遺傳科醫生。(張美蘭攝)

專科培訓 傳承經驗

罕見病與遺傳學息息相關,惟過去本港並非有系統地培訓專科醫生。不過,去年底多名罕見病專家攜手籌組了培訓制度,在香港兒科專科學院設立「遺傳學及基因組學」分科(下稱遺傳科)。5名本港遺傳科「元老」(grandfather)正陸續在醫務委員會註冊為遺傳科醫生。

這批「元老」會帶領受訓醫生。盧輝文是「元老」之一,他透露衞生署有兩名醫生可能加入受訓。他預計最快3年後遺傳科醫生的總人數會增至7名,期望5至10年後可增至雙位數字。

另一名「元老」、香港大學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副教授鍾侃言表示,有興趣註冊為遺傳科的醫生,需要先考取兒科專科資格,再到港島西醫院聯網及衞生署接受共3年遺傳科訓練。包括在臨床和實驗室接受培訓和實習,涉獵兒科基因學、細胞遺傳學、分子遺傳學、生物信息學或代謝遺傳學、代謝醫學、產前遺傳學等知識。今年5月會開會商討培訓工作細節。他對遺傳科醫生培訓感到樂觀,又期望畢業生有更多工作機會,舉例指醫管局在職系架構上,能否提供明確晉升機會,以吸引醫生加入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