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謎網50.拆局】David Webb狙擊「謎網」 掀動證監與港交所角力

撰文:凌昕
出版:更新:

證監會在周一(11月27日),引用證券及期貨條例8(1)勒令兩家「謎網50」股份停牌之後,部分仍正常交易的「謎網50」股份在周二(11月28日)顯著下跌,部份跌幅更超過一成。市場普遍預料,現時只是證監會行動的前奏,出招「打老虎」可能陸續有來。
「股壇長毛」David Webb在今年5月公布「謎網50」名單,不但引發細價股市場劇烈震盪,更掀動證監會和港交所之間,就證券市場監管權力的角力。

延伸閱讀:【謎網50受挫】成員股沽壓重 康宏再跌1成 香港教育國際急挫2成

康健被指涉「重大失實陳述」 真相待監管機構查明

證監會在周一勒令康健國際(3886)和華仁醫藥(0648)停牌,指這兩家公司的文件涉嫌有「重大失實陳述資料」,在事發之後,有傳媒引述康健國際的主要股東、被稱為「玩具大王」的蔡志明,他指自己信錯了康健國際的創辦人曹貴子,甚至直斥曹「十世冇好死」。

不過早在2006年,當時年僅25歲的蔡志明女兒蔡加怡,已經成為了康健國際的主席,是當時全港最年輕的上市公司主席,引起財經界一陣哄動。到底在這十餘年間,蔡志明家族和曹貴子之間發生了甚麼問題,是有人竟被蒙在鼓裏超過十年?還是另有內情?相信仍有待監管機構的進一步調查,還原真相。

證監對市場採取的行動,與David Webb的看法遙相呼應。(梁鵬威攝)

延伸閱讀:【謎網50.拆局】David Webb投資中伏 掀證監與「邪惡集團」大戰

「謎網50」相繼遭停牌 David Webb:陸續有來

隨著康健國際和華仁醫藥停牌,已有5隻「謎網50」股份被證監會停牌,而多隻仍正常交易的「謎網50」股份,在周二都出現顯著下跌,例如智易控股(8100)、同仁資源(8186)、漢華專業服務(8193)、香港教育國際(1082)、康宏環球(1019)、時間由你(1327)等,單日跌幅均超過一成。

對於「謎網50」股份近期所出現的問題,David Webb接受《香港01》訪問時預期,停牌公司將會陸續有來,雖然證監會近期的行動打擊了「謎網50」股的運作,但當局更應透過法庭的裁決,命令上市公司向股東分派資產,達至有效保障股東權益的目的。然而,「謎網50」更揭出證券市場的監管制度存在漏洞。

構成「謎網」的50間上市公司中,已有一成遭證監勒令停牌。(webb-site.com 圖片)

延伸閱讀:康健停牌原因曝光 證監認為其去年業績報告或含重大失實資料

「謎網50」股權結構 突顯《上市規則》漏洞

例如以David Webb製作的「謎網圖」顯示,康宏環球被另外多間「謎網」公司持有相當部分的股份,但在《上市規則》定義下,這些上市公司同被視為康宏的「獨立股東」。David Webb指這個情況除了「過於巧合」,還可能會造成企業管治的漏洞,一旦公司有方案須獲獨立股東大比數通過,看似是「獨立股東」的上市公司代表有可能「聯手」投下贊成票。換言之,即使有散戶覺得方案不符合商業考慮,也無可奈何。

而David Webb的分析,揭示了這場細價股風暴背後的一場角力,因為最近整頓「謎網50」股份的,是證監會引用《證券及期貨條例》出手,但David Webb所指存在漏洞的《上市規則》,則是屬於香港交易所的監管工具。在一定程度上,證監會的行動,可謂對港交所「漏招」的撥亂反正。

李小加以持槍警察和交通警察比喻港交所和證監會,強調兩者職能不同。(資料圖片)

延伸閱讀:擱置成立上市監管委員會 唐家成:不是讓不讓步的問題

細價股亂象頻生 港交所備受質疑

事實上,近年細價股市場屢次爆出如新股「啤殼」、配售股份時莊家「圍飛」、股權過度集中在一小撮股東等問題,坊間不少評論都將矛頭直指港交所,因為港交所一方面掌握了前線監管權力,但另一方面卻是新股招股上市、上市公司配售活動的受益者。

例如在新股活動上,根據港交所剛公布的首三季度業績,其現貨業務之中,接近一半是來自交易費,上市費收入則佔約四分之一,有意見認為這種營運方式無異於同時兼任球員和球證,質疑從中得益的港交所,是否有決心嚴肅監管證券市場上的亂象。而David Webb曾經批評,細價股市場的一系列問題,說明了港交所長期容許這些問題的出現,突顯港交所的監管角色的失敗。

去年證監會和港交所曾聯合進行上市監管架構改革諮詢,而這項改革構想的重點,正正是加強證監會在前線監管上的權力,透過成立上市監管委員會(LRC),介入審核上市申請。不過這項改革,客觀上會令上市申請增添難度,「啤殼」行為更會受極大打擊。這項改革遭到證券業界群起反對,質疑證監會擴大權力干預自由市場,結果在一片反對聲之中,有關改革亦宣告流產。

歐達禮指證監會將主動打擊有問題的股份。﹙資料圖片﹚

延伸閱讀:歐達禮指證監會將主動出擊 勒令有問題股份停牌或除牌

上市監管架構改革夭折 證監會變陣出招

然而,這不代表證監會就此罷手,而是選擇變陣出擊,藉《證券及期貨條例》所賦予的權力,由過去居住幕後角色,改為進行積極的「前置式」監管。而對於何謂「前置式」的監管,證監會中介機構部執行董事梁鳳儀曾指:「我們現時致力進行前置式監管,務求將不良行為撲滅於萌芽期。我們的目的是要在識別到市場上出現新的風險時及早直接介入,防止問題蔓延開去。」簡而言之,就是證監會將一改過往較為被動的取態,轉為更加主動出擊,打擊一些市場違規行為。

而「謎網50」事件,就成為證監會變陣出擊的一個重要例證,這亦會或多或少影響到港交所的商業利益,因為新股上市申請、上市公司配售計劃若因而減少,港交所的收入亦將受衝擊。但是,如果投資者只因眼光欠佳而損手,當然要認虧;假如投資者因為一些市場違規、甚至欺詐行為而被「呃錢」,除了透過監管機構硬起來,又有誰能保護小投資者的權益?一個忽視保護小投資者的市場,還能否配得上作為一個國際級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