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孖記腐乳風波時序整合 店方、食安說辭一文看清 兩大懸念待解

撰文:何瑞芬
出版:更新:

百年腐乳店老字號廖孖記被食安中心驗出腐乳樣本蠟樣芽孢桿菌超標,該店其後宣布結業。廖孖記與食物安全中心就事件各執一詞,百年老店與政府把關部門之間爭辯不斷。
事件中存兩大疑點未有解答,包括第三樽腐乳樣本究竟是否食安中心「教整」,以及食安中心稱其廠商只是加工及包裝,白腐乳購自其他荳品廠。《香港01》整合事件發生時間線,比對雙方說法,尤其是7月4日食安中心到訪廖孖記廠房,以及7月9日最具爭議的第三樽樣本取得過程。

百年老字號廖孖記腐乳油麻地地舖拉閘,閘上及門前均貼出「結業」、「停止營業」字句。(黃浩謙攝)

整個腐乳風波中,廖孖記主要批評食安中心測試不公,又稱食安中心醫生到店教其製作能減少蠟樣芽孢桿菌的腐乳,惟中心取用相關「只得一樽」的腐乳檢測,致第三次檢測嚴重超標。廖孖記更認為食安中心在整個事件中早早對外公布不合格結果,使其名譽掃地,最終選擇結業。

事件中食安中心先後三次抽驗廖孖記腐乳,中心先在周四(18日)發新聞稿澄清沒有教授該店製腐乳,且三次都是以顧客身份自購,並非只取走該「只得一樽」樣本。

食安中心今日(20日)更接受傳媒訪問反擊,更罕見公開廠房衞生不佳照片,重申所有樣本按既定程序自購,又指廖孖記當日只是用其他荳廠白腐乳加工,即變相踢爆「非100%自家製」。

食安中心先後三次抽驗廖孖記腐乳,最早一次是6月底在西營盤一個零售點抽取第一個腐乳樣本化驗,驗出每克含13萬個蠟樣芽孢桿菌,屬「不滿意」水平;廖孖記方解釋零售商反應可能存放不佳,太熱導致含菌量增。

+5

事件最大爭議集中在7月4日食安中心帶隊到訪廖孖記廠房時的事發經過,以及7月9日取得超標最多、最具爭議的「第三樽」樣本經過。整合廖孖記負責人廖太接受訪問內容,以及食安中心連日公布,比對雙方說法:

事件日期:7月4日

廖孖記:

食安中心帶了一大群職員,包括醫生到訪,「教點整減少蠟樣芽孢桿菌。」

食安中心:

先在新聞稿稱當日到訪廠房發現衞生欠佳,強調「冇教」其製腐乳;今日(20日)再提供兩張照片顯示包裝區排氣口及風扇積有灰塵及生鏽,已稀釋的玫瑰露酒在室溫保存達3日。

食安中心更引述當時廠房負責人指,廠房當日沒有生產腐乳,只進行白腐乳的重新裝瓶、加調味料及包裝等,相關白腐乳是購自其他荳廠公司。

百年老字號廖孖記腐乳油麻地地舖拉閘,閘上及門前均貼出「結業」、「停止營業」字句。(黃浩謙攝)

事件日期:7月9日

廖孖記:

食安中心從佐敦零售點購入第三樽樣本,該樽是以食安中心之前教授、教少蠟樣芽孢桿菌方式製作,非零售用、「只有一樽」,又稱食安中心職員有付費購買

食安中心:

多次強調無教廖孖記製作腐乳,「唔可以教百年老店點整腐乳」,又稱第三樽同樣以顧客身份購入,不過不論是大批次生產樣本,還是測試樣本,只要不合格都會向公眾公報。

老字號腐乳店廖孖記被驗出腐乳蠟樣芽孢桿菌超標,後宣布結業,署理食物安全專員李培文(左)7月20日強調,相關樣本全部以顧客身份購買,是市面可買產品,亦無教授廖孖記製作腐乳。(何瑞芬攝)

「只得一樽」腐乳有否出現、有否被化驗仍未清晰

目前仍有兩大疑點未獲解答,一是廖孖記強調食安中心醫生有教授其如何製腐乳,並製出備受爭議的「只得一樽」;食安中心方則強調沒有教百年老店製作、「講你都唔會信」,更強調所有樣本屬顧客身份購得。

廖孖記腐乳被揭只加工別廠白腐乳 店方未回應

第二疑點是食安中心今日接受訪問,拋出7月4日到訪廠房的衞生欠佳照片,更直言廠房內只做加工及包裝工作,重中之重的白腐乳,竟購自其他荳廠。事件關乎廖孖記是否自家製作聲譽,《香港01》下午以短訊向廖孖記第四代傳人廖晃業(Jay)查詢,對方稱會在下周一(22日)電台訪問中解答。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