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有片】生涯規劃問卷考劉鳴煒 200條問題就找到人生目標?
今屆中學文憑試各科筆試陸續開考,通過公開試考入大學,是否唯一出路?現今的中學生有連串叫「生涯規劃」課堂,教中學生「多元出路」。課程由教育局兩年前大力推動,每年津貼全港學校約50萬元。學校各施各法:辦講座、參觀企業、搞工作坊和職場體驗實習、額外聘請專責教師等等。
學生上生涯規劃課,一般都要先填寫性向和職向測試問卷,當中題目長達200多條,問及學生多項個人特質。但一份性格職向問卷真的能讓中學生認識自己,然後訂立未來職業和人生目標?記者走入中學看看學生怎樣填答這些問卷,亦請來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劉鳴煒試填,看看他們測出什麼結果。
攝影:梁鵬威
影片:林可欣、毛淳宇
心理測驗測你是哪種人格;生涯規劃課的問卷大概亦如是。
中五學生 v.s. 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劉鳴煒
這天石硤尾一間中學,中五生在課堂上正回答類似問題:「什麼是『內向』?」、「怎樣才算『實是求是』?」,翻到第二頁,又有學生問「行政主任是什麼?人力資源管理要做什麼?」學生邊填問卷,邊舉手問社工。這些教科書以外的性格特質概念,在座學生大概認識很少。自己是什麼人,好像要等問卷測驗得出的結果來告訴自己。
今堂是他們生涯規劃的第二課,由青協社工黃民信(阿信)主持,上一堂教他們尋找及確立個人目標和夢想,今堂就教夢想與性格的關係。學生在一張紙上回答關於性格、工作取向、興趣及技能等提問,反覆測試自己。
你是哪種人?
有些學生確是當作心理測驗,填得好快,心急想知結果。每人最後得出「性格密碼」,由6種職業性向類型其中3種組成,譬如有人是「藝術型+社交型+進取型」,有人是「探究型+藝術型+現實型」。
職業性向理論
美國著名心理學教授和職業指導專家John Holland,開發職業性向理論,把職業和性格傾向分為6種(R、I、A、S、E、C):現實型(Realistic)、探究型(Investigative)、藝術型(Artistic)、社交型(Social)、企業型(Enterprising)、傳統型(Conventional)。
「每個人其實6種都有,但會特別傾向某3種類型,看看你適合哪種職業,與你夢想的工作是否脗合。若是,你工作時便如魚得水,若非,就想想如何讓自己有這些特質,能做到這工作。」社工阿信拆解整份問卷,是以John Holland的理論為工具,為學生找尋符合自己性格的職向。
「哪個同學感情豐富?有誰常追求完美?」在座學生聽着不時起哄,又手指指鄰座同學,全班爆笑。阿信笑說:「明白了各類性格特質,以後識男仔、識女仔更易,因為你掌握了與他們相處之道。」學生掩嘴偷笑。
這堂生涯規劃,好像讓學生重新發現了自我,為自己找到形容詞,也用上同一套理論和6種職業類型分類,思考不同工作需要的性質。學生Kiko課後先說測試很準確:「確定了我適合酒店款待這行業。」轉瞬,她又一臉茫然。
填寫性格和職向測試是每個中學生涯規劃教育必經的一課。然而,學生在回答時已先了解自己?抑或由問卷上的選項、剔號和分數得出的結果來告訴自己是個怎樣的人?
劉鳴煒:性格可以量化?
16、17歲的中學生可能年紀還小,對自己認識不足,或填不懂,若是已投身社會的成人呢?我們請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劉鳴煒也到一所中學填答職向測試問卷。36歲的劉鳴煒在過程中同樣不斷反問自己:「我是一個愉快的人?都算吧!?」遇到選填「誠實」、「謙虛」、「坦白」等等個人特質問題,又被記者反問:「怎樣評定自己有這些特質?」劉於是為每個特質,逐一細想自己平日如何待人處事。
測試後,他對一些題目和填法依然滿臉問號:「不知道要用主觀或客觀想法去填?為特質去給予分數,究竟應在4分、5分之間怎樣下決定?明白填問卷要機械化少少來填,但性格真的可以這樣數字化?」
在數頁問卷逾200條問題中,同一或近似特質的問題重複又重複,最終確定填答者屬於哪3種類型。劉鳴煒發覺:「人好有趣,明明自己有這些特質,卻要透過填問卷來了解自己。這測試給中學生一個詳細的提示,提醒他/她是個怎樣的人。」
一份問卷的轉化
在職業選擇表中,劉鳴煒想當演員,卻發現自己完全不屬「藝術型」;測試結果又顯示,他適合修讀文化管理學,「但我自小不擅藝術文化那範疇啊!?」結果還列出他這類型適合讀歷史系、媒體學,日後能從事警察、售貨員或活動助理等工作職位,「警察和售貨員兩個工作有什麼關係?」
劉鳴煒目前擔任多個公職,亦是父親劉鑾雄家族企業的董事會主席,「我十六七歲時志願不是擔任這些公職或地產公司主席,我好肯定當時想做的事與今天的發展不同。」求學時,他想過做律師,如今他形容當時是「錯覺」,他在律師行實習過,也曾從事金融業,很快覺得工作沉悶不適合自己,但後來發現自己對研究法律有興趣,又跑去讀博士。
「我的家庭背景確令我少了經濟財政的憂慮,能做到自己感興趣的事,但很多與我背景相似的人又走着不同的路。」外界常訕笑甚至指摘他是「堅離地」有錢人,未能體會其他階層的困難;他卻說不論貧富,各人的人生也要規劃,同樣不能順利走來,「規劃只能是短期的三四年,問我十年後會怎樣,好坦白講,我想像不到。」
類似的性格和職向測試,很多學校和機構在生涯規劃課初堂已派予學生,有中學生說自己已是第三次做這種問卷了,答案結果一樣:「唔知做嚟做乜?」劉鳴煒看着這份職向問卷,亦追問學生了解自己後,該如何消化這些概念,成為生涯規劃的一部分,轉化為自己的人生價值觀。
生涯教育源於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美國。初屬職業輔導,幫青年認識自己能力和職向,提供職業資訊;後來多名學者提出「生涯規劃教育」一詞,認為除了職業規劃和理解工作世界,每個人也需了解工作在人生不同階段的意義,進而認識個人在家庭、職場、社會等等不同社會角色及價值。
生涯教育在香港的中學,一向以「升學及就業輔導」面孔示人,包括在2005年的「商校合作計劃」,以及2009年實施新高中課程後,教育局希望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共通能力,並於2014年落實每年撥款約2億元開展生涯規劃教育,開宗明義要擴大和深化以往校內的升學及就業輔導。
生涯規劃課的教學成效之一,是學生填畢問卷後,將更了解自己性格和興趣,從而訂立未來學習和升學就業等目標。其實在我們中小學時,老師也常要求學生「訂立目標」。例如在嶺南衡怡紀念中學,學生手冊「My Goal」一頁,就要求學生每年開學都要填寫目標、具體步驟和實行方法。
該校副校長關國業說,學生除了不斷檢討自評,家長也要寫意見回應;班主任從旁觀察和督導後,寫下評語。「別人可能以為好簡單,生涯教育就是要先教學生訂一年的目標,所規劃的事不能太遠,否則好『離地』,一個中學生根本不能計劃到整個人生。」
該校今年申請把教育局發放的50萬津貼轉為聘請一個常額老師,固定負責統籌校內生涯教育課程。據教育局數字,今個學年全港有逾160所公營中學亦這樣做。關副校說,比起外購服務,聘請外間的青年輔導和社工入校講解等活動,學生更需要一位老師持續的輔導,分享自己的學習、生活和目標。
生涯規劃教育不止是填寫問卷,學校老師和社工在學生完成問卷測試後,還有更多的後續輔導的工作和延伸教學。嶺南衡怡紀念中學校長李志霖認為:「中學教育有老師陪學生一起成長,中一、中三、中五和六各有重要關口。我們不是要為學生定型,而是要不斷檢視他的轉變。這是很微細的教育功夫。」
不過,學生似懂非懂的上生涯規劃課,在工作紙寫上「我的夢想」、「未來目標」。但當記者問他們怎樣實現,10個有8個都認為若考不好文憑試,有夢想也是空談,「多元出路」只是考不進大學的寬慰說話;他們異口同聲追問:有了未來目標又怎樣?主流教育下,當中學生只管讀書考試,如何學會規劃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