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詠琳校長︰以愛育人 劍橋英語啟發潛能 共建關愛校園
幼稚園是幼兒成長的搖籃,為幼兒建立穩固的語文基礎,並全面培育身心靈發展,是幼兒教育工作者肩負的重要使命。位於黃大仙的樂善堂顧李覺鮮幼稚園,憑藉其創新的雙語教學模式、關愛校園文化及多元化的學習計劃,成為區內幼教的典範。何詠琳校長深信,「語文源於生活」,透過劍橋英語課程及豐富的活動體驗,幫助孩子快樂學習、健康成長,開啟充滿積極與希望的人生旅程。

劍橋英語課程 雙語環境提升語言能力
樂善堂顧李覺鮮幼稚園推行雙語教學模式,校內設有兩位外籍教師,每週5天駐校,為幼兒營造沉浸式英語語境。學校所採用的劍橋英語課程,著重提升幼兒的語言能力及閱讀技巧,讓孩子通過日常互動,輕鬆掌握英語基礎。何校長表示:「我們希望孩子在自然的語境中學習語言,透過外籍教師的引導,激發孩子對英語的興趣和自信。」學校還定期舉辦Cambridge Fun Day,結合繪本教學、互動遊戲及創意活動,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提升語言能力,並將所學運用於日常生活中,從而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
關愛校園文化 身心靈健康為本
何校長強調:「我們希望孩子在校園生活中感受到愛和支持,透過情感教育及快樂學習,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和安全感。」除了語言學習,學校非常關注幼兒的情緒管理及社交技能,致力於打造關愛校園文化。學校推出多項針對幼兒身心靈發展的活動,例如「Kimochis」品德教育劇場、心靈成長工作坊及正向管教講座等,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及正向思維。學校的努力屢獲肯定,榮獲「關愛校園榮譽獎」及「開心校園優異獎」,成為幼兒教育關愛模式的典範。
最美老師 用愛啟發孩子潛能
學校的老師秉承「以愛育人」的精神,致力於關愛每位幼兒的成長。其中,方楚君老師更於2024年榮獲「十大最『美』教師」獎項。方老師以初心面對教學工作,照顧不同程度孩子的學習需求。疫情期間,方老師更親筆書寫信件,寄給班上每位學生,以溫暖的文字陪伴孩子度過艱難時期。她的「分層教學」方式,幫助孩子在學習中找到自信和成就感,令孩子的身心靈健康成長,深受家長及教育界的讚賞。
遊戲學習 促進創意與探索能力
學校於兩年前參與香港中文大學的《遊戲·學習·成長計劃》,老師通過設計遊戲活動,將學習融入趣味互動中,提升孩子的創意及學習效能。「遊戲教學不僅增強了孩子的學習興趣,更有效地提升了他們的觀察能力及探索精神。」何校長分享。這些遊戲活動旨在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和積極思維,讓他們在輕鬆的環境中快樂學習。同時,互動遊戲也加強了孩子的社交能力,幫助他們更自信地與他人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社區參與 建立家庭與鄰里連結
作為社區中歷史悠久的幼稚園,樂善堂顧李覺鮮幼稚園一直積極參與區內活動,並維持良好的鄰里關係。學校經常受邀參加大型社區表演,讓孩子們有機會展現他們的自信與才華,並探索日常生活中的人與事物。何校長相信,社區資源對孩子的成長有重要意義,家長的參與則進一步加強了家庭與社區的聯繫。透過家校合作,學校為孩子營造了良性的學習環境,延續了孩子在校內外的學習氛圍。
(資料及相片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