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景邨工場大廈】理大生設計立體書 記錄全港唯一「邨中廠」
「香港不斷變,好像沒什麼可以留低,有沒有一些空間,能留下歲月的痕跡?」理工大學環境及室內設計系畢業生高嘉嘉問。她選擇以荔景邨工場大廈為題,走進這全港唯一的「邨中廠」,訪問在內建廠逾四十年的何伯,找回生活與建築的關係,把資料記錄成書本。
走進別人長久生活的空間,也是走進他的內心世界,她笑說,「這個項目未必很功能性,即使只是記錄一個空間,甚至一個用家的故事,也很有意思。」在它消失以前。
荔景「邨中廠」又名荔景邨工場大廈,1975年建成。當年港英政府希望建造一個工廠、商戶、住屋齊備的小社區,把工廠大廈設於屋村內,荔景邨便是其實驗場地,也是香港現時唯一一個邨中廠。現時製造業不再興盛,但這裏還保有一些舊式廠房、貨倉,也有些新進駐的小型工業。
她的作品《Factory 105》像本立體故事書,打開有Pop-up圖畫,「記錄」了荔景邨中廠105室由1975年建成,至2047年的環境轉變,這小單位仿似香港數十年來的縮影。現在只是2017,往後的時日又怎樣紀錄?她把書分成兩部份——1977-2017是何生在荔景「邨中廠」105室的生活記錄,2017至2047則是她素未謀面的林生,憶想他未來的處境;在虛構與紀實間說「邨中廠」的香港故事。
見證70年代工業起飛
她向記者展示她整理的時間線,「這是由1947年至2017年,是一個人的七十年,也是香港經歷了什麼。」制水、六七暴動、工業起飛,去到香港回歸,這些同時是何伯的一生。
何伯是當年首批進駐的租客,先後做過手錶零件、裝嵌,和塑膠玩具等生意,他和他的105單位,與香港共同成長。「七十年代,工廠對面就是海港,也是他生意最好的時候。1988年,生意開始下滑,葵涌五號貨櫃碼頭也建成,擋住了他窗外風景。到現在,他已經不怎麼用工廠,裏面好亂,他只留門口位置和孫女玩、和我們這些閒雜人等傾偈。」
何伯在這單位內的生活,彷佛與窗外景觀轉變同步,這六百多呎的室內空間,也隨著他的生活一同改變——繁華的工廠逐漸冷清,如今成為像博物館般的舊貨倉,待人參觀。環境、人、空間,三者緊緊扣連。
這單位像是時間囊,她說,工廠環境凌亂,但何伯總可隨手拿起一件物件,講起故事來。「這個模是以前做塑膠玩具用的、這凳是幾歲開始坐,每件物件的故事他都記得一清二楚。」
「他拿些三、四十年前做手錶的零件給我看,送我,我們現在錶壞了就丟,他卻連這些零件也留著。」她說,「香港裝修兩、三年變一次,但這裡是四十年不變,不同年份的歷史都在一個空間裏面。」
他說:有人想做返塑膠玩具
書的第二部份——2017至2047則是林生:「我和何伯訪問期間,他說有個舊拍檔的兒子想做返塑膠玩具。」她便以這素未謀面的林先生為對象,延續105室造玩具者的故事。
「我做過資料搜集,推測2037年荔景邨中廠還未清拆,但外面的環境已經全部改變,就連貨櫃碼頭都消失。」她說,「到那時候,香港的室內設計和自然環境的連繫應該很少,我假設林生很希望和大自然接觸,但只能夠透過光影去感受。」
她推想林先生每天的生活是這樣的:窗外的貨櫃碼頭變成了高樓,視線被阻擋,只剩一絲陽光每天照進房間,到了下午五點,樹影剛好落到他工作的書枱前面,他就知道時間,這也是他在這空間中,和大自然唯一的互動,這也是她個人的生活感受。「比如我在家看書,感覺到陽光移動變化,靠外面自然環境就知道時間轉變。」
「很多時候設計是第三者的角度出發,少了用家第一身使用空間的感受,設計變成一個硬件,少了對生活的感受。但其實當你代入別人每日的生活,每日的陽光都是這樣,你會感受到。」空間設計,和人的連繫不可或缺;人在使用空間,空間也紀錄人的生活。想像別人的處境是人性化設計的開始,也是進入一個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