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區重建|重建後的社區空間 還可以容納基層嗎?
「城市老化」隨着時間流逝越發嚴重,加上香港正面臨持續惡化的房屋短缺,舊區重建變得更為重要。舊區規劃過時,居民生活質素下降,重建能令居民可以在安全的樓宇居住,亦能透過重新規劃提高環境質素。不過,主責重建項目的市區重建局似乎經常令市民失望,凡經他們之手的社區,不少都變成居民無法負擔的「高級地帶」,不止樓價昂貴,更造成嚴重「士紳化」,物價租金水漲船高,小店被逼遷,社區文化漸漸流失。這一切重建「後遺症」,無疑是對基層市民的一種剝削,讓他們在社區無處容身。
油旺重建研究結果有違市民意願
香港土地房屋供應緊絀,舊區重建成為政府其一個增加房屋供應的方法。近年,市建局積極研究各區的重建規劃,土瓜灣、九龍城、油旺區等舊區都成為了他們重建的目標之一。當中,油旺區重建研究報告與今年的《施政報告》同時出爐,提出油旺區正面對各種的社區問題,包括樓宇結構不穩、休憩用地嚴重不足、交通負荷量過高、空氣污染指數高等等。為提高油旺區的環境質素,市建局在研究報告中提出五個發展節點,包括興建大型水道公園及大型露天廣場、活化旺角街市及油麻地果欄,以及在西九龍門戶提供甲級寫字樓及其他混合用途的建築物。
城大公共政策及政治學系教授葉毅明指出,今次的研究可顯示政府希望市建局能在重建項目中進行長遠規劃,摒棄過往「小修小補」的規劃模式。
不過,市建局所提出的重建方案,不但與2010年油尖旺區議會一份具民意基礎的研究報告有出入,甚至與居民的意願有相違背。居民期望市區更新後,能夠解決生活環境及交通問題,但以上的市區發展果真能解決區內的問題嗎?外界對市建局這份規劃報告似乎有極大的保留,亦提出了三個延伸討論,第一,以轉移地積比的方式進行重建是否可行;第二,整合街區會否扼殺街道文化;第三,活化不同地點對於保留社區特色是否有一定影響。
然而,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及葉毅明就以上三個問題均持不太樂觀的看法。
首先,在油旺區內轉移地積比的可行性頗低,葉毅明指出油旺區有不少六十年代興建的舊樓,而當時的地積比已被用盡,即使這個方法能夠增加房屋供應,但技術上難度甚高。而且,轉移地積比是否有利於當區居民,陳劍青對此亦有所保留,他認為如果將地積比轉移到單一地盤,會令樓宇「愈起愈高」,造成「屏風效應」,堵塞由西九龍吹來的海風,令旺角的空氣更為不流通。
其次,整合街區有機會對當區的文化造成衝擊,葉毅明擔心,將多條街區整合作一個地盤,會令扼殺了傳統的街道文化,令街道變成新發展區一樣,失去城市特色。再者,活化旺角街市及油麻地果欄,事實上對於保育這些地方並無好處。陳劍青認為,街市及果欄的經濟活動,在某程度能夠支撐居民的需要及地區特色。另一方面,「活化」多是用於一些不再使用的歷史建築,但街市和果欄均是頻繁被使用的建築物或地點,它們甚至會自行隨時間轉型,陳劍青重申:「這些地方原本是一些『活』的東西,用不用得着你去活化?一個本來活潑的地區,卻要活化它,唯一的意思是搶奪那些土地資源,升級土地價值,再換一批更高檔的人進去,這是搞地產,不是『活化』。」
重建易造成「士紳化」 剝奪小店生存空間
確實,不論是油旺重建研究提出的方案,還是市建局過往的重建項目,都會自不然會淪為「搞地產」,造成不少舊區出現「士紳化」的現象。 「士紳化」所破壞的,並非是文化本身,而是社區內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以活化街市及果欄為例,如果市建局將其打造成旅遊景點,有機會提升當區的舖租,令原本的商戶無法負擔而被逼離開,破壞社區經濟網絡。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師鄒崇銘指出,社區經濟的作用,在於提供一個可以跨階層的城市空間,從而兼容更多弱勢社群,令社區更開放及多元。當社區更多元,有更多商戶連繫區內不同的階層時,便會漸漸演變出其獨有的文化。前城大中文及歷史系副教授李佩然解釋,文化的匯聚不是一個刻意形成的群體,而是有一些人在某個地找一個生活的空間,然後慢慢在當區形成一種獨有的特色。
因此,若社區經濟受「士紳化」影響,文化亦會隨之而演化,更變得無法容納基層市民。就如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地理學系教授徐世榮在《如何謀殺一座城市》的推薦序中所言:「縉紳化(即士紳化)是一場經濟清洗戰役,它也是一場階級鬥爭,社會弱勢似乎注定是失敗的一方,因此也必然是被強制迫遷的對象。」可以說,市建局及發展商的重建計劃,正正就是一場「清洗太平地」的行動。
舊區重建須「以人為本」
市建局考慮重建時,往往有一種「美好的願景」,期望市區更新後會有一番「新氣象」,例如空間感更大、更多綠化地、街區更整潔等。不過,這種思維卻令市建局忽視「房中大象」——舊區的人口特徵。有不少舊區的貧窮指數頗高,以油旺區為例,全油尖旺區有多達42,441個不適切住屋單位,那未來重建好的區域是否能夠容納他們?以市建局過往的項目,似乎難以達到這個目標,他們甚至沒有在油旺研究報告提及如何安置受重建影響的劏房租戶。
葉毅明表示,社會現時對於市建局有頗大的訴求,希望當局規劃重建時多興建出租公屋,或將出租公屋及出售居屋混合興建,但市建局的回應卻是提供「港人首置」。市建局會作出這樣的回應,少不免與他們可賺取的利潤有關。不過,既然市建局的宗旨是「以人為本」,便應該將這個理念貫徹到底。葉毅明認為,即使興建公屋的成本高、回報少,那政府至少可以提供資助,興建出售居屋,解決部份當區居民的需要。
另外,市建局應該以不同的政策保留部份舊區小店,以確保基層在社區有生存的空間,「社區的構建,很大程度是由該地方居民所得到的服務,包括政府、非牟利機構以及店舖所提供的。」港大建築保育學部助理教授余家聲指出,市建局或參與重建項目的持份者能夠維持這個元素,事實上可以協助該區順利過渡重建時間。
事實上,市區更新的目的是為提升居民的生活質素,令社區更多元化,達至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不過,假若重建項目的主導者,包括市建局及發展商,選擇蒙蔽殘酷的現實,只看到種種不切實際的願景,就算重建後有再多的綠化、整潔的街道,都只是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