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200張負壓病床「被消失」 港版「方艙」仍待何時?

撰文:郝子雨
出版:更新: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持續升溫,截至4月3日,香港已有845宗確診案例,其中近半屬過去一周新增個案。感染數字觸目驚心,而因醫院床位不足導致病患無法及時入院治療的消息更令人痛心。社會早有聲音呼籲特區政府興建港版「火神山」或「方艙」等臨時醫院,但當局早於1月初強調有能力在72小時內啟用1400張隔離病床,故沒有未雨綢繆;直到3月初,港府改口稱實際只能提供1272張,而在短短一個月內,使用率已逼近七成,當局終於願意考慮興建「較低層次醫院」。不過,香港可否成功仿效內地在極短時間之內落成「方艙」,可能要視乎特區政府能否主動提請人力充足的軍隊和經驗豐富的承建商為其助力。

新確診、病情量較高病人入住的「第一線隔離病房」供應緊張。(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隔離病床為何供不應求?

據醫院管理局數字,截至昨日中午,已經使用了1033張負壓病床,佔整體近七成;至於負壓病房,則已使用528間,佔整體近八成。理論上,目前仍有200多張負壓病床可供使用,但為何會出現有確診病人要在家中苦等兩三日才能送院治療的情況?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何婉霞解釋,有66張隔離床屬深切治療部,兒科隔離床則有122張,所以實際上只得約800張病床予情況穩定的成年病人。另外,為免出現交叉感染,新型肺炎的確診個案和疑似個案大多以個人為單位獨佔一房,所以隔離病房的使用率高於隔離病床。再者,確診病患住院周期較長,一般需要17至20天,即使病人康復出院,還須經過徹底的清洗和消毒,方能讓新增病患入住,因而導致隔離病床的流傳率偏低,令病人需要滯留社區。

讓新確診、病情量較高病人入住的「第一線隔離病房」供應緊張,當局才急急腳改裝400張普通病床作「第二線隔離病房」,供48小時無發燒、逾十日未出現病徵者入住,但該病床並非獨立隔間。目前仍有部分確診個案等候入院,醫管局前質素及安全總監區結成建議,當局應轉移輕症和康復中病人至其他地方治療,以騰出床位;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更呼籲,政府改建灣仔會議展覽中心,以安置低風險病人;政府專家組成員之一、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同樣倡議增設臨時醫院——但直到本周二(3月31日),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被記者問及「臨時醫院」方案時,才表示當局正研究在臨床情況許可下,將康復中人士轉移至其他地方,並正考慮需否設立「較低層次醫院」或社區設施。

400張普通病床作「第二線隔離病房」,供48小時無發燒、逾十日未出現病徵者入住,但該病床並非獨立隔間。(資料圖片 / 高仲明攝)

方艙是輕症患者的「挪亞方舟」?

全世界疫情嚴峻之際,建立臨時醫院成為大勢所趨。英國最大臨時醫院NHS Nightingale由民間承包商和軍事專家合作建成,用時九天,將於本周投入使用,並優先處理重症患者。美國紐約市於賈維茨中心臨時搭建的醫院,已於3月31日起投入使用,提供1000張床位。為分擔醫院壓力,紐約州將再興建四個臨時醫院。3月24日,西班牙馬德里會展中心被改造成臨時醫院。意大利也設有「帳篷醫院」和「輪船醫院」收治新確診者和仍需觀察的康復者……然而,港府至今才「猶抱琵琶半遮面」地考慮設立「臨時醫院」,面對火燒眉毛,恐怕容不得當局以「擠牙膏」的方式慢慢來了。

各國臨時醫院的收治對象不盡相同,但都是為了分流傳統醫院的壓力。本港目前所需的,是將輕症患者和康復觀察中患者從公營醫院中分離出來,讓新確診者及時入院治療。承包酒店、啟用駿洋邨新樓、購買私家醫院床位等建議紛紛被提出,但臨時醫院才是用作「長期作戰」的當務之急,並有內地「方艙醫院」的模式可供參考。

意大利設有的「帳篷醫院」收治新確診者和仍需觀察的康復者。(美聯社)

方艙醫院(mobile cabin hospital)源於1960年代越戰時美軍應急打造的野戰醫院,是利用各種堅固材料有機組合形成方便和可移動的堅固空間,由於其靈活性、機動性強的特征被廣泛應用於緊急醫學任務。武漢建立16所「方艙醫院」應付輕症患者之需,首批3家方艙醫院於29小時內建成。

作為專家學者討論的理想選址之一的灣仔會展中心,租用總面積為6.4萬平方米,預計可提供800至1000個床位。但要想在最短時間內集結所有可用資源將其落成,仍需很多工作。首先要面對的就是規劃建造的經驗問題,其次是迅速調配大規模的人力和物力資源——這可能要由特區政府主動提請資源充足的軍隊和經驗豐富的承建商為其助力。

武漢建立16所「方艙醫院」應付前輕症患者之需,而首批的3家方艙醫院於29小時內建成。圖為武漢市內方艙醫院。(新華社)

以武漢科技會展中心方艙醫院為例,2月14日晚9時決定由當地市屬國資公司來改建次項目,當晚10時公司負責人就趕至現場進行規劃安排,並開始緊急採購建築材料及水電設備,於當月22日落成投入使用,用時九天。武漢科技會展中心方艙醫院容納1047張床位的規模,與灣仔會展約能提供1000張床位相近。然而,本港灣仔會展中心在回覆商業電台查詢時表示還未收到政府查詢,但若有需要會盡力配合。但願「方艙」大計不會像「酒店檢疫」一樣,拖拖拉拉至「胎死腹中」。

不過,由於武漢方艙醫院的興建用時堪稱「神速」,但也因過於急迫而忽略了各項軟硬體條件的配備,如當時有入住患者指醫護、藥物配備不足,電力設施未完全落成、床位間無擋板,或有交叉感染風險等。因此,港府應速下決心進行臨時醫院改建,馬不停蹄投入建設,並同時做到人員調度、藥物配給的協調,而非擠牙膏般,在疫情重大轉折時才挪動一步。

更多《香港01》深度報道文章:

【新冠肺炎.深度】每日只驗1000個——香港病毒檢測數量偏低之謎

【新冠肺炎.深度】K房、雀館延遲關閉之謎——誰在製造防疫漏洞?

【肺炎口罩.深度】網購口罩頻中伏 揭香港電商發展「龜速」之路

【新冠肺炎.深度】檢疫漏洞急需「智慧」打救

【港鐵出軌.深度】公營機構何以淪為毋須問責的「獨立王國」?

【深度】萬人吹捧到網絡公審——13歲「雞丁」怎變黃藍撕裂犧牲品?

【新冠肺炎.深度】檢疫設施反反反不完 揭港府社會三大落後

【新冠肺炎.深度】「佛系」檢疫頻鬧笑話 星台韓靠腦又靠嚇

【新冠肺炎.深度】停課不停學的成敗關鍵

【肺炎.深度】為求「革命」 不惜攬炒 就可犧牲基層利益?

【武漢肺炎.深度】「盲搶」背後 謠言滿天飛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