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任務.影評】探索無垠宇宙下的人性

撰文:特約撰稿人
出版:更新:

國際影展常客James Gray既編且導,聯同巨星畢彼特(Brad Pitt)監製兼主演,炮製出一次與別不同的「太空之旅」—《星際任務》(Ad Astra)。這不是賣弄特技的娛樂大片,而是超越一般荷里活科幻片的作品,它要探索的不是宇宙,而是無垠宇宙下的人心與人性。撰文︰李美

荷里活許多科幻電影,不論是「軟科幻」還是「硬科幻」,大多包含眩目的視覺效果,着重感官刺激的商業考量。類似《2001:太空漫遊》那種哲學思辨的作品,其實不多。近年較有深度的《星際啟示錄》、《滅。境》,以至《流浪地球》等,皆在科幻故事中加重人際關係,譬如都有深刻的親情段落。本片則更進一步,表面看似宏大的背景與任務,只是編導用以言志的比喻或舞台,兩位主角的心路歷程,以及所引伸的人性描寫,才是主菜。

畢彼特擔任《星際任務》監製兼主演。(《星際任務》劇照)

電影的香港譯名平平無奇,英文片名《Ad Astra》,據編導解釋是取自拉丁文,意思是「經過艱苦才能前往眾星之處」—看畢本片必會認同此名字畫龍點睛。角色們尤其是主角Roy(畢彼特飾),的確經歷了漫長的星際歷程。他去到遙遠的太陽系邊緣,越過常人可以想像的距離,卒之完成自我心靈救贖之旅。

荷里活的漫畫英雄片、賣座商業片、王牌續集等,每年帶來穩陣的天文數字收入。本片成本達8,000萬美元,但是,團隊卻銳意拍成文藝風格強烈的劇情片,視覺效果僅為背景元素,動作戲所佔篇幅極小,抱着觀看爽片心態的觀眾肯定失望—這也是坊間對電影反應兩極的主因。然而,以上設定卻體現了片商膽識,放手讓創作人探索電影當中千變萬化的可能性,畢彼特也居功不少,他在戲中還有絕佳發揮機會,交出近年演技巔峰作。

《星際任務》的戲軌簡單,講述太空人Roy接獲任務,要尋找失蹤多年、有間接導致世界浩劫之嫌的父親Clifford(湯美李鍾斯飾)。不過,電影所包含訊息,卻是韻味深長。

湯美李鍾斯飾演主角太空人Roy的父親,有間接導致世界浩劫之嫌。(《星際任務》劇照)

電影縱不如《月劫餘生》般「極端」,僅靠一個角色由頭帶到尾,但歸根究柢,全片基本是以Roy的視角詮釋這個近未來世界—透過他的大量夢囈式獨白,向觀眾娓娓道來所歷一切,包括兩父子間的心結。

過往的太空探索故事,甚少以太空人的心理描寫為重點。去年的《登月第一人》算是異數,而今次更將此視為「重中之重」。而且,包括Roy在內的太空人,還完全被「去英雄化」,他們皆是軟弱的凡人。

父親在二十九年前離開及失蹤,成了Roy心裏一根刺,使他故意封閉內心,以危險、避世,甚至具自毀意味的太空探索工作麻醉自己。他那種消極態度,不僅傷害自己,還會傷害他人,妻子Eve(莉芙泰萊飾)正是受傷的一位,更可能損及全世界。27億公里的海王星尋父之旅,其實亦為主角直視自我弱點之旅—他從仰慕父親,到不想成為父親那種人。他以為孤獨是自己渴求的,最後才意識到要好好生活、好好愛。

父親在二十九年前離開及失蹤,推使Roy故意封閉內心,甚至具自毀意味的太空探索工作麻醉自己。(《星際任務》劇照)

Roy的父親Clifford被世界視為「英雄」,但他只有一個生存目的,就是尋找外星生命,即使將摯親拋棄,也視之為理所當然。當理想破滅後,他依然被執迷的心魔折磨,從錯手到進一步謀殺了阻止自己的同事,以至間接導致太空船的反物質異動,為地球帶來具浩劫性的「電湧效應」。

Clifford的存在猶如兒子的一面鏡,側面映襯Roy如何在生命中走上歧路。二人在終極交流後,作出迥然不同的選擇,叫人低垂不已。本片跟《殺謎藏》相似,科幻片的類型不是重點,重點是講述執迷如何毀掉一個人。

本片成本達8,000萬美元,但團隊卻銳意拍成文藝風格強烈的劇情片,視覺效果僅為背景元素。(《星際任務》劇照)

戲中人類科技雖可觸及星際邊陲,但仍無法真正了解人類內心。編導對於人性的解讀,是灰暗中還見希望。在宏觀的設定中,劇本言明宇宙沒有外星智慧生物,人類是孤獨地存在,與荷里活典型強調的「外星人老是常出現」大異其趣。再者,戲中的星際殖民已成真,但人類到了月球仍然會爭奪資源。

說到底,《星際任務》不是典型的科幻巨製,卻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實驗電影」,直擊觀眾心靈,值得大家敞開心扉細看。

+1

更多《香港01》周報影評:【科學怪人之母:雪萊夫人.影評】經典悲劇角色是怎樣煉成的【何處是吾家.影評】城市變遷 詩意化特寫黑人探根尋源【大叔的愛.影評】繼續浮誇 繼續好笑【小丑回魂2.影評】情感與恐怖元素皆變行貨

上文刊登於第183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0月8日)《《星際任務》探索無垠宇宙下的人性》。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