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支出不受稅收限制? 現代貨幣理論之父:這是事實
這是關於一個富商和一群學者共同開創一個宏觀經濟學理論的故事。如果讓這群學者開堂授課,那這堂課的名稱可能是:「你知道的所有關於宏觀經濟學的知識都是錯的!」這個理論叫「現代貨幣理論」(Modern Monetary Thoery,下稱MMT),它認為稅收和債務並非用來應付政府支出、政府財政赤字對應着私人部門的盈餘,央行不是獨立的……這不是一場思想實驗,這群學者說,「現代貨幣」已經有了四千多年的歷史。他們從一個網絡聊天室起家,一路路從學術象牙塔普及到博客,再從Twitter推廣到美國權力中心華盛頓,其認知度和影響力漸增,成了各方不得不關注和回應的一家之言。
MMT並非一個橫空出世的理論框架,它建基於一系列已有的經濟學思想,這些理論思想有的被埋葬在歷史洪流中,有的被世人遺忘,有的被主流宏觀經濟學拋棄,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才被一些後凱恩斯主義學派(Post Keynesian)的經濟學家「挖掘」出來,重現天日。
政府支出不受財政約束?
第一個嘗試將前人這些理論組裝在一起的是莫斯勒(Warren Mosler)。當時,他還是個混迹於華爾街的對沖基金經理,為了讓自己在這競爭激烈的行業中脫穎而出,他花了不少時間探究聯儲局、財政部和整體經濟如何互動。他想要知道當財政部徵稅、發債、開支和創造貨幣時,其資產負債表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隨着探究的深入,他發覺傳統經濟學對政府和私人部門兩者間關係的理解十分過時。
對大部份人來說,若我們要買東西的話,就先要有收入,政府也一樣,在它支出前,先要有稅收,若支出超過稅收收入,則須舉債—這不過是基本常識。然而,莫斯勒通過細緻考察後發現,這個常識並不適用於政府收支。他的觀察是:當社會保障支票到期,財政部並不會看自己有沒有足夠的錢支付這筆保障金,它只是「敲幾個鍵」(keystrokes),錢就從政府在央行的賬戶中扣除,並同時進入了你的銀行賬戶;而徵稅的過程也一樣,只是以相反的方向進行。換句話說,政府支出的錢只是一個記賬的動作,「無中生有」。
在莫斯勒看來,家庭、公司以至地方政府的理財觀不能和聯邦政府的財政相提並論,前者是貨幣使用者,後者是貨幣的唯一發行人,基於這原因,政府收支是不會受財政約束的。聯儲局前主席格林斯潘便在2005年的一場聽證會中對國會議員瑞安(Paul Ryan)「道破天機」:「沒有什麼可以阻止聯邦政府創造它想要的貨幣量,並將這些貨幣支付給某人。」
莫斯勒咬定,一個擁有主權貨幣的政府既沒有違約意願,又可通過央行「敲幾個鍵」創造貨幣,因此是不會破產的。這種洞見讓莫斯勒賺得第一桶金。在九十年代初,意大利債台高築、稅基狹窄,不少經濟學家和交易員擔憂意大利經濟崩潰;另一邊廂,為應對困局,意大利政府別無選擇地拉高了國債收益率。那還是前歐元時代,莫斯勒認定意大利政府能夠印足夠多的里拉還債,不會出現違約,於是從意大利的銀行中借出里拉,並買入投資者大量拋售的意大利國債,因為當時前者的利率低於國債收益率,這筆交易在幾年後讓他和他的客戶賺得盆滿缽滿,錄得逾一億美元進賬。
自此之後,莫斯勒寫信給哈佛、普林斯頓和耶魯等幾家名校的經濟學教授,向他們展示這個發現,卻沒有收到任何答覆。後來,他輾轉結識了供給學派(Supply-side)經濟學家、現白宮經濟顧問拉弗(Arthur Laffer),後者在七十年代提出拉弗曲線(Laffer Curve),揭示了稅率和政府財政收入的關係,與之相反,莫斯勒想證明稅收收入不影響政府財政支出。拉弗勸他不要對常春藤名校的經濟學家抱有期望,並向他推薦了另一群後凱恩斯主義學派的學者,認為他們或許會有興趣。
政府不需要收稅?
於是,莫斯勒抱着試試看的心態,在由這群經濟學家搭建的網絡聊天室「boisterous Listserv」上註冊了一個帳號。在這裏,莫斯勒終於找到了伯樂。
現於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任職的經濟學家凱爾頓(Stephanie Kelton)在九十年代中看到莫斯勒放在網上的分析,第一反應是這些關於稅收的分析違反常理。她在密蘇里大學堪薩斯分校的前同事、現任巴德學院利維經濟研究所(Levy Economics Institute of Bard College)經濟學教授的蘭達爾(L. Randall Wray)讓她開展工作,去證明莫斯勒的理論為何荒謬。凱爾頓照做了,她的研究論文最終發表在《劍橋經濟學期刊》(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上,卻得出了與莫斯勒相同的結論:稅收並不真的用來支付什麼,政府的支出先於收入。
這並非什麼前所未有的發現,其思路與「貨幣國定論」(Chartalism)並無二致,該理論認為,貨幣是國家政權所創造,只要獲國家法律和行政力量支持,例如通過徵稅創造經濟體對該貨幣的需求,任何沒有價值的東西都可以充當貨幣。澳洲紐卡素大學經濟學教授米切爾(Bill Mitchell)便清楚意識到這一點,他之所以用「Modern Monetary Theory」來命名,便意在援引英國經濟學家、現代宏觀經濟學奠基人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對「現代貨幣」的定義,後者在《貨幣論》(A Treatise on Money)中指出,當一個國家/政府具有徵稅及指定徵稅貨幣這兩項權利時,便是現代國家(modern state),而「所有現代國家都要求這種權利,而且至少從四千年以來就有這種要求」。因此,MMT又被稱為「新貨幣國定論」(Neo-Chartalism)。
如是者,莫斯勒和這群經濟學家的思想慢慢地由網絡聊天室走進了學術殿堂,並不斷開枝散葉。莫斯勒估計,在推動MMT的整個運動當中,他投入了約300萬美元,幫助設立獎學金、學術職位、舉辦學術研討會等,更一步步將巴德學院的利維經濟研究所、密蘇里大學堪薩斯分校變成MMT的思想孵化地。
繼續閱讀:
上文節錄自第182期《香港01》周報(2019年9月30日)《 美國選舉年將至 是時候來一場貨幣大辯論!》。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