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包浩斯.二】香港也有包浩斯?南來建築大師帶來傳世傑作
深深根植於筆者這一代香港人腦海中的建築,大抵莫過於公共屋邨徙置區。1953年石硤尾大火,開啟了香港公共房屋的年代,而早期的七層徙置區正是毫不花巧、完全重實用性,也能夠大規模地倒模複製,這種現代主義建築正是受到包浩斯精神啟迪。撰文:曹民偉
承接上文:【百年包浩斯.一】建校百年 獨特精神代表現代建築走向
位於德紹(Dessau)的包浩斯設計學校,建築由創始人格羅佩斯親自設計,樓高四層,外觀長長方方,談不上十分搶眼,主要由白色粉刷牆、原色混凝土牆、黑色金屬窗框和透明玻璃構成。三種最簡單顏色與透明玻璃,大量用直線的設計,是現代主義建築的啟迪之作,以強調功能性為重點,一大特色是牆壁大塊地用上當時新興的玻璃窗牆,可一次過盡用採光效果;加上室內全無多餘的內牆間隔,方便學生作不同大小類型的間隔設計。這些不禁令人聯想到香港舊式的七層徙置區大廈。今天很多新生代因懷舊而喜愛的七層公屋,勉強可找回記憶的有改建成青年旅舍的石硤尾美荷樓,以及石硤尾工廠大廈改建而成的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其建築源頭可追溯至一百年前的包浩斯始祖建築。
歐洲各國經歷一次大戰後,造成嚴重的破壞,各國政府首要任務是在廢墟中重建城市,為人民重新建立家園,讓生活重回正常軌道。當時包浩斯設計學院所推動的建築設計,主張實用簡樸、線條簡約,以直線和橫線的結構為主,不講求裝飾、力求能夠大規模倒模式興建,快速重建城市。其理念本源自共產主義,建築以服務勞苦大眾為原則。
香港公共房屋的設計深受包浩斯設計哲學影響,設計師往往想讓最終的產品有效地發揮作用,包括高密度、人流運輸要快、一層多戶等,即近代現代主義遵循的功能主導。由1954年至1975年,香港徙置事務處總共興建了25個徙置屋邨,近年開始拆卸改建的蘇屋邨(1960)、柴灣的明華大廈(1962)、馬頭圍的真善美邨(1967)、香港仔的漁光邨(1962)、觀塘和樂邨(1962)、荃灣福來邨(1963)、還有彩虹邨(1962)和美孚新邨(1968),無不遵循着這種複製方正房子、橫直簡約線條、全無矯飾的實用空間。建於1975年的大坑道勵德邨圓形建築也被很多人喻為香港奇特的摩登現代建築,標準整齊的幾何設計,以勵德命名,紀念香港公屋之父鄔勵德對公屋的貢獻。
以蘇屋邨為例,素被認為是環境惡劣的公共屋邨,在認真規劃下,以民為本的設計,依然能夠做到井井有條,為居住在內的人帶來舒適感。不同樓宇之間在設計過程中尊重彼此的存在,樓宇與樓宇之間的陽光、空氣對流和噪音不會被其他樓宇遮擋,同時每幢樓宇均保留了自我個性,冰冷的包浩斯精神也有其細膩的一面,這些關係為現代公共房屋的發展帶來不少值得借鑑和參考的地方。
1949年以後,二次大戰以及緊隨的國共內戰,使得不少哈佛留學回來、跟隨過格羅佩斯進修的華人建築師從上海來到香港,其中包括范文照、朱彬、陸謙受等人。這些上海建築師在香港經濟起飛之前留下了無數典雅的包浩斯精神建築,包括私人住宅、工廠大廈、學校教學大樓和大型公共屋邨等項目。
畢業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范文照,設計了銅鑼灣豪華戲院、觀塘銀都戲院、中文大學崇基學院、九龍靈糧堂教堂、北角循道衛理堂等項目。他的現代主義思潮令其設計呈現簡潔明快的建築空間及形態。
至於陸謙受,上世紀三十年代畢業於倫敦建築學院,他設計了舊中銀大廈,雖採用的是現代式線條,但還是捨不得完全放棄古典主義的中式裝飾。他還設計了蘇屋邨第二期、鰂魚涌麗池花園、瑪利諾修院學校、九龍華仁書院中的小教堂等。
建築大師貝聿銘亦受教於到了哈佛大學任教的格羅佩斯。貝氏在香港的幾座建築作品,如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1970)和新中銀大廈(1990年落成),都廣受好評。這些都是香港和包浩斯學校千絲萬縷的淵源。可以說是他們事業的成熟期,亦成為了香港現代主義建築的推手之一。
香港已故著名建築師何弢亦師承格羅佩斯,他設計的香港藝術中心就盡顯包浩斯精神:簡潔的空間佈局,加上中庭的強烈視覺效果,顯示嫻熟的現代建築設計技巧。當年香港大學建築系系主任黎錦超深受包浩斯的教育理念影響,因此師承黎教授的這一代建築師亦深受其精神的薰陶:懂得獨立思考,大膽創新,挑戰固有,強調建築應反映其時代精神,最終目標仍是以建築為人創造美好生活。
公共設施建築方面的佼佼者,則有1962年落成的香港大會堂,由兩名英國建築師羅納德.菲利普(Ronald Phillipe)和艾倫.費奇(Alan Fitch)負責設計,它的設計顯然受到德紹市包浩斯校舍建築的影響,延續法古斯工廠的理念,簡潔卻又整合多功能,表現了嶄新的建築空間觀念。
大會堂按功能設計,分區明確,結構清晰,以大片玻璃立面牆和曲折的校舍式牆壁增加採光面積,各種構造靈活運用,各立面皆有獨特的律動感。顏色採用白色粉牆、黑色窗框及灰色地舖為主調,至今仍未感覺過時,是六十年代本地文化重新確立的象徵建築。1993年翻新過的香港大會堂採用典型的英國「摩登主義」風格,各部份以不同的功能區分,高座與低座有對比,又以玻璃外牆構件露出結構部份,而中間又有幾何圖形的公眾花園空間。
其他公共設施建築例子包括五十年代落成的舊中區政府合署(1954)和贊育醫院(1955),現已改為香港新聞博覽館的必列者士街街市(1953)與燈籠洲街市(1963),以及典型的五、六十年代中小學校舍設計,還有七十年代初落成的香港大學鈕魯詩樓(1973)。
繼續閱讀:
上文節錄自第168期《香港01》周報(2019年6月24日)《包浩斯精神如何影響香港建築 百年風格:很「爆」很「酷」很「詩」意》,網上標題為編輯重擬。
更多《香港01》周報特約撰稿人曹民偉的文章:【古蹟保育.上】林鄭的保育成績單 是政績還是失職?【古蹟保育.下】一切注重成本效益? 商業與文化如何共存由寮屋棺材房到水管貨櫃屋 怪誕城蝸居新傳洋溢舊情懷 10本刻畫舊時代記憶的書聞着咖啡香打書釘 新型書店成千禧世代新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