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油甘魚藏多條40cm紅綫蟲!誤食可致胃痛腹瀉(慎入)

撰文:尹嘉蔚
出版:更新:

影片可能引起情緒不安,敬請留意!
大眾知道生的淡水魚有寄生蟲,但對於海魚(三文魚、吞拿魚、油甘魚等)和其他海產也含寄生蟲的風險似乎警覺不足。最近再有報導關注魚生有蟲的問題,並紛紛引用去年底一段由KACA Life上載至Youtube的影片,影片由一名韓國專業的魚生廚師Gapsu於2018年夏天拍攝,為提出海魚的寄生蟲問題而特別攝錄。

從片中所見,師傅生擒一尾油甘魚,先在頭部放血,然後生劏活魚,取出仍跳動的心臟,然後手起刀落將油甘魚起肉,切成兩大份肥厚魚生。觀察下發現魚肉上有些相同顏色的東西正在震動,刀鋒一鑽,帶上手套的師傅拉出一條幼長的寄生蟲,伸長後的長度約40厘米,有整條油甘魚的長度。再剖開魚肉查檢,發現更多幼長的寄生蟲蠕動。

眾所周知生的淡水魚有寄生蟲,但對於海魚(三文魚、吞拿魚、油甘魚等)和其他海產也含寄生蟲的風險似乎警覺不足。(資料圖片/王嘉豪攝)

影片的字幕說:「這種疑似子宮線蟲,又稱「紅綫蟲」(Philometroides seriolae)不是有毒的。據知,紅綫蟲本身不會導致人類患上疾病,受感染的海魚雖外表有異樣,卻沒有被發現染上疾病。魚肉上的寄生蟲洞通常充滿了蟲的排泄物,人類吃到這些排泄物會導致腹瀉、食物中毒和胃痛。如果只發現少數蟲體,可以將受染的部分切掉後進食其餘魚肉。大約30厘米長的「紅綫蟲」,可產600至800萬條卵生幼蟲,大部份幼蟲會被浮游生物吞吃,當油甘魚進食浮游生物後便感染寄生蟲形成循環。「紅綫蟲」對人類沒有傳染性,它不等同有害的異尖線蟲(Anisakis),它比「紅綫蟲」短約10厘米,容易被高溫殺死。」

由於影片的映像,非人人可承受,下圖為影片截圖,畫面比較溫和,從中見到春夏季中捕捉的油甘魚,被發現大量「紅綫蟲」(Philometroides seriolae):

+3

警告:以下影片可能引起情緒不安,敬請留意!

異尖科線蟲通體白色,寄生在海魚、甲殼類(蝦)和頭足類(魷魚)的海產體內,人類誤食未經煮熟含有異尖線蟲的魚肉,可能會受感染,患者會出現劇烈的腹痛、腹瀉或過敏(紅疹和痕癢)等反應。在一些較為嚴重及複雜的個案,寄生蟲(例如肺吸蟲)可能進入患者的重要器官(例如肺部),引起嚴重併發症。

按圖了解安全食用魚生方法:

參考資料:香港食物安全中心/KACA Life影片/dailymail.co.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