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1980年代紐約唐人街紀實 美籍攝影師眼中的華人移民史

撰文:徐尉晉
出版:更新:

提起美國紐約唐人街的紀實攝影作品,許多人腦中不期然會浮現攝影師張乾琦的名字。原來早在1980年代初,即張氏開始拍攝的約10年之前,已經有另一位外籍攝影師,以完全不同的手法,長時間地紀錄這個地方。
農曆新年爆竹衣滿地的街道、製衣工廠堆起層層的布料和衣服、「單身公寓」內幾位男子一起吃飯、祖父將熟睡的孫兒抱在腿上讀報、雜貨店門外的男士展露笑容。這位攝影師的照片不帶一點獵奇,畫面中也沒有出現美國文化對華人刻板印象,這些構圖工整的照片中,充滿唐人街生活的細節。
這些都是攝影師Bud Glick在1981年至1984年間,受美國華人博物館(MOCA)前身「紐約唐人街歷史計劃」(New York Chinatown History Project,NYCHP)委託拍攝的照片。最近,41張照片及當年被攝者近日錄製的口述歷史錄音,正在紐約《Interior Lives: Photographs of Chinese Americans in the 1980s》展覽中展出。Bud Glick向「01影像」分享照片背後的故事。
攝影:©Bud Glick(照片由受訪者提供),撰文:徐尉晉

1984年,紐約擺也街(Bayard St)上的農曆新年。© Bud Glick©Bud Glick

1980年代唐人街急劇變化

這個拍攝計劃源於一個獨特歷史背景。美國於1882年頒布《排華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暫停了所有中國勞工移民美國的申請,政策影響深遠,也改變了無數中國移民的命運。法案直到1943年才被廢除,其後每年僅有105個華人移民名額。

老一輩華人移民多屬單身男性,法律的限制令他們難以將家人帶到美國。許多華裔移民在手洗洗衣店(hand laundry)及餐廳工作糊口,美國全國出現有多個「單身社區」(bachelor communities),亦有許多「單身公寓」供這些男性共同居住。

1960年代,由於中國政局動盪,加上美方需要勞工興建鐵路,移民政策開始寬鬆。至1980年,隨着老一輩的單身男性逐漸去世,為他們而設的老店和單身公寓亦開始消失。來自香港、台灣和中國內地的年輕家庭湧入社區,使唐人街的面貌產生急劇轉變。

「紐約唐人街歷史計劃」決心保留這段歷史。這個組織由Jack Tchen及Charlie Lai於1980年創辦,透過製作口述歷史、研究和收集文物等方法,紀錄唐人街的變化,又委託了兩位攝影師深入拍攝唐人街社區,其中一位便是Bud Glick。

按此觀看Bud Glick作品圖輯:【圖輯】80年代珍貴紐約唐人街影像 舊照細說歷史變遷

1984年,紐約勿街農曆新年。©Bud Glick

用照片打破語言障礙

攝影師Bud Glick是位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他坦言自己不懂中文,事前對唐人街也不算熟悉。要進入與自己文化、習俗和價值觀完全不同的社區工作並不容易,「我的角色是要張開雙眼,盡我所能去學習、與人們溝通和建立關係,再跟隨這些關係到不同地方拍攝。」Bud說作為紀實攝影師,需要對任何事物保持開放態度。

NYCHP口述歷史學家Judith Luk及Yuet-fung Ho時常幫助他聯絡不同的受訪者,Bud也經常獨自在唐人街的街道和公園、店舖和住宅工作,拍攝所有願意上鏡的人。他亦有另一個管用的方法來與人溝通,「每當有人願意讓我拍攝,事後我都會將照片沖曬出來送給他們。這替我開出了一道門口,使我跟人們有更深入的交流。你送照片給他們,顯然不是只在提取(take),還是在給予(give)。」

他說,這方法令他認識許多朋友,甚至得到人們准許,拍攝他們居住和工作的地方。Bud指,除了語言障礙,最困難的地方是跟人們建立信任,而要克服這種困難沒有捷徑,「只能用時間、堅持和回饋(give back)做到。」

1981年,紐約鮑德溫 ,周生與周太太。「周先生是活潑、擅於說話的男士。他在一間舊式手洗洗衣店打工,對自己的工作感到非常討厭。他對自己在這個國家的經驗感到痛苦,因為他離開了自己的妻子(在中國),30多年來沒有再見到她。最終,他妻子成功申請來到美國與他團聚。當他們再遇之時,已不認得對方。這是個悲慘的人生,但他慢慢已學會了承受它。他對他太太很好。對他們來說,每天在一起已是最珍貴的事情。」 口述歷史學者Yuet-fung Ho說,「對周先生來說,最痛苦的事是自己比太太長命。他把一切也奉獻給太太,失去了她,他生無可戀。從那一刻起,我腦中再不能忘記他們的故事。」© Bud Glick

照片在今天的關聯性

大學時代,Bud Glick於歷史系畢業,其後曾就讀語言學系碩士課程,但他在畢業前不久毅然退學,一邊兼職開貨車,一邊全職唸攝影,最終取得攝影系碩士學位。他如此形容,自己的學術背景與攝影的關係:「我對歷史和語言學感興趣是因為一種慾望,想與身處在其他地區、擁有不同文化和歷史的人們聯繫,希望認識他們的生活和故事。是這一種相同的慾望,令我走上紀實攝影的路。」

Bud Glick在2010年4月起,開始為小部分負片作高畫質掃描、整理和沖曬工作。他認為數碼化過程,相比起在黑房編輯照片,能令他從照片中取得更多細節,「效果叫我十分驚喜」。30多年後重看照片,不但發現了許多當年沒有注意的影像,時間也改變了他對作品的看法,他說:「種族歧視及排外主義,站在今天(美國)政府政策的最前端,這些照片在現在看來尤其有關聯性。」

1981年,紐約加薩林街27號,Frankie Wong站在他的雜貨店前。©Bud Glick

相中人物回信

他將舊照片放到網上,2014年他的作品獲攝影網站Petapixel刊登,隨即引來廣大迴響,Bud陸續收到許多讀者的電郵,當中竟然有相中人或其親友的來信:

Glick先生你好!

在這篇文章裏看到你的照片,我想對你表示感謝!照片給帶來我許多於80年代唐人街成長的回憶。看到照片中一些親人和熟悉的地方或面孔,令我會心微笑!

有一位男士從漁獲中拿起一袋帶子,那是一位我認識的叔叔。我父親(那時候在魚檔旁邊開雜貨店)在他們剛到美國時,將魚檔的生意交付他們。另一張寫有「Kwong Hoy Seafood」的照片,魚檔主人是我的義父。另一張照片裏,穿着搖滾樂隊雷蒙斯(Ramones)衣服的男子是我家人的朋友。數年前我才與他見面!我把文章連結在Facebook上分享,其他朋友認出了自己的母親和外婆。你會再發布更多照片嗎?再次感謝!

誠摯的,
Freeman Wong

PS. 我想跟你分享一張父親、弟弟和我的合照。這大概在1981年至1982年在顯利街及加薩林街街交界的街角,魚檔旁邊的雜貨店門前拍攝。

1982年,紐約顯利街。在加薩林街和顯利街交界,Frankie Wong擁有一間海鮮店。顯利街(望到東曼哈頓大橋),店外員工在街道上為海鮮進行分類和搬運工作。Frankie的兒子,Freeman告訴Bud,正在吸煙及搬運一袋帶子的男子,是他一位叔叔,已身故的Yee Lam Chan。Yee Lam的兒子Tseuk (Joe) Chan,在圖中右邊望向箱子裏。©Bud Glick

Freeman在電郵裏附上的照片,Bud清楚記得,是他剛開始這個拍攝計劃的第4卷菲林,負片已不幸在NYCHP發生一場火災中遭到燒毀,因此Freeman手上沖曬出來的照片,是唯一倖存的版本。他解釋道,「我拍攝那張照片時,Freeman還未滿5歲,不知道我就是照片的拍攝者。」Bud憶述,Freeman父親Frankie是位大好人,總是將微笑掛在嘴邊,又常常與他開玩笑和請他吃東西。兩人在拍攝計劃完成後失去了聯繫,Frankie於1987年去世。

Bud將附有這張照片和其他拍攝到他家人照片的contact sheet掃描版本,透過電郵傳送給Freeman,不久收到這樣的回覆:

Bud,

請容許我說,照片令我太過驚訝了!現在我們知道,你就是拍照的攝影師。我剛剛向母親展示照片,我們都感動得淚流滿面。有機會的話,我下午打電話給你,感謝!

送上問候,
Freeman

1983年,紐約東百老匯大街2號三文治店。© Bud Glick

Bud於那天與Freeman通話,電話中兩人情緒也非常激動。Freeman現已42歲,是3位小孩的父親,與兄弟在唐人街經營海鮮生意。他這樣說,「我們從事紀實攝影工作,常常覺得在拍照後將照片送給被攝者,是一種為了達到目的之手段(means to a end),但照片成為了他人家庭歷史的一部分,在許多年後,人們會透過相片,憶起心愛的家人(及他們年青時候的自己)。」Bud指,這些回覆令他更深入認識自己的作品,也改變了他對這輯照片的理解。他們的回覆,對Bud來說別具意義。

1983年,紐約愛烈治街9號,Kam Ho Lee與他的外孫Vincent Lee。相中小孩後來與攝影師重新聯繫。Vincent記得他的爺爺來自古巴。「他說西班牙語。他在一間餐館工作,在1965年來到紐約。來到紐約後他退休了,在我們年幼時,每當父母出外工作,他便照顧我們。」Vincent回憶說。©Bud Glick

好照片都是誠實的

在1981年至1984年間,Bud拍攝了約346卷135菲林、118卷中片幅菲林,加起來共約14,000張底片。但他總是覺得,自己還未完成這個拍攝計劃。

3年間,他一直尋找適合自己的拍攝工具,反覆使用過不同片幅和種類的相機,包括Leica M4P、Leitz Minolta CL、Nikon F3和Mamiya 645,底片都是採用Kodak Tri-X菲林。Bud說自己後來主要使用135相機拍攝,因為能夠更容易地捕捉即興發生的人與事。另外,他又認為使用單鏡反光機,能更容易掌握到自己在拍攝到甚麼,「最後我把所有心愛的Leica相機都出售了,只專注使用Nikon F3工作。」

拍攝了過萬張唐人街照片,但Bud在個人網站上只展示了57張,今次展覽的作品更少,只有41張。Bud稱,他與策展人Herb Tam一起挑選照片,照片的美感與當中的歷史性同樣重要。他認為,「攝影作為視覺媒介,照片需要在視覺層面上成立(work on a visual level)。」攝影作為傳播方法,必須有效地傳遞訊息,「但終究地,任何好的照片都是誠實的。」

1981年,紐約,趙太太在她的公寓中。Bud在唐人街長者中心遇上趙太太。由於美國移民法律原因,她與丈夫的婚姻大部分時間也是分隔兩地。在她移民不久之後,他離世了。她獨自在Pearl街的公寓內生活。她家中設有一個丈夫的神位, 她把Bud拍攝的照片,放置在丈夫神位旁邊。Bud記得,她是一個堅強樂觀的人。©Bud Glick

希望連繫到更多人

談及自己欣賞的攝影師,他說有太多了,說之不盡,「回答這個問題時,幾位攝影師在我腦海浮現(排名不分前後):Paul Strand、Joseph Koudelka、Eugene Smith、Eugene Richards、Sally Mann、 Henri Cartier-Bresson、Alex Webb、James Nachtway、Walker Evans,還有許多許多。」

今次展覽,他與策展人花了許多努力,找回35年前的被攝者(或他們的親友),為展覽錄製新的口述歷史。「我希望觀眾認識到,我拍攝過的人們,他們的歷史、掙扎和勝利,繼而被這些故事所觸動。」

Bud自言,拍攝唐人街的過程中,學到了成為一個更即興和開放的人。未來,他希望能連繫到更多人,再製作更多口述歷史、掃瞄及沖曬更多照片。「這會令這個計劃延伸下去,將來希望可以做到更大型的展覽以及出版一本書。」

更多唐人街作品可觀看攝影師網站:http://budglickphoto.com/new-york-chinatown/.

《Interior Lives: Photographs of Chinese Americans in the 1980s by Bud Glick》詳情
日期:即日至2019年3月24日
地點:Museum of Chinese in America
地址:215 Centre Street New York, NY 10013
更多詳情可瀏覽:https://www.mocanyc.org/exhibitions/bud_gl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