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訪俄未見驚喜:中國真有為俄烏戰爭破局之意嗎?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訪俄的第二天(3月21日),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Mikhail Mishustin)會談,又與普京(Vladimir Putin)先後舉行了小範圍、大範圍會議,並簽署了一系列合作協議,以及有關2030年前中俄經濟合作重點方向和有關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兩項聯合聲明。當中內容以中俄經濟合作、中俄關係和中俄國際觀為主,對於烏克蘭局勢的直接着墨甚少,其中亦沒有任何出乎意料的地方。

中國外交部在習近平出訪前將其行程形容為「和平之旅」,習普正式會面期間習近平重覆了「此次對俄羅斯的國事訪問是友誼之旅、合作之旅、和平之旅」的說法。外界至此依然預期習近平會像傳言一樣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進行戰爭爆發以來的首次通話。

再來一次陳腔濫調?

然而,從全球公眾的角度來看,中國的促和行動似乎是讓人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撇開去年剛剛開戰之後歐洲對於中國「叫停」普京的期許不論,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2月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之際,向歐洲的外交官們傳遞出中國將在2月24日俄烏開戰一周年提出和平方案,甚至連習近平本人也有可能在此發表講話,就啟動了最新這一輪國際社會對中國促和的期待。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右)2023年2月18日在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應約會見烏克蘭外長庫列巴(左)(中國外交部)

然而,中國最後發布的卻是稱得上是「陳腔濫調」的《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提出尊重各國主權、摒棄冷戰思維、停火止戰、啟動和談、解決人道危機、保護平民和戰俘、維護核電站安全、減少戰略風險(「核武器用不得,核戰爭打不得」)、保障糧食外運、停止單邊制裁、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推動戰後重建等12點。

此等內容完全沒有具體提議,其中條文往往有「各自解讀」的可能。例如切實保障「各國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到底如何運用在克里米亞,甚至是去年公投入俄的烏克蘭四州之上?烏克蘭和俄羅斯都可以有不同解讀。又例如其反核條文,西方可將之解讀為對普京及其他俄國官員威脅使用核武的警告,但俄方也可將之解讀成對烏克蘭重建核武又或者西方將貧鈾彈等涉核物質武器輸烏的警告。

於是,較為善意的西方評論認為中國依然是俄烏戰爭上面較偏向俄方的「騎牆派」,大談「勸和促談」「堅定站在和平一邊」只是政治正確的外交公關。有論者更將中國立場文件形容為「就像不識世事的年輕和平主義者所寫的一樣」。

習近平訪俄:3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在克里姆林宮舉行的招待會。(Reuters)

這一次習近平訪俄的種種表態,在烏克蘭問題上基本上也只是中國立場文件的重複,只取得俄方對於這種立場的「積極評價」,以及「俄方重申致力於儘快重啟和談」「俄方歡迎中方願為通過政治外交途徑解決烏克蘭危機發揮積極作用」等表態。中方也呼應了「反對任何國家或國家集體為謀求軍事、政治和其他優勢而損害別國的合理安全利益」這一種俄羅斯向來以北約東擴作為開戰理由的說法,並同俄方一道反對「未經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單邊制裁」,指向歐美及其盟友的對俄制裁。

對中國介入俄烏戰爭抱有戒心和懷疑的美國,更對習近平訪俄提出了一次又一次的負面評價。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稱習近平訪俄顯示出中國沒有感到要讓克里姆林宮為其在烏克蘭的「暴行」負責,並指中國的和平提案只是要在俄羅斯的條件上凍結戰爭,是一種「拖延策略」。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NSC)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則批評中國重覆「俄羅斯的宣傳」,直言習普會面不會讓人期望戰爭能夠儘快結束。

如果我們把中方立場解讀成俄烏「就地停火」、維持此刻現狀,布林肯的說法其實也沒有錯,這的確有助俄羅斯建立實制佔領的既定事實,給予俄軍重整旗鼓的空間。而從中方對烏克蘭危機的空泛主張來看,人們也確實難以預期戰爭會在短時期內結束。

普京親自陪同習近平到克里姆林宮門外送別。(Reuters)

雖然澤連斯基一直對中國的和平方案,特別是其強調國家主權的內容,表示歡迎,「我認為中國開始談論烏克蘭並不是一件壞事」,也一直尋求與習近平通話,但如果人們期待中的「習澤通話」跟此前俄烏戰爭一周年的中國表態,又或者是這次習近平訪俄的「和平之旅」一樣,中方只不斷重覆陳腔濫調的政治正確論點的話,沒有人會預期這會帶來什麼實質的成果。

至此,人們不禁要問,這一個多月來中方在烏克蘭危機上的連番表態,到底是否單純的一場外交公關操作?中國到底是不是真的有意為俄烏戰爭破局?

「和平之旅」其實尚未結束?

中國的破局之意一定是存在的。如果中國無意介入的話,就不會突然從2月王毅訪歐開始作出了一系列的高調外交表態和動作。

而且,在戰略的考慮上,保證俄羅斯持續由親華政府控制固然是中方最基本的地緣政治目標之一,可是,從中美長期對峙甚至進入不宣之於口的「新冷戰」的維度來看,爭取到歐洲保持中立絕對是中方最重要的外交目標。在俄烏戰爭的格局之下,中國成功促和,將會是最有效離間跨大西洋同盟之法。

問題不在於中方有否促和之意,而是在於中方最終能否促成俄烏停火,以及如何促成俄烏停火。

日本首都岸田文雄3月21日訪問基輔,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會面,似乎有「配合」習近平訪俄會見普京的外交操作之意。(Reuters)

從最近中方拉攏沙特和伊朗復交的往績可見,中國的外交行動往往不是在公眾目光之下進行的,從習近平去年12月對沙特的國事訪問、緊接其後的胡春華訪伊朗,到伊朗總統萊希(Ebrahim Raisi)本年2月訪華等種種密集外交活動之中,也沒有任何風聲透露出中方正在背後着手促進雙方復交。在3月10日兩國在北京宣布復交之前,人們也不知道雙方代表正在北京連日密談。到了今天,中國憑什麼條件說服了雙方,也只能從各地媒體的小道消息中得知。

回看今天,王毅2月的歐洲行、秦剛在習近平訪俄前與烏克蘭外長的通話、習近平三日對俄國事訪問、預期之中的「習澤通話」、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預計在4月初的訪華行程、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等歐盟領袖預計在本年上半年的訪華行程……如此種種密集的外交活動,背後很可能就有着不為外人所知的幕後進程。

當然,歸納推理總有出錯的可能,沙伊復交可能只是一個例外。但對於俄烏破局,中國促和用意的存在並不值得質疑,其能否成事、如何成事至今卻尚未被放在枱面上讓公眾得見。雖然習近平此刻已啟程回國,但其「和平之旅」其實還未結束。

習近平如何定位其訪俄之旅?

習近平稱「此次對俄羅斯的國事訪問是友誼之旅、合作之旅、和平之旅」。

中俄聯合聲明如何處理烏克蘭問題?

聲明提到烏克蘭的只得一段:「雙方認為,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必須得到遵守,國際法必須得到尊重。俄方積極評價中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客觀公正立場。雙方反對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為謀求軍事、政治和其他優勢而損害別國的合理安全利益。俄方重申致力於儘快重啟和談,中方對此表示讚賞。俄方歡迎中方願為通過政治外交途徑解決烏克蘭危機發揮積極作用,歡迎《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檔中闡述的建設性主張。雙方指出,解決烏克蘭危機必須尊重各國合理安全關切並防止形成陣營對抗,拱火澆油。雙方強調,負責任的對話是穩步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為此,國際社會應支持相關建設性努力。雙方呼籲各方停止一切促使局勢緊張、戰事延宕的舉動,避免危機進一步惡化甚至失控。雙方反對任何未經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單邊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