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訪俄「和平之旅」事出有因 為何歐美俄烏都不能喊停戰爭?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將國家主席習近平20至22日的俄羅斯國事訪問稱為「和平之旅」,克里姆林宮更表示俄方會在習近平訪問期間澄清其對烏立場,讓人們對習近平此行將如何影響俄烏戰爭有了很多的想像和期許。不過,目前俄烏戰爭已有了其自己的邏輯,任何行動者要消除戰爭的內在動能,恐怕不是朝夕之事。
中方在俄烏戰爭一周年時提出的《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已建立起12點綱領,習近平此行先會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相信會為中國實務上「勸和促談」的努力帶來下一步的啟示。外界同時亦盛傳習近平訪俄後將會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進行俄烏戰爭後的首次通話。若然如此,中國扮演的主動角色將更為顯眼。
相較於早前在北京宣布的沙特、伊朗復交,俄烏衝突對中國而言有更大的難度。畢竟沙伊兩國復交本來已有美國退出中東的地緣政治動力,過去兩年亦有賴伊拉克等區內國家從中調和。中國當然扮演了促成兩國復交「臨門一腳」的角色,但沙伊復交、嘗試建設較和好的關係卻是大勢使然。
俄烏雙方的「極大化要求」
俄烏衝突如今看起來,卻像是一個沒完沒了的僵局。普京希望能夠與西方「鬥長命」,堅持在烏克蘭戰場的苦戰,賭的是「烏克蘭對西方不如對俄羅斯重要」,最後西方只得接受烏克蘭屬於俄羅斯勢力範圍的命運。而烏克蘭則希望歐美本年以來的大量軍援將能使烏克蘭在本年夏天的反攻中打出明顯的戰果——即使未能收復克里米亞,也應當切斷亞速海北部由俄羅斯穿越多個烏克蘭州份直通克里米亞的「陸橋」——迫使普京以弱勢地位求和。
然而,兩種希望其實都是把世事過於簡化的期許。一方面,雖然美國有2024年質疑援烏的共和黨上台之險,但美國政客也不會不知道如果烏克蘭慘敗於俄羅斯之手,整個美國霸權體系即遭瓦解,其在印太制華陣線中的各國也會離心離德。且歐盟政界除匈牙利外的援烏意志幾乎一致,並非沒有局部補足美援的可能。於是,就算西方民間援烏意志減弱,歐美的對烏援助卻不會歸零,最多只會以成本較低的方式持續。這就代表俄方不必然會有最終勝算。
退一萬步而言,就算西方對烏援助歸零,烏克蘭也有很大可能變成另一個阿富汗,以散兵遊勇與俄軍死纏到底。這也很難算得上是最終的勝利。
另一方面,烏克蘭對於西方軍援的期望也是過於樂觀。首先是西方援助一直「留一手」,例如北約制式的戰鬥機(如F-16)又或者射程較遠的地對地導彈(如美製ATACMS)等,都沒有供應烏克蘭。其次,單靠大量裝甲車、步兵戰車加上主戰坦克的陸上推進,需要的是戰術上的配合,並非單靠軍備就能成功。烏軍3月中就曾在扎波羅熱州(Zaporizhzhia Oblast)以先進裝甲車嘗試衝破俄軍的戰壕防線,最終失敗收場。
退一萬步而言,就算烏克蘭地面推進大獲全勝,克里米亞於地理上易守難攻,就算攻下了也還要面對當地佔大多數的親俄民眾反抗,我們更不能輕易排除普京在克里米亞受到威脅時升級戰爭的可能。說到底,烏克蘭並不能完全擊敗像俄羅斯一樣的核武大國。
雙方對於最終勝利的期望,加上烏克蘭持續高漲的抗俄決心,就導致雙方都持有對方完全不能接受的停火條件。俄羅斯要的是尊重戰場事實,即俄羅斯已將公投入俄的烏克蘭四州大片土地實然佔領。烏克蘭則是要俄羅斯全盤退兵,甚至接受戰爭罪行審判。這兩種不同方向的「極大化要求」使得人們無法看到戰爭可以如何在戰場上終結。
歐美沒有促和的空間
可悲的是,人們在戰場之外也難以看到有任何可促使戰爭終結的可能。除了戰爭的直接參戰兩國之外,在戰爭中扮演最主動角色的就是美國、歐盟國家及其盟友。
歐美理論上都支持戰爭終結,但這種終結卻必需以某種俄羅斯失敗收場。從美國的角度來看,戰爭終結與否的影響並不如歐洲嚴重。其在俄烏戰爭的立場可算是一種「漸進主義」,以達成各種不同的國際政治目標:一是要維持美國霸權;二是要消耗俄羅斯國力;三是要以俄烏戰爭凝聚盟友,順道結盟制華;四是要以俄烏戰爭的發展「給中國上一堂課」。因此,戰爭的終結只是長遠目標,戰爭長期不終結也不必然是個大問題。
從歐洲的角度來看,如果我們暫時將以波蘭等東歐國家為代表的堅定反俄派國家和親俄的匈牙利不管的話,其主流國家的立場長久以來也是「務實的和平主義」。其和平主義解釋了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和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去年開戰多個月之後一直保持與普京溝通的外交行動。但到了本年,他們都似乎得出了普京一心求勝不會罷休的結論,所以「務實」地轉而認為要達成和平就只有「以戰促和」一途,於是就開始支持大幅度增加武器輸烏,甚至作出歐盟聯合採購彈藥輸烏的長遠部署。
而對於特別講究人權、價值的主要歐洲國家而言,3月17日位於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以非法遣送俄控烏克蘭地區兒童的戰爭罪行對普京發出拘捕令,更使得一眾歐洲領袖出於政治正確的考慮只能敬普京而遠之。因此,就算他們看到在戰場外促進和平的機會,他們自己也沒有政治空間去把握。
於是,即使人們都知道俄烏戰爭最終需要雙方在談判桌上的妥協才能解決,但如今積極影響着俄烏戰爭的各方力量都沒有動機或條件去喊停戰爭。要改變這個僵局,第三方勢力的介入似乎是不可避免的。這,也許一年以來也沒有直接插手烏克蘭問題的習近平此刻決定扮演更主動角色的原因。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月20日至22日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又譯普丁或蒲亭)會晤,中國如何形容是次行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7日稱此訪是友誼之旅、合作之旅、和平之旅。習近平將同普京總統就雙邊關係以及共同關心的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促進兩國戰略協作與務實合作,為雙邊關係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習近平訪俄議題將包括什麼?
地區安全、中俄貿易、中俄基建、金磚國家、新的金融支付系統,以及備受國際社會注視的俄烏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