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訪俄:中國可解俄烏停火的最大難題嗎?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日啟動一連三日的訪俄行程。行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以「和平之旅」形容習近平的國事訪問,而習近平也在《俄羅斯報》發表署名文章,當中花費一整段專論「烏克蘭危機」,重申「勸和促談」「尊重各國合理安全關切」,表明「平等、理性、務實對話協商」就一定能夠找到解決危機的合理途徑。

配合起中方在俄烏戰爭一周年發表的《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以至習近平將會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進行戰爭爆發後首次通話的傳聞,加之中方才剛幫助促成了沙特和伊朗的復交,人們當然不得不對這次習近平訪俄充滿想像和期待。

今天,俄烏戰爭沒有任何會停止的跡象。西方軍備依然源源不絕輸烏,俄羅斯政府也不斷提振軍備生產。國際刑事法院已據俄國非法遣送烏克蘭俄控區兒童的戰爭罪行指控向普京發出了拘捕令,使西方在政治上更難有跟普京談判的空間(馬克龍還敢跟普京進行電話外交嗎?)。普京本人亦首次到訪去年戰爭以來佔領的烏克蘭城市馬里烏波爾(Mariupol),視察重建工作,顯示出俄方不會放棄去年9月四州公投入俄事實之意。

然而,人們即使看不見戰爭的終點,也不會否認戰爭總有終結的一天。而在沒有任何國家能完全擊敗核武大國俄羅斯的前提之下,沒有人會否定戰爭最終也只能在談判桌上(而非戰場上)解決。

俄烏局勢:圖為3月1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訪問克里米亞塞瓦斯托波爾(Sevastopol)。(Reuters)

既然大家都知道這一點,為什麼戰爭還要繼續下去?

答案很簡單:就是大家的談判底線互相抵觸、大家都有在戰場上取得明顯優勢的信心,因為大家都在執行各自的「以戰促和」政策,希望營造出在談判桌上對自己最有利的條件。

要破解「明知戰爭不能在戰場上解決也要繼續作戰」的困局,就要有某一方能以非武力的方式去提出一個照顧到各方需求、有實際可能被接納的和平方案,並讓各方接納這個方案。這,也許就是和平愛好者對這次習近平訪俄的最大期望所在。

俄烏之間的爭執有至少四大難題,其中三個也是有較明顯的解決方法的。

普京開戰的其中一個目標是「去軍事化」,某程度上可以解讀為解除烏克蘭與北約愈走愈近對俄羅斯造成的安全威脅。而要烏克蘭不加入北約,國際社會就必須為烏克蘭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這種安全保障大體上有兩個方向:一是讓烏克蘭自我武裝起來,使之能夠在常規戰爭中有能力抵禦未來來自俄羅斯的潛在入侵(英法德三國據報正為此作籌備);二是由其他國家(甚或包括俄羅斯)對烏克蘭提出安全保障。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傳將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話。(Reuters/Getty)

前者有可能變成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暗度陳倉。後者則有失敗的歷史先例:1994年的《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讓烏克蘭交出核武換取領土完整、主權獨立的保證,最終就被俄羅斯單方面撕毀。不過,如果新的安全保證是由中國以有力的條文提出的話,烏克蘭未必不會接受——其邏輯就像沙特與伊朗復交一般,雖然沙特信不過伊朗,但伊朗對中國在各個範疇的依賴則可讓中國作為沙特對伊外交的信心保證。

第二是普京口中的「去納粹化」,某程度上就是要去除烏克蘭的「泛去俄化」和反俄力量。由於2014年以來烏克蘭當局限制俄語的政策早就受過歐盟批評,也同時引來在烏同屬少數族裔的匈牙利族不滿,我們可以預料,在今天烏克蘭人自己已在主動去俄化之際,烏克蘭政府將會願意用廢除去俄法律的方式去換取和平。

第三就是戰爭罪行和賠償的問題。在沒有任何國家能夠完全擊敗俄羅斯的背景之下,大家都知道這種追責成效非常有限,最終大概只會變成一輪接一輪的「口水戰」。在西方國家中短期內都無法與俄恢復友好的前提之下,這個問題的實際解方最多只能是西方國家將部份被凍結的俄國資金和資產沒收作賠償和重建烏克蘭之用。

第四則是「戰爭可以停在哪裏」的問題——這也是俄烏在短期內達成停火的最大難題。

在被俄軍三面包圍的巴赫穆特,烏軍依然堅守。圖為烏軍擊中一個俄軍目標。(Reuters)

對於習近平或將提出的和平方案,歐美一直認為這將會是實際上有利俄羅斯的「就地停火」。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17日就表明此刻停火實際上就是對俄羅斯侵略所得的正式承認。

撇開美國借戰爭消耗俄國的私心不論,「就地停火」實際上就是由俄羅斯繼續控制大約18%的烏克蘭領土,當中除了克里米亞和頓巴斯兩州部份地區之外,其他也是去年2月24日開戰以來佔領的。在佔領之下,俄羅斯不斷在福利制度、教育制度等各個層面將這些地方「俄羅斯化」。如果此刻停戰再讓俄烏從容進行談判,這將有助俄羅斯製造管治權的「既定事實」。

另一方面,自上周以來,不少軍事分析都顯示俄羅斯各線軍事活動頻率大減,當中甚至包括已被三面包圍的巴赫穆特(Bakhmut),似乎顯示出俄軍要進一步進攻還有重整旗鼓的需要。如果此刻雙方在沒有重要前提之下停火,這無疑會給予俄羅斯進行進一步部署的空間,甚至有可能未來重新發動攻勢。

「就地停火」的倡議無疑能強化中國促進和平的國際聲譽,但這卻並不是西方以至烏克蘭能夠接受的停火條件。

於是,剩下來的選項就是某程度尊重烏克蘭領土完整的停戰,即是要俄軍在部份烏克蘭領土撤出,或直接交由烏克蘭管理,或交予聯合國維和部隊暫時接管。烏克蘭方面明顯希望中方能勸服普京至少局部撤軍——相對於美方對習近平訪俄的負責預判,烏克蘭外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就強調其與中國外長16日在通話中談論了領土完整原則的重要。

公投入俄的烏克蘭四州。雖然俄羅斯依然未有控制四州全境,但其實控區卻構成了由俄羅斯直通克里米亞的「陸橋」。(liveuamap)

但相對於「就地停火」的界線明顯,「不就地停火」卻沒有明顯的分界。對於烏克蘭而言,其一直堅持的目標是俄軍撤出包括克里米亞、戰前頓巴斯分離主義共和國領土在內的烏克蘭全境(當中部份地區可交聯合國暫管、土地誰屬問題可待未來決定);對於俄羅斯而言,其底線必然是俄羅斯經由頓涅茨克、扎波羅熱、赫爾松三州到達克里米亞半島的「陸橋」。兩者之間要如何找出一條雙方都有退讓、雙方都有可能接受的暫時妥協就是停戰的最大困難。

與烏克蘭一向關係甚佳、對俄羅斯和普京又有特殊影響力的中國,可算是最有可能博取雙方妥協的國家。到底習近平的訪問會否「能舉世之所不能」,我們很快就會知道。

俄烏「就地停火」為何對俄有利?

在佔領之下,俄羅斯不斷在福利制度、教育制度等各個層面將被佔領的烏克蘭領土「俄羅斯化」。如果此刻停戰再讓俄烏從容進行談判,這將有助俄羅斯製造管治權的「既定事實」。

為何大家都知道戰爭最終也要透過談判解決,為何俄烏還在戰場上爭鬥下去?

俄烏雙方的談判底線互相抵觸、大家都有在戰場上取得明顯優勢的信心,因為大家都在執行各自的「以戰促和」政策,希望營造出在談判桌上對自己最有利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