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裸戰・一|台灣將是中美的最後一場賽局

撰文:祁賓鴻
出版:更新:

英媒《經濟學人》戴着西方眼鏡為台灣下了一個「地球上最危險地方」的註解後不久,台灣就真的邁入了危急時刻。新冠病毒的襲擾,暫時遮掩了大國在台海博弈的喧囂。
但政治板塊的變動與擠壓,並沒有因此停下腳步。拜登(Joe Biden)豪氣宣示「任內不會讓中國超越美國」,而習近平一句兩岸問題「總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亦言猶在耳。
就算宣稱要「點亮台灣」的蔡英文在5・20就職五周年這一天沉默不語,但美國的盛世餘暉與中國的東升西降,都已令世人將目光聚集到台海這近在眼前的火藥桶。

多維新聞「中美裸戰」系列文章共七篇,本篇為第一篇。茲授權轉載。

曾經,中美本不是一場賽局上的對手。冷戰年代,中國在兩強對峙的間隙中求生,雖曾先後與美蘇在朝鮮半島及珍寶島交手,卻大致維持了「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發展才是硬道理」的國家思維。

台海局勢持續升温,解放軍近日舉行針對台灣的登陸演習,中國央視軍事5月11日發佈的影片顯示,解放軍陸軍第72集團軍某旅多兵種聯合演練渡海登陸。(微博@央視軍事視頻截圖)

蘇聯崩解後,美國獨享「美利堅盛世」尊榮,並與中國維持了某種程度的「戰略接近」:美國開始默許產業大量流向中國,再以美元購入產自中國的低價商品,既騰出餘裕在金融世界裏馳騁,又防止歐元集團襲奪美元獨霸地位,復避免美元的通脹率失控飆升。中國經濟亦由此蓬勃發展。早自1978年改革開放起,中國便默默踏入世界市場規則之林,又在多年低調耕耘下,於2010年正式超越日本,成為僅次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在完成初期的資本積累和產業建設之後,中國的科技與外交影響亦與日俱增。從電力技術至5G通訊,從基建工程至量子計算,乃至集大成的「一帶一路」倡議,「歷史終結論」漸被各方對「中國崛起」的評議所取代。

但西方的不安亦隨之而起。數十年未見靈驗的「中國崩潰」異想,也順理成章地轉變為對「中國威脅」的篤信與忌憚。

2020年7月21日,英國外交大臣藍韜文(Dominic Raab,左)與到訪的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右)在結束與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的會晤後,離開唐寧街10號官邸。在蓬佩奧到訪前夕,約翰遜當局宣佈了對華為5G的禁令。(Getty)

在此氛圍下,美國的冷戰思維復甦,聯合西方各國,開始在輿論與實務領域上圍剿中國,從人權到台海議題,從達賴喇嘛到「新疆種族滅絕集中營」,從武器禁運至晶片「卡脖子」,十八般武藝接連上場,從無半刻停歇。

然而各方交鋒數年,國際局勢早就今時不同往日,不僅「反中聯盟」不如過往「反蘇聯盟」團結,中美的國力差距亦不斷拉近,諸多美國曾經手握的反中籌碼,如今已是秋扇見捐、難再使用。環顧全場態勢,中美的對弈仍在持續,雙方更已明瞭彼此會在何處出招、如何反應。

是以,唯餘一處賽局動向不明,那便是積累多年的台灣問題。

「中美」問題如今是為「中西」問題最顯著的表現。拜登要守住美國的絕對優勢和國際秩序,習近平則肩負中華民族的復興使命。(Reuters)

以「邊疆牌」退場為例

而細究各牌何以讓位台海,「邊疆系列」的殞落可謂經典。

1989年拉薩騷亂爆發,西藏議題瞬成消費中國的首選,歐美政客與媒體雖大多不瞭解西藏歷史與社情,仍無阻其在鏡頭前渲染誇大離地的悲情,畢竟人權議題、少數民族加上「香格里拉」獨立自決,已足夠令輿論場燒出一片天馬行空的怒火。

然而伴隨西藏境況逐漸安定,炒作素材愈來愈少,終於令得西方媒體於2014年起轉移陣地,開始狙擊結構相近、但多了伊斯蘭與反恐元素的新疆爭議,更在2020年跨界炒作內蒙古教材改革風波。

西方對新疆議題的炒作,源於對中國邊疆的漫長消費傳統。圖為2021年5月13日,新疆國民在喀什艾提尕爾廣場慶祝肉孜節。(新華社)

應該講,「邊疆系列」的輿論之網鋪天蓋地,爭議根源又是中國內生的民族治理問題,西方的舉措亦令中國一度疲於奔命。然而伴隨歐洲難民危機、美國族群衝突迸現,西方漸失炒作中國「邊疆系列」的道德底氣,且面對國內安定現況,國民滿意度日增,西方手段亦愈發拙劣。

以2021年3月的新疆棉花事件為例,顯然已達不顧現實證據、「睜眼説瞎話」的境地,既讓無數西方企業左右為難,更令中國掌握了輿論主導權,趁勢將「新疆專家」鄭國恩(Adrian Zenz)等人的荒唐言論一併起底,西方塑造多年的權威感由此搖搖欲墜。

籌碼何以不再是籌碼

從崛起到衰頹,「邊疆系列」的價值透支,側寫了各式美國反中牌的歸宿。

2021年3月27日,「烏合麒麟」針對新疆棉花事件發佈新作。(微博@烏合麒麟)

其一,中國的治理深化,抵消了炒作的潛在空間,從西藏、新疆再到火熱的「香港牌」,但凡混亂不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便難再擴大消費,只能不斷轉移陣地,徒留滿地棄子。

其二,美國雖用高道德標準要求中國,卻難反求諸己。在其指稱中國壓迫少數民族時,國內的非裔人口卻在警暴下頻頻喪生,亞裔亦屢成種族攻擊受害者;在其於2019年反修例期間大力譴責警暴之時,或許亦未料想,自己需要在2020年的種族示威活動(Black Lives Matter,BLM)、2021年國會山騷亂中,以催淚瓦斯、橡膠彈和實彈鎮壓人群,直接造成人員死亡;在其早年抨擊中國不顧全球暖化、碳排放量過高時,應也未能設想,特朗普(Donald Trump)會在2020年退出《巴黎氣候協議》。

其三,在全球高度互賴的今日,冷戰式的圍剿已不可行。2021年的新疆棉花爭議,便起於西方企業不願跟風對疆制裁;特朗普時期發動的科技戰亦同此理,從禁制華為5G到制裁中興通訊,美國的「卡脖子」技法註定無法長遠,關鍵便在,英德各國出於國家利益考慮,不願全面配合美國起舞,企業若離開中國市場,更難以為繼,制裁無法上升至美國對伊朗極限施壓的等級。時間一久,待到中國技術與產能升級,美國此舉或許反成某種無心插柳的催化劑。

BLM運動一度令美國陷入大規模騷亂。(Getty Images)

台海漫長的亮底過程

綜觀上述起伏,各式反中牌的曝光與失效,既有美國難以己身言行樹立十字軍大旗的因素,更有美國考慮環境變化,不願於特定議題再投注更多資本之故。因此儘管「科技牌」、「新疆牌」仍在場上活動,但前者會受國際互賴體系拮抗,後者已難造成輿論之外的額外挫傷,中國更對美國話語套路熟稔於心,故兩者影響尚屬可防可控。

然而台灣問題與此不同。雙方雖自1949年起便在此博弈,卻至今未能準確預測與控制事態發展。於美國而言,台灣是牽制中國的地緣利劍,但要以何種角度劃傷肌理、割斷阿基利斯之腱,又受中美軍事準備差異、戰略清晰與戰略模糊之爭等因素影響。此般結構亦解釋了台灣的親美情結:正因美國態度模糊不清,棄台的可能性從未消失,反而催生台灣「必須討好美國」的心理焦慮。

圖為台外交部長吳釗燮2021年4月30日參加美國智庫線上論壇。澳洲媒體視訊專訪吳釗燮,他表示,台灣隨時準備好應付中國武力犯台,中國似乎準備對台灣發動「終局攻擊」。 (中央社)

而對中國來説,其看台灣問題的視角雖與美國不同,卻更為複雜。在內政意義上,祖國統一與中共統治正當性相關,眼下即便武統未至,但反對台獨的底線卻是相當清晰;在地緣意義上,台灣位處第一島鏈,倘若美國軍事基地進駐,將對中國構成巨大威脅;然由中華民族復興的視角來看,穩住發展全盤規劃,避免因美國刺激而在台海失足,亦是中共中央需要考慮的背景因素。正因上述思維盤根錯雜,統一由此延滯多年。

然而儘管中美各有考慮與顧慮,在場上已無新鮮牌組可打的局面下,複雜難解的「台灣牌」,終要在中美博弈的最後回合登場。各方雖不願輕易show hand亮底,但漫長的終局之戰,已然啓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