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主導擴容 金磚來到東南亞?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范冰冰、趙露思、王一博、肖戰、白鹿,這五位中國藝人有什麼共同點?

范冰冰已在6月14日正式擔任馬六甲旅遊親善大使,另外四人被泰國旅遊局相中,計劃聘請四人在成為泰國旅遊形象大使。

范冰冰在6月14日正式擔任馬六甲旅遊親善大使。(facebook)

無獨有偶,積極爭取中國遊客的泰國和馬來西亞,正是頭兩個表態爭取加入金磚國家的東盟成員國。

泰國率先在6月11日提交加入金磚國家的申請書。馬來西亞緊跟在後,首相安華在6月18日,即中國總理李強抵達馬國訪問前,表明上述意向。

泰國前總理他信的女兒、為泰黨領袖貝東丹(Paetongtarn Shinawatra)(右)6月中旬在俄羅斯聯邦下諾夫哥羅德市出席 「金磚五國+」會議時爭取金磚支持泰國加入該集團。(取自X平台)

金磚最早是由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於2009年成立的合作機制。最初取名BRIC,正是這四個國家首個英文字母之組合。南非於2011年4月加入,埃及、伊朗、阿聯酋、和埃塞俄比亞今年加入。這些成員國都是較具代表性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沙特阿拉伯也被宣佈為新成員,但沙特後來表示仍在研究是否接受邀請。

金磚擴容是中俄勝利?

十多年來,美國基本上沒把金磚放在心上。紐約時報報道,金磚即便成為談資,往往也出現在貶低其重要性的語境裏。例如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稱,不算是「什麼地緣政治對手」。

因此,在中美博弈、美俄對抗勢頭加劇導致地緣政治複雜化的當下,由中國主導的金磚擴容,被部分輿論視為是中俄的勝利。

中馬關係:2024年6月19日,中國總理李強在馬來西亞布城(Putrajaya)與馬來西亞首相安華會面。(REUTERS )

彭博社發表題為「習近平和普京大獲全勝,更多亞洲領導人有意加入金磚國家」的分析稿說,美國和其盟國因烏克蘭戰爭及北京對台灣、菲律賓、韓國和日本的軍事威脅,而試圖加大孤立中俄,亞洲國家表態對金磚感興趣,是普京和習近平對美國及其盟友的一次成功反擊。

加入金磚後,新成員國可能可以更容易地從較富裕成員國手中獲取資金。金磚成員同意,彙集1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在緊急情況下相互借貸。

彭博經濟分析師則認為,金磚擴容「更多是政治問題,而非經濟問題」,擴大後的金磚可能形成制衡七國集團的強大力量。金磚也試圖通過改用其他貨幣,挑戰美元在石油和天然氣交易中的主導地位。

參與多邊 支持多極世界秩序

綜合日經亞洲新聞、彭博社、《曼谷郵報》等分析報道,泰國和馬來西亞選擇加入金磚,不脱地緣政治與經濟兩大因素。

馬來西亞的東亞國際關係核心小組高級研究員胡秋萍分析指出,馬國將加入金磚視為參與多邊主義的機會。「加入金磚將能支持多極世界秩序,而不是被捲入以美中競爭為中心的新冷戰」。

馬國前外長賽夫丁(Saifuddin bin Abdullah)則說,

我們需要為不公平的國際金融和經濟架構尋找解決方案,金磚很可能是發揮一定製衡作用的途徑之一。

在中美競爭日漸激烈的背景下,對於想要緩解經濟風險的國家來說,加入金磚是化解緊張形勢的嘗試,也可能有助於減少貿易結算對美元的過度依賴。

馬來西亞諾丁漢大學政治、歷史和國際關係學院助理教授Julia Roknifard投書《自由今日大馬》說,馬來西亞試圖在地緣政治和國際外交中開闢自己的道路,加入金磚意味着,像馬國這樣的國家即使被切斷與西方金融體系的聯繫,它還是能進入全球最大製造基地(中國)、全球潛在最大消費基地(印度)和最大商品和能源供應國(俄羅斯)。

重視多邊機制,也是泰國選擇加入金磚的因素之一。泰國首相府發言人說,泰國認識到多邊主義的重要性,並認可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舞台上日益增強的作用。

發言人說,成為金磚成員將使泰國在多方面受益,包括提升其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並增加參與共同創建新世界秩序的機會。泰國是菲律賓之外,美國在東盟的另一個條約盟友。

印尼候任總統普拉博沃(Prabowo Subianto)訪問中國,2024年4月1日獲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國北京人民大會堂接見。(Reuters)

印尼不倉促決定 越南密切關注

其他東南亞國家會跟隨馬泰腳步嗎?

東盟老大哥印尼早在去年被視為是加入金磚的熱門國家,但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Joko Widodo)當時表示不會倉促決定。觀察家認為,印尼不願加入金磚是希望避免被認為與中國走得太近,而中國近年來已成為印尼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來源國和貿易伙伴。在過去十年,中國也是大多數東盟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

越南則表示正「密切關注加入金磚國家的進程」。越南外交部副部長阮明姮6月11日出席了在在俄羅斯聯邦下諾夫哥羅德市舉行的金磚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對話會。

日經新聞網報道,尼赫魯大學印太研究中心副教授米什拉說,馬泰的舉動將促使印尼重新考慮加入金磚。他也判斷,越南可能成為下一個成員,一個更大的金磚意味着它將集合更多全球南方的聲音。

俄越關係:抵達越南河內展開訪問的俄羅斯總統普京(中),與總理范明正(左二)一同走進政府辦公室。(Reuters)

東盟團結將遭遇挑戰?

一旦馬泰正式加入金磚,在經濟上加大對中國的依賴後,難免在一些區域問題如南中國海爭議和中美博弈所引發的紛爭上,選擇保持沉默,這與非金磚成員的東盟國家利益不一致,東盟中心和東盟團結可能受到挑戰。

日經亞洲新聞引述馬來西亞研究機構Bait Al-Amanah的外交事務負責人菲克里,東盟現在應該做好準備,配合一些成員國的慾望,加強行動和制定解決方案。

菲克里說,東盟將繼續是東南亞的中心舞台,其成員國不會破壞東盟的價值觀,但東盟的性質限制了它在本區域所能發揮的作用。東盟堅持決策基於共識和不干涉他國內政等原則。

金磚內部存分歧

金磚國家雖然擴容,但成員國之間不團結,也限制了集團與美國為首的七國集團抗衡的作用。

《雅加達郵報》去年9月發文講述為何印尼為何婉拒申請加入金磚時,就引述消息人士指出,印尼外長雷特諾與財長慕燕妮認為,金磚國家成員國之間缺乏團結。如印度和中國之間存有邊界衝突,俄烏開戰後,加入與俄羅斯並列的組織是一種負擔,可能會讓印尼被視為結盟特定的政治集團,並與印尼強調「自由、積極」的外交政策產生矛盾。

紐約時報則分析指出,金磚吸引力日漸增長是證明美國全球主導地位正在衰落的信號,但這不意味着金磚大多數新成員和創始國都反美。埃及是美國堅定的合作伙伴,巴西、南非與美國的合作由來已久,印度或許是該集團中最親美的國家。這些國家只是更願意看到這個世界由美國引領而非支配。

2024年6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俄羅斯下諾夫哥羅德出席金磚國家外長會晤。(中國外交部)

彭博社也引述原美國駐印尼、緬甸和東盟大使Scot Marciel說,「華盛頓不喜歡金磚,這不是什麼秘密,尤其是其成員包括伊朗和俄羅斯,」但他表示,金磚陣營規模越大,在關鍵問題上達成共識的可能性就越小。「華盛頓可能不樂見泰國和馬來西亞加入,但我也不認為這會引起巨大反感。」

泰國公共電視台一篇題為「泰國陷入金磚迷宮」的文章,生動概括泰國欲加入金磚的處境,在一定程度上相信也適用於馬國。

文章說,泰國左右為難,一方面泰國幾乎與美國和整個西方成婚,其經濟、金融和貨幣結構與美國主導的體系緊密相連,另一方面金磚又讓人興奮,當人們對現有配偶質疑增多時,金磚提供了「解放」的平台。

當然,東南亞國家對「現有伴侶」不滿時,也未必想要完全投入另一懷抱,相信更多是想在不同伴侶之間,找到最符合自身幸福或利益的那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