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希達:解構即是拆毀西方的形而上學機器 使之再無修復的希望
2004年10月9日,法國解構主義哲學家德希達(Jacques Derrida)因胰臟癌在巴黎病逝,享年74歲。今年較早的3月21日,其遺孀瑪格烈特.德希達(Marguerite Derrida)亦因感染新冠病毒不幸逝世,享年87歲。
「法國人是什麼?」的問題
提起德希達,總教人想起他的「解構」(deconstruction)概念。解構可以是分析或閱讀的方式,也可以是批判與寫作的角度。但「分析」、「閱讀」、「批判」或「寫作」這些本身同時也是解構的起點。德希達的解構,就是要試圖動搖西方古典哲學的基礎。
1930年,德希達在阿爾及利亞一個操法語的猶太家庭出生。他的一生都在經驗多種語言和多元文化的衝擊。他在二戰時的法國維希政權(the Vichy regime)下,因其猶太血統而不被承認為法國人;直至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時,他又被亞拉伯人和柏柏人(Berber)視為「過於法國」的人。由此可見,所謂的法國性(Frenchness)是可以隨時隨地改變的。那一個人的種族,甚或「他是什麼人」的界線,又究竟應如何定奪?德希達的這些背景與疑問,促使他寫成《他者的單語主義:起源的異肢》(Monolingualism of the Other: or, The Prosthesis of Origin)。
關於本書的延伸閱讀——
解構主義
解構一詞源於海德格《存在與時間》中的「Destruktion」 ,意思是分解、挖掘和揭示。這種分解並不是在外部分解,而是從內裡開始的。J.希利斯.米勒(J. Hillis Miller)於與眾位學者合寫的《Deconstruction and Criticism》中解釋說:「解構這個詞,暗示這種批評是把某種統一完整的東西還原成支離破碎的片斷或部件。使人聯想起一個孩子把父親的手錶拆開,把它拆成亳無用處的零件,根本無法重新安裝。解構論者並非寄生者,而是弒親者。它把西方形而上學的機器拆毀,使其沒有修復的希望,是一個不肖之子。」
解構主義其實是一種分析性的批評。它不是一種層層深入文本、慢慢接近「真正」闡釋的理解文本方式:因為在對某一篇特定文本進行解構時,總有兩種見解互相爭執、推翻、取消;解構就是一種闡釋(雖然被拆解的文本會以另一個不同的方式重新建構起來)。簡單地說,解構主義就是一種詮釋學。如果我們把結構主義看做是一種建構的詮釋學的話,那麼解構主義就是一種拆解的詮釋學。
關於德里達「差異」(Différence)與「延異」(Différance)這組概念,以及更深入的解構主義討論,請參考【無睡意哲學】中的討論:
_________________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