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補教科書知識盲區 網絡科普成「台灣政史」重要平台

撰文:伍振中 毛詠琪
出版:更新:

台灣走向民主化至今三十年,在塑造如今政治模式的路上經歷良多。社會對於政治的認知、參與和討論程度,也許比我們高。回顧歷史,早在數十年前,台灣經歷過戒嚴時代,再到解嚴、開放黨禁及報禁、反對黨成立、跟中國大陸時冷時熱的關係、數次的政黨輪替……到了今年一月,迎來第七次直選總統,選舉氣氛依然熾熱,青年和首投族更是影響今屆選舉結果的關鍵。現今的台灣年輕人都在民主逐漸成型的背景下長大,對於政治的關切與投入程度偏高。
本專題從投身政治運動的台灣青年、港台兩地學者、教育、媒體等多方面,了解台灣社會的政治意識何以形成。

(此為系列報道之二)

↓↓↓【台灣青年政治意識育成記】專題系列↓↓↓

走入台北車站附近一條巷弄的大廈裏,甫進門口,左邊放着各式紀念品的層架,有毛巾、茶具、手工啤酒等,都是以黑熊(台灣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動物)為「生招牌」。再往內走,眼見潮流型格的室內裝潢、錄音室、吧桌兼共同工作桌……想不到這竟然是一個「辦教育」的地方。

隨着Facebook、YouTube的興起,一些內容製作者開始利用社交平台,扮演網上教育的角色,向普羅網民以文字、影像等方式灌輸多方面知識。「台灣吧」正是一個廣受網民歡迎的YouTube頻道,他們製作的動畫短片,正是由動畫角色「黑啤」(Beeru)講解政治、歷史、法律及地方文化等科普知識,並創造了一系列的周邊商品,為教育注入品牌營銷的元素。

蕭宇辰是「台灣吧」的創辦人,同時也是歷史教育網站「故事」(StoryStudio)的共同創辧人。經營網絡媒體之前,蕭宇辰本身是高中歷史科教師,在大學時期念歷史。

比起經過多重審訂程序、擁有統一課程標準的傳統教育,網絡媒體的內容生產門檻相對較低,所以在網絡大時代下,各類型的媒體良莠不齊。他強調,做這類網絡科普教育必須要做好資料考證的工作,稍有不慎,很容易會惹來網民抨擊與謾罵。 「我們也經常會犯錯。做媒體不只是有好的內容,還要有吸引力,但有吸引力不等於要騙人。」

經營網絡媒體之前,蕭宇辰本身是高中歷史科教師,在大學時期念歷史。(伍振中攝)

「台灣吧」在2014年底創立,剛好就是太陽花學運發生的那年。他說,早於2014年之前團隊已經有創辦科普頻道的想法。那時,各階層熱衷社運的氣氛籠罩着台灣各地,本土公民意識、投身政治意志高漲。於是,「台灣吧」當時乘勢推出首部系列作品「動畫台灣史」,重新梳理台灣過往經歷殖民統治、國民政府戒嚴時代,到近代民主化的過程,切合當年的社會氛圍,旋即在網上廣獲知名度。

加上社交媒體是社運動員、思想傳遞的重要平台,「台灣吧」的科普內容透過網絡的傳播力,正好迅速餵養了普羅大眾,對本土知識的渴求和重新建構自我身份的慾望。 他表示,「『台灣吧』剛好搭上了『網絡論政』的順風車,這趨勢在近年也成長得快。」

教科書修訂掀起藍綠戰

除了社會運動的因素,蕭宇辰及團隊想透過社交媒體向大眾輸出普羅政史知識,更因為他們很早就察覺傳統教育或未能兼顧到知識盲區。 「比如歷史科,以前(上世紀八十年代)是在中國史框架裏讀台灣史。那時候還有三民主義科,有自己的考試、課本。(歷史教育)比較偏向國民黨角度的意識形態論述。」

歷史教育直接關係到一代人對於政治的關注與自我身份的認知。蕭宇辰形容,在求學時期,台灣史在歷史課程中是很「荒蕪」的。「我對於台灣歷史最多的認識,也不是在大學時期修台灣史,而是大學畢業後投身教育界,因為備課才更深入認識台灣史。」

2006年陳水扁執政時期,台灣歷史教育課本的「本國史」被分拆為「中國史」與「台灣史」,「台灣史」單獨成冊,並沿用至今。高中歷史老師林杉接受BBC訪問時提到,在以前的框架下,台灣史的份量少很多。讀過歷史的小朋友總會背「黃河從哪省流到哪省,經過哪省」,但就不知道台灣的濁水溪在哪裏。

歷史教育影響青年的政治觀念、國族想像,以及自我身份認同。(Getty Images)

歷史課程是台灣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裏的一環。教育部在2019年新學年新修訂課綱,指出課綱以台灣、中國、世界為重點。據東吳大學歷史系教授、歷史教學學會理事長林慈淑對修訂版課綱的解釋,十二年課綱中的初中歷史課程乃採用自古至今的通史架構:從台灣通史、中國通史,再到世界通史。林慈淑認為,2019年新課綱改變最大的是高中課程部份。它捨棄過往通史編年形式(過往這套形式被人批評「初中與高中課程重複」),採用專題設計,以主題方式呈現「台灣史」、「中國與東亞」、「世界史」三個領域,各有三個範疇及相關主題。

不過,「中國與東亞」這一部份則引發爭議,外界質疑民進黨政府企圖將歷史教育「去中國化」。教育部當時解釋,以中國主要時代分期為架構的「中國通史」已放在初中課程;當到了高中課程,則以中國與東亞的互動及發展作為重點,故名「中國與東亞」。

談到台灣中學歷史教育的進程,亦不得不提2015年的「反課綱運動」。當時是馬英九國民黨政府執政時期。教育部在2015年2月表決高中歷史科新課綱。然而,這個新課綱的一些內容微調,被指過度偏頗於大中華史觀及「去台灣化」。

到了同年5月,全台多市的中學生透過社交網絡平台及即時通訊軟件動員聯署、遊行,並發起大規模的抗議行動。後來在7月23日,更有反課綱抗議者衝進教育部「佔領」。當中一名示威學生林冠華被警方帶走,交保釋之後在7月30日生日那天,於家中燒炭自殺。林冠華自殺事件,進一步誘發群情洶湧及輿論升溫。教育部最後決定課綱「新舊並陳」,有爭議的內容不列入考題,各縣市學校各行其是。

全台多市的年輕高中生發起運動,抗議新課綱修訂過程「黑箱作業」。(Getty Images)

這場反課綱運動的意義在於,整場運動的主角落在年輕的高中生身上。看回2008年的野草莓運動,是以大學生、研究生為主。到了2014年的太陽花運動,開始有少量高中生積極參與。太陽花運動除了啟蒙新一代的社運模式,還反映社交媒體的威力─網絡串連。它能夠集結更多參與者,最後形成像2015年反課綱運動般,鮮見地由高中生作主導的學生運動。這十多年來,年輕學生的政治敏銳度和成熟度之生成脈絡,一直有迹可尋,網絡媒體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網絡媒體未來重在「磨刀」

「台灣公民意識的崛起是這樣的:當前期的黨外運作跟政治變動已經完成,民主已成既定事實,然後慢慢培養公民意識。」在蕭宇辰看來,目前很難說台灣的公民議政或青年參政等方面是「很成熟」。他解釋,在台灣民主化及公投選舉孕育過程中,「從下而上」的公民社會參與所發揮的作用很少。整場民主化改革主要是政治上最高層的人,配合黨外勢力,缺乏普羅大眾參與。當然,國民黨以外勢力其實也是公民社會的一部份,但相對來說,這群人的規模「很小」,不能算是普羅大眾。隨着國民政府逐漸放權,這個「小眾」才慢慢地茁壯。

「台灣目前的民主很成功嗎?不是。因為要看地方政治,它還是受到地方勢力、派系的影響。公民社會還未有一個足夠力量去抗衡這股勢力。」 他以選舉中的*宮廟勢力跟政治人物的不透明交流作例子。比如說,地方宮廟的財政是不用受監督的。那麼,候選人或其他相關政治人物放在廟宇捐獻箱裏的錢有多少,根本沒有人知道。

*注:在台灣,已登記的寺廟數量有12,305 間,登記信徒逾95萬名。由於居民多以宮廟為鄉域的互動中心,宮廟和鄉民之間緊密連結。因此在選舉時,宮廟的取態影響信徒的投票意向。各地政治勢力與宮廟長期密切交流,候選人當選後前往宮廟「謝票」的情況屢見不鮮。這種宮廟政治大多沒有偏藍或偏綠的取態,是故,宮廟勢力是各政黨持續拉攏的對象。

蕭宇辰認為,台灣的民主制度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Getty Images)

「當台灣政治很大程度受到地方派系和宮廟勢力左右,公民意識難言成熟。在台北等大城市,你可能會感受到那股公民力量。可是你進到鄉村地方,那個派系的勢力還是最穩固的,而且一直存在。」蕭宇辰說,當公民政治意識的膨脹空間仍在,「台灣吧」便有責任繼續教育大眾。

人民政治意識在未來依然擁有膨脹的空間,同時也有需要持續為年輕人的政治觸覺「磨刀」,網絡媒體可說是任重道遠。

上文節錄自第205期《香港01》周報(2020年3月16日)《由覺醒,狂熱到成熟 台灣青年政治意識如何煉成》。

更多周報文章︰【01週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