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葉榕3】舊時逛裝備店如上堂 電話非無敵勸新手上山藝班
今時今日想買行山裝備,在大商場的百貨公司或戶外用品店,總找到琳瑯滿目的行山鞋、行山杖、背囊以至水樽。
今時今日想了解行山資訊,打開手機或者電腦,透過互聯網就找到行山路線的介紹及山友的心得,資料多不勝數。
不過,30年前呢?香港行山書作者葉榕回憶過去經歷,小時候上山會遇到英軍,也見過非法入境者;年少時會去戶外用品店聽老師傅分享經驗,去夜冷店買軍用品。他表示現今有些行山人士「不學無術,經驗不足,但裝備不會落後」,勸大家與其花錢買貴價裝備,不如報讀正統的山藝課程。
著有《香港行山全攻略——軍事遺跡探究新界篇》及《香港行山全攻略——軍事遺跡探究港島篇》等行山書的葉榕,小時候居於葵涌石籬邨,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常常走上金山及城門玩耍,可說是在山上成長。那時,他常常在山上見到非法入境者,「太多了,見過他們換衫!在我的時代,城門陣地入面有很多非法入境者的衫褲鞋襪及行李,什麼都有。」
小時候行山常遇非法入境者
幸好,葉榕及家人未試過被非法入境者打劫,他說:「他們見你人多,不會理你,他們都要趕住去市區找親戚;如果他們不夠『水腳』,那就看你運氣了。總之聽到草叢有聲,便急急腳走,你不犯我,我不犯你。有時會見到他們『嗖』的一聲經過,通常都着住白恤衫。」除了非法入境者,葉榕表示在山上不時遇到英軍,「有時英軍見到我們會打招呼。」
不要以為有部電話就天下無敵,以為求救打112就一定得,香港有很多盲點連112都收不到。
年少時,葉榕在制服團隊學習山藝技巧,例如看地圖及座標,在中學曾任地理學會主席。他說:「在90年代,年輕人喜歡結伴去行山,那時的青少年中心有遠足露營活動,很便宜的價錢就有旅遊巴接送,還會借裝備給你。那時學露營、玩行山,全部有人帶,受過正統訓練,由起營到野外煮食都有學到。」
歷史名詞:鄧輝記
葉榕表示,年輕時流連行山用品店,也獲益良多,他說:「去行山店行,就算不買東西,也可以聽到那些行山老師傅、店主教人怎樣買裝備,有時都會主動問他們。」他覺得以前的行山店店主像半個老師,不會為賺錢亂賣裝備,「見你十八廿二,想買很貴的裝備,他(店主)會毫不留情,忠言逆耳,但其實為客人好,他會問你買來做什麼,去什麼地方,不是你有錢就會賣給你,是要講安全。」
講起以前買行山裝備,葉榕說出兩個上一輩山友才可能認識的店名。他說:「老師傅就教去夜冷軍用品店買,例如鄧輝記,十分有名,基上本由頭到腳的裝備都有得賣,但我們不會在鄧輝記買鞋,因為不要穿二手鞋,萬一上一手有香港腳怎麼辦!買鞋就去深水埗的步陞,很有歷史。」
談到現今的行山風氣,行山意外愈來愈多,葉榕直言有些人「不學無術,經驗不足,但裝備不會落後」。葉榕說:「不要以為有部電話就天下無敵,以為求救打112就一定得,香港有很多盲點連112都收不到。」他指行山人士應該要帶緊急食糧上山,以防萬一,「高脂肪、高糖份、高熱量,這是香港人現在最不喜歡的食物,但這是行山最需要的後備食糧,例如朱古力。就算朱古力溶了也好,吃下去,也可以幫你捱多幾小時。」
建議帶緊急糧食、急救包及哨子上山
葉榕建議,每個行山人士都應該自備急救包以及哨子,其中哨子是輕便有用的求救工具。他說:「一隻哨子幾錢?你有心找的話,文具店幾元一隻,但現今有沒有人行山會帶?老土啦!更別說地圖及指南針!」在《離島遠足全攻略》中,葉榕花了一些篇幅介紹指南針及地圖的使用方法,還有簡介急救包的裝備以及包紮方法,可見他對這些山藝及急救知識的重視。
葉榕勸行山新手別要一步登天,不要一入門就跟人行高難度的路線,他說:「要有耐性,先參加正統的山藝訓練。你不要問為何要花錢學行山,先問自己為何你又有錢去買靚裝備。你穿到一身漂亮裝備,好像幾型幾威,為何不謙卑一點去學習!」他建議喜歡行山的朋友去上山藝課程,「你以為手機教曉你所有東西?以為不用上課、免費就學到所有正確知識?不是的,有很多東西要真真正正上過堂才學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