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足日與夜.街場回憶2】和團之友堅持23年 業餘隊煉出職業兵
街場足球,許多人視之為課餘及工餘的娛樂,儘管只是業餘,認真經營者仍大有人在。1995年成立的業餘足球隊「和團之友」,在領隊鄭志豪帶領下,即使面對訂場制度的興起、街場熱潮的減退,仍堅持一周訓練5、6天,憑有系統的練習,不單成為業餘足球的勁旅之一,近年更培育出數名職業球員。
有人說,搞職業足球總是虧本,搞業餘足球更不會有收入,但「和團」堅持至今已23年,全為一份錢買不到的滿足感。
攝影:龔嘉盛
晚上8時,長沙灣遊樂場的硬地足球場內,約廿個年約20的年輕男孩,正在練習射門,緊接是隊內對抗賽,他們都是香港業餘球隊「和團之友」的球員,每周訓練及比賽5、6天,大批球員再分成A、B、C三支梯隊,參加不同程度的比賽,在東南海盃、康文盃等本地小型足球賽常打入較後階段,甚至奪冠,極具紀律及機動性的踢法,令人印象深刻。和團的名字,首次出現是23年前,領隊鄭志豪說自己那年只得9歲,想得很簡單,「一開始的想法,就是和氣、團結,想跟大家一起踢波。」
懷念兒時街場熱鬧 嘆社會風氣轉變
志豪回想兒時的街場風氣,仍然十分懷念,「說(當年)比現在熱鬧10倍、20倍也不過份,逢星期六日下午2、3點都會跟隊直至晚上8、9點,球場常有十多人跟隊,而且跟隊輸了就要再等,會令人更有鬥志去踢。」不過,廿多年後跟隊的情景不再,不一定是人們不愛足球,而是生活的選擇多了,「以前科技沒這麼發達,沒有電話甚至電腦,通訊不方便,約定了明天踢波就會去踢波,現在大家都打機、提早拍拖,社會生活多元化,改變了人們對足球的態度」。近年許多愛踢波的小孩,家長亦多為他們選擇球會青訓或足球學校,在訓練以外仍會踢街場者,已不多見。
着重磨練基本功 望在石地創成就
時代洪流無法逆轉,鄭志豪亦深明這一點,但他還是想堅持,希望在業餘足球界組一支比較有規模的球隊,一星期往往練習及比賽5、6天,「我們想試試不受影響,保留踢街場的文化,有人訂場,我們就踢場邊,訂了場的時段才拿來練波,我們的練習時數,甚至是許多甲、乙組球隊的2倍。」而他亦十分重視球員對基本功的磨練,「香港人的優勢是可以多用技術、戰術,目前香港足球跟我心目中的足球有點不同,所以希望在石地創一番成就,也許不會得到太多人認同,但起碼知道自己做的事正確。」去年,和團之友在Facebook專頁分享一段64歲前港隊成員劉榮業的比賽片段,引來極大迴響,「令人關注的不單是64歲這數字,而是他紮實的根基,他就是教蕭俊銘踢波的其中一名前輩」。
出產6名職業球員
目前效力香港飛馬的蕭俊銘,正是和團之友近年產出的數名現役或前役港超球員之一,另外包括同是飛馬的鍾偉強、和富大埔的梁星耀等。現年22歲的「蕭銘」10歲已獲招攬入隊,隨後開始隨深水埗參加丙組聯賽、輾轉去到甲組的駿其天旭,3年前終獲港超的夢想駿其青睞,展開職業生涯。鄭志豪說,支持和團的資金不多,但這些例子,卻能支持他們堅持營運球隊,「看到像蕭銘、強仔、星耀等等,看着他們小時候不懂踢波,變得愈來愈好,最後進入職業球壇,這就是金錢買不到的滿足感。」志豪跟兩位球隊的前輩甘樂和馮耀忠笑說,「沒有足球,就沒有生命,大家都是足球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