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衝今登場 自1963年來最接近地球

木星衝今登場 自1963年來最接近地球
撰文:洪怡霖
出版:更新:

木星衝在即,美國太空總署(NASA)指,觀星人士可期待9月26日的絕佳景色。

根據香港天文學會掩星組,在27日上午3時32分36秒,木星衝日,是一年中觀察木星的最佳時機,整夜可見。

美國太空總署引述觀星人士表示,這是木星自1963年以來最接近地球的時刻,一副好的雙筒望遠鏡應足以捕捉某些細節,而大紅斑(Great Red Spot)則要大望遠鏡才能看到。

台北市立天文館26日指,木星27日上午3時左右抵達「衝」的位置,也就是與太陽分別在地球的兩側,看起來較往常更大、更亮,視直徑達49.9角秒,木星屆時看起來較往常大又亮,是一生少有的觀賞良機。

小行星或2032年「這天」撞地球 專家:最壞波及撞擊點50公里範圍

撰文:劉耀洋
出版:更新:

美媒1月31日報道,歐洲太空總署(ESA)和美國太空總署(NASA)預測, 一顆於2023年發現、被命名為2024 YR4的小行星有1.2%機率將於2032年12月22日撞擊地球。

美媒31日報道,小行星最早於2023年12月27日,由智利里奧烏爾塔多的小行星地球撞擊最後警報系統(ATLAS)望遠鏡所發現。

NASA與ESA估計小行星的直徑估計有40至100米,並指這種大小的小行星每隔幾千年就會撞擊地球一次,並對撞擊附近地區造成嚴重破壞。

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近地天體研究中心(CNEOS)主任Paul Chodas博士表示,如果這顆小行星的大小屬預估範圍內的最高點,其撞擊或會對撞擊地點50公里範圍造成爆炸式破壞。

目前小行星已逐漸遠離,預計於2028年再次接近地球。報道稱,如果它在航太機構完全排除任何撞擊可能性之前達到不可觀察的距離,那麼它將繼續留在危險名單上,直到 2028年再次靠近地球為止。

圖為2025年1月29日,歐洲太空總署(ESA)在其網站發布有關2024 YR4小行星報告時,所使用的圖片。(歐洲太空總署網站)

CNEOS導航工程師法爾諾基亞(Davide Farnocchia)表示,他們能夠利用追蹤數據,以預測小行星未來的位置,並指追蹤時間越長,預測就越精確。他補充,鑑於目前預測撞擊機率僅為約1%,在他們在獲得更多數據後,撞擊機率甚至很可能會降至0%。

不過為應對潛在威脅,聯合國支持的國際小行星警報網(IAWN)與太空任務規劃諮詢小組(SMPAG)已啟動應變機制。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