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病︱長期忽略孤獨感增早死風險 專家指童年生活影響兒童性格

撰文:醫師Easy
出版:更新:

姜濤去年推出的派台歌《孤獨病》,道出都市人無法言喻的孤獨感。相信不少人都試過,即使置身人群之中仍感到孤立無援。其實孤獨不單止是一種感覺,若置之不理很容易會演變成各種身心疾病,更有研究指出,孤獨者早死的可能性比社交良好的人高一半。本文請來香港註冊輔導心理學家吳芷嫣,講解家長應如何處理兒童成長期的情緒,以防出現「童年陰影」。

每個人都有孤獨的時候,卻非所有人都懂得處理相關情緒。(圖片:Shutterstock)

人類天生需要伙伴 成長慣於壓抑感受影響歸屬感

吳芷嫣指出,人類其實是群體動物,天生便有群居需要,因為群居對人類有重要保護作用,減低一個人受襲的風險。「古時對罪犯的其中一種刑罰是『發配邊疆』,正正是把人帶到邊疆生活,剝奪其社交及情緒依靠,讓人身心受損。美國心理學家(Abraham Harold Maslow) 的需求層次理論 (Hierarchy of needs) 指出,社交需求是人類其中一項重要需求,可見社交互動是人類天生的一種傾向。」因此當社交出現上述問題,就會出現孤獨感。

長期的孤獨感或會對精神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圖片:VIRTUS)

除此之外,後天的成長經歷亦對孤獨感產生影響。「童年時受到情感忽視是其中一個常見的原因,許多照顧者會希望孩子報喜不報憂,每當見到孩子表達負面情緒的時候,要不和孩子說『數到3,你好收聲啦!』;要不就會透過奬勵哄回孩子『唔好喊,畀粒糖你食。』吳芷嫣雖然表達方式不同,但兩種手法其實都是在向孩子表達,只有表達正面情緒,才會討人喜歡。久而久之,當一個人有負面情緒的時候,往往會透過壓抑控制,長遠無法釋放負面情緒,讓人產生孤獨感。」她補充,有部分出現偏心的家庭,被忽略的孩子往往更會懷疑自己的存在價值,覺得自己不受重視,長遠將感覺擴展到社交生活,同樣影響其在社交場合中的歸屬感。

若兒時經常被忽略,長大後可能更難說出內心想法。(圖片:Sohu)

而自我經歷亦會引致孤獨感,例如失去伴侶或挈親,或與伴侶分開、因要獨力擔當照顧者的角色而難以維持社交、獨自身處異地、因種族、性取向等原因被歧視等,都可能是產生孤獨感的原因。

長期孤獨易引發心血管疾病 患癌機率高三倍

雖說孤獨本身並不屬於精神問題,但有研究指出,孤獨感會增加某些精神健康問題的風險,例如抑鬱症、焦慮症、自尊心低下、睡眠問題和壓力增加。

外國亦有多項醫學研究指出,長期處於孤獨狀態,對身體各機能都有所影響。美國和英國的學者曾聯合進行一項涵蓋18萬名成人的跨國研究,發現經常有孤單感的人,患上心臟病的風險較不感覺孤單的人高29%,中風的機率則高32%。研究同時指出,孤獨對心血管健康造成的影響,不亞於焦慮和長期處於充滿壓力的工作環境。英國心臟基金會(British Heart Foundation)亦指出,經常感到孤獨的人通常伴隨不良的生活習慣,例如煙癮,這也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原因之一。

研究指出常有孤單感的人,有較大機會患上心臟病。(圖片: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

另外,有美國學者就218項、涉及約400萬人,有關脫離社會及孤獨感對健康影響的研究進行分析,發現相對於有良好社交的人,孤獨者擁有五大潛在危險:

●孤獨者早死的可能性較非孤獨者高50%;

●孤獨者的血壓平均較一般人高30毫米汞柱;

●孤獨者的罹患癌症的機率是平常人的兩至三倍;

●有高孤獨感的女性,其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較輕度或無孤獨感的女性高76%;

●孤獨老人行動障礙率較正常老人高18%。

六招與孤獨感說再見

1.了解個人取向,敞開心門

人際關係類暢銷書作家Margaret Paul認為,要消除孤獨感,首要是了解自己到底偏好獨處,還是享受有人陪伴。若屬於後者,便應主動敞開心胸,與他人建立社交關係,若因為害怕被人拒絕,而關閉心門,便容易產生孤獨感。

2.多與朋友聯繫

朋友不需要多,即使只有三五知己,亦應經常與他們保持聯繫,而非在孤獨感來襲時才想起朋友的重要性。

孤獨者可多與朋友保持聯繫。(圖片:Shutterstock)

3.飼養寵物

若抗拒與人相處,可嘗試從「毛孩」入手,始終與小動物相處較人類簡單,而且,每天回家時看到寵物搖着尾巴歡迎你,或靠過來跟你撒嬌,均有助消除孤獨感。

「毛孩」的陪伴有助消除孤獨感。(圖片:Unsplash.com)

4.培養興趣與嗜好

專注個人嗜好,除了令人有所寄託,還可以尋找與自己臭味相投的朋友,並可趁機加入相關團體,增加社交機會,從而減輕孤獨感。

5.多做運動

運動可以幫助大腦分泌腦內啡,即多巴胺,產生積極、快樂、正向的情緒,踢走孤獨感。

6.幫助他人

例如定期到護老院、孤兒院,或其他社會福利機構做義工,探訪、陪伴不同人士,不但可消除孤獨感,也讓被陪伴者感到開心。

吳芷嫣,香港註冊輔導心理學家。(照片獲授權刊登)

Source:HK01,Mind Hong Kong,Common Health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