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獨家︱中學動員「青年服勤」 台灣「青年上戰場」非危言聳聽?
今(2023)年初台灣官方預告將修正《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納入「校園教育動員」方案,儘管台教育部在爭議聲浪中暫停高中以上「全民防衛動員資訊整合系統」,仍引發「青年上戰場」的憂慮。不過正在訪美的國民黨2024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投書《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期刊,主張他若當選,將成立行政院層級的「全民防衛動員委員會」。顯然,類似於烏克蘭「全民皆兵」的「全民防衛」動員,已是台灣朝野不分顏色的「共識」。
動員中學學生「青年服勤」
在此情形下,《香港01》駐台首席記者接獲台灣現職中學不具名教師爆料,指其任教的學校近日下發之「導師會報」,要求動員在校學生繳交「參加學校青年服勤同意書」,並由學校軍事教官負責發放同意書,未滿18歲者由法定代理人簽名同意,以配合地方政府組成之「青年服勤大隊」。
該教師向《香港01》表示,這是他任教多年以來,頭一次看到由校方配合台灣當局實施「青年服勤」動員。他同時附上侯友宜將提高層級設立「全民防衛動員委員會」的報道,表示「教官不會不明白背後的涵義」。
他告訴《香港01》,很清楚台灣今天面臨兵兇戰危的處境,作為一名教師,理應「有所為而有所不為」,因此不會向自己任教的班級宣讀,「可是支持台灣當局的導師一定會加以宣導」。該教師進一步還原脈絡,指出已有成績不佳但體能不錯的學生,在教官的勸說下改讀軍校,台灣當局對青年學生的軍事動員,實際上動員到的大部分是家庭經濟弱勢的學生。
他認為,台灣的軍事動員不應該動員到未成年的學生,然而不明就裏的學生或家長,還是可能會配合動員。他也判斷,雖然台灣教育部宣稱停止16歲以上學生的軍事動員造冊系統,但今天發放並繳交同意書的方式,「顯然還是為了造冊」。該教師也質疑,如此做法「究竟是要做給誰看?是要做給美國看嗎?誰也說不準」。
誰能保證青年不會上戰場?
《香港01》調查,台灣現行《民防法》確實有規定,高中以上學生應參加各該學校防護團編組支援服勤;因此,台灣教育部在2002年即訂定《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防護團編組教育演習及服勤辦法》,學校每一年都要提出學校防護團的訓練計劃與人員編組,主要是在做防災演練、萬安演習、逃生避難等訓練與籌備。
而部分台灣高中以上學校,為了配合上述規範,過去也有透過「軍訓室」公告「學校青年服勤動員準備」,同時發放「同意書」給學生及家長,要求填寫個人基本資料之外,還須填寫「個人專長技能」,以俾「學校造冊,留校備查」。
儘管如此,向《香港01》爆料的台灣中學教師,言之鑿鑿此刻是他任教以來第一次在導師會報中,接收到如此明確的「青年服勤」動員宣傳要求。
事實上,台灣現行的《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有規定由地方政府辦理「對學校青年動員服勤」,但此前台灣官方有意規劃依「青年服勤動員計劃」,將16歲以上學生不分男女,造冊至「全民防衛動員資訊整合系統」。根據該計劃,學生將組成學校青年協勤大隊和青年防護團,戰爭時可能投入城鄉戰。台灣教育團體與家長為此提出擔憂,「為什麼現在這個時刻,我們需要去做這樣的預備?」
換言之,儘管對16歲以上學生的動員造冊表面上「喊卡」,然而在台灣第一線教學現場,卻加強宣傳與實踐的力道,希望學生和家長同意被納入「青年服勤」計劃之中。先前曾有傳聞,台官方可能動員學生生產彈藥或參戰,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安所長沈明室澄清,「青年動員應是支援災防及民防等工作」。問題是,一旦戰爭爆發,誰也無法保證,青年可能以任何形式被迫充當軍事戰場人力。
台灣做定美國的軍事刺蝟?
諷刺的是,在野的國民黨從去(2022)年九合一大選到明(2024)年即將到來的總統大選,「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是他們極力宣傳的口號之一,宣稱國民黨有能力保衛兩岸和平,不會讓青年上戰場成為現實。可是,侯友宜在美媒投書中大談其「國安」政策,同樣將中共視為主要威脅,也主張與美國之間的「軍事互通」,還標榜成立由行政院副院長主導的「全民防衛動員委員會」,顯然其對兩岸關係、美台關係,以及台灣在美國「第一島鏈」扮演的軍事角色,可說是與民進黨大同小異。
近年來,華府官員與政治、學術、媒體精英,對於「中美一戰」的焦慮不斷攀升,從他們各種建議或要求來看,很明顯是要將台灣「烏克蘭化」,國會議員與卸任官員不遠千里飛赴台灣,以「關切」台軍兵力配置為名,實則推銷「以小搏大」的「不對稱作戰」構想,同時直白地期望台灣「不分男女、全民皆兵」,甚至「全民手持AK-47步槍捍衛家園」。以上種種來自「上國使者」的「建言」,無不是以台灣設定為戰場,要台灣做好打巷戰、城鎮戰的準備,也就是以台灣人民作為美國遏制中國的犧牲砲灰。這番來自太平洋彼岸的「命令」,已令蔡英文政府正式延長役男役期;如今國民黨參選人為爭取美國支持,也提出了以防範中共「軍事威脅」的「全民防衛」政策想法,令人不禁懷疑,難道台灣做定了美國在其「第一島鏈」的「軍事刺蝟」嗎?
許多調查可以看到,台灣的青年學子不願從軍,認為當兵既浪費生命,又可能被迫淪為砲灰。是故台灣「國安會」前秘書長蘇起日前在華府即指出,台灣民眾「戰鬥意志」低落,招募不到軍事人員是不爭的事實。也就是說,包括青年在內的台灣人民,大多數並沒有「奔向戰場」的意願。
回到台灣第一線教師對學生「上戰場」的憂心忡忡,台灣不分顏色的政治人物都應看到「和平」是台灣社會的最大共識。「全民防衛」是不是台灣政客向美國方面交的「功課」,我們不得而知。但誠如蘇起所言,「兩岸對話」與「中美對話」是避免台海衝突的唯二途徑,後者北京與華府高層在中美關係的低谷中仍在進行,前者對台灣有志於大位者更是必完成的「答卷」,兩岸之間除了戰爭之外,任何和平的可能性都不應該被排除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