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戰也打不贏!」 台灣高中生如何表達拒當「炮灰」的心聲?
台灣甫度過長達十天的春節假期,年節期間政治紛擾並未停歇。台灣前副總統陳建仁銜命組織新內閣,涉及兩岸和安全防務閣員名單頗受關注。除此之外,蔡英文去(2022)年底宣布將兵役由四個月延長至一年,加上美國新任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傳出可能在今(2023)年春天訪台,台海距離戰爭危機有多遠,更引起社會普遍憂慮。
年節前夕,「台灣民意基金會」於1月17日釋出最新民調,其中顯示有49.5%台灣受訪民眾不滿意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的表現;然而,同時有高達72.7%受訪者支持蔡英文將兵役延長至一年之政策。兩相對照,基本可看出台灣民意在總體上對兩岸問題的矛盾心態,既希望當政者處理好兩岸關係,又擔憂於台海軍事形勢,主張趨嚴的防務政策。
拒絕淪為「炮灰」的一代
許多台灣輿論認為,在2024年總統大選選票考量下,促使蔡英文政府將一年兵役召集對象設定在2005年(94年)後出生的役男。首當其衝的,莫過於現就讀於高中階段的男性學生。近期,台灣一個網路節目,上街訪問了台灣高中學生的真實反應,看他們對於兵役延長和台海戰爭的想法,經台媒中天新聞傳載後,上傳四天觀看次數已有23萬之多。
以政治街頭民調為經營主題的台灣YouTuber「木炭Charcoal ́・ω・`」,日前上傳一部在台中一中商圈附近的街訪影片。其訪問了50位台灣高中學生,有38位表達不支持兵役延長一年,僅有12位表示支持該政策,與民進黨政府塑造出的社會氛圍,以及「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結果,均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印象。
受訪台灣高中生多半流露出兵役延長「受災戶」的態度,其中多數人反對兵役延長的理由,不只在於他們是「當事者」的立場,還包括了認為當兵是在浪費時間與人生、影響升學就業時程、政策倉促上路且缺乏配套等等。至於少數支持兵役延長的高中受訪者,則認為當兵可以增加人生經驗,也是應盡的基本義務。
其中一位受訪學生,更是把宣洩矛頭對準台灣檯面上親近綠營的政治人物,批評「太陽花學運」大將、民進黨前副秘書長林飛帆當「替代役」,而立法委員林昶佐「免役」,怒嗆「(他們)只會在那裏叫我們當兵多當一年」。這段對話也被截圖下來,流傳於台灣不少的網路群組或社團。
當訪問者問及對於台海戰爭的感受時,這群或將背負奔向戰場壓力的高中受訪群體,反應更是直白和直接。多數人對於上戰場的想像都有所遲疑,多位受訪者表示,就算延長兵役,一旦開戰也打不贏(解放軍);還有受訪者表明若發生戰爭,將會投降或者逃走。
有趣的是,在此之前,該YouTuber另發布了一部於台中草悟道商圈,街訪台灣一般社會人士對延長兵役的看法,在50位受訪者之中,有34位支持該項政策,16位反對。儘管多數受訪者認同兵役延長,但不少人仍強調受訓質量的問題,也有人表達當兵「沒有意義」、「為誰而戰」的困惑;更有一位男士表明,「解放軍的意念在於維護領土完整,台灣的意念是什麼?」還有一位長者強調,相較於強化軍事,台灣執政者應該把更多資源放在解決年輕人住房、生育等難題。
年輕世代不同的兩岸認知
事實上,此前《香港01》記者在台灣訪問了一位不具名的高中教師,他在校園中看到了蔡英文政府如何貫徹美國對台灣「全民皆兵」的「寄望」。這位教師說,學校教官不斷慫恿學生報考軍校,或者鼓吹成績不佳的學生提早入營服役,「實話說,這些畫面讓我非常憤怒!」
當報道刊出後,一位新北市某高職的年輕教師,也聯繫上了《香港01》記者。在他眼中,這一群技職體系出身的孩子,「仇中」意識沒有前面世代來得強烈,由於慣常使用抖音(TikTok)、小紅書等手機APP,他們看到的中國大陸,比起父母或台灣新聞的影響更深,「相反,他們更希望兩岸之間有更多交流,放下衝突」,「所以當家人說大陸落後,沒自由又不安全時,他們根本沒放在心上。」
在兵源動員方面,這位台灣高職教師告訴《香港01》記者,有校外的教官進到學校裏面宣導,主軸放在宣傳現在台灣當兵的福利有多好云云。該名教師觀察,其學生對於台灣政府加大軍隊招募力道之舉,多數學生是沒有興趣的,「他們覺得兩岸會打起來,傻瓜才會簽志願役。」
換句話說,無論是專業民調機構的調查,或是YouTuber街頭訪問,還是高中、高職教師看到的校園景象,台灣人對於「戰爭」的感受,可說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想像,不過不同的年紀和社會位置,卻又有着完全不同的應對和理解方式。真正的關鍵在於台灣的年輕世代,他們早已取代「太陽花世代」成為台灣青年主體,有着一套屬於自身對兩岸、對大陸、對戰爭的認知和體會方式,絕非一張「投降主義」或「失敗主義」的標籤便可以簡單概括。
蔡英文政府以及藍綠等陣營有意角逐2024大位的選將都應該意識到,不管是主張「和平保台」還是「台灣非強國棋子」,最重要的還是要找回「台灣人」主體性,一方面應拒絕美國把台灣視為「烏克蘭第二」的圖謀,另一方面也需要引領台灣面對北京統一進程並開創新局。當台灣高中生都能察覺到不願淪為「炮灰」時,台灣執政者更應該彎腰傾聽社會不同世代、不同群體正在發出的和平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