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後台灣可保留現有政治制度」 北京突圍武統話語陷阱

撰文:張鈞凱
出版:更新: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9月18日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電視節目《60分鐘》訪問,第四度拋出倘若中國大陸武統台灣,美國將會派兵協防的承諾。一如前三次的經驗,美國白宮等行政部門隨後澄清對台政策不變。無論是口誤、失言,抑或是刻意為之,這位外交老手的「保台」之說,每每捲起兩岸和國際輿論場關於台海戰爭的話題。

各方專家紛紛解讀拜登的用意,例如台媒《聯合報》報道,曾任職五角大廈的新加坡國立大學客座高級研究員唐安竹(Drew Thompson)表示,拜登言論並非毫不含糊,他的觀點並未真的改變;從美國防衛具體本質來看,美國不一定會派兵前往台灣。兩岸問題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則認為:「在我看來,(美國)『戰略模糊』正遭到削弱,取代它的更接近『戰略混亂』,而非『戰略清晰』。」

還有一些解讀出自於美國國內政局的背景,指出在期中選舉將屆之際,為了不讓共和黨批評其對華軟弱,拜登必然會在台灣問題上表達強硬,甚至得以與正在審議中的《台灣政策法》形成一系列的組合拳,在「一中政策不變」的口頭掩護下,往「戰略清晰」前的「戰略模糊」緩步前進。

9月18日,拜登在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電視節目《60分鐘》訪問時,當被問及如果中國大陸對台武統,美軍是否會防衛台灣,拜登明確表示,美國將會派兵防衛。(AP)

美國劃設台海終須一戰稻草人

解讀拜登的協防台灣之說,以及美國近來政學界出爐的各式武統時間表,當然從地緣戰略和美國內政的角度切入是一種方法。但如果從中美國際話語競逐的比較視角來看,或許能夠更為全景式的看出涉台話語背後的玄機。

拜登多次在接受媒體訪問或提問時順勢丟出「軍事協防台灣」的說法,其中一個目的在於讓台灣和國際政治輿論場的討論都限定在「台海終須一戰」或是「中國武統台灣」的範圍裏面。比如拜登上台後重建民主盟友關係,不管是造訪歐洲或亞洲的日本、韓國等地,必然要在會後聲明帶上一筆台海「和平穩定」的期望。這個做法無非是要給外界建立一種認知,即北京正在破壞台海的和平穩定,將為無辜的「民主台灣」造成炮火犧牲,從而使得國際政治的壓力都湧向北京身上。

儘管中國屢次重申「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也不會否定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但只要美國在各種場合反覆論述「軍售」、「協防」、「保台」等等,北京自然成為台海戰爭想像的唯一標靶,被妝點為「戰爭輸出者」,特別是搭配俄羅斯開啟烏克蘭戰火的宣傳,中國在國際輿論戰場上能出手伸腿的空間變得格外被動。凡事被貼上一張「台海戰爭風險」或是「中國威脅」的標籤,連台灣也完全陷入如此的認知之中,民進黨政府因此能夠好整以暇地一邊宣稱「追求和平」,另一邊與美國政客不斷挑動台海。

2021年歐美峰會首度將「台海和平穩定重要性」納入聯合公報,重申維持印太地區自由開放,以及強烈反對任何單方面改變東海及南海現狀的意圖。(Facebook/Joe Biden)

北京統一後論述扭轉話語被動

不過從北京近期的對台論述來看,似乎有意打破這個被動的局面,新闢一個由其主導的話語戰場。最為明顯的訊號,在於中國站定「願繼續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原則立場之外,不將回應的精神與心力放在「戰爭」或「武統」的議題,而是將重心挪移到「統一後」的論述。

可以看到,國台辦副主任劉軍川於去(2021)年10月29日透過視頻出席在湖北宜昌舉行的第四屆「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研討會,算是首度明確宣示統一後「台灣的財政收入盡可用於改善民生」。往後類似的統一後治理藍圖便不斷出現,包括今(2022)年8月10日出台的《台灣問題與新時代統一事業》白皮書,當中第五部分更是着重描繪了北京方面對於「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後的光明前景」構想,重申「台灣的財政收入盡可用於改善民生」,還強調「多為老百姓做實事、辦好事、解難事」。

在中共二十大召開前夕,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中央台辦官員盤點了十八大以來對台工作和兩岸關係情況。中央台辦宣傳局局長、新聞發言人馬曉光回應記者提問時,再度提及兩岸統一後「台灣財政收入盡可用於改善民生,多為老百姓做實事、辦好事、解難事」,對話對象鎖定了台灣人民:「長期困擾台灣發展和民生改善的眾多難題,可以在兩岸融合發展、應通盡通中得到解決」。

9月21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中央台辦宣傳局局長、新聞發言人馬曉光答記者問提到,「兩岸統一後,台灣可以實行不同於祖國大陸的社會制度」。(香港01直播截圖)

承諾統一後尊重原有社會制度

此外,馬曉光的發言還有一個重點,即他表示「兩岸統一後,台灣可以實行不同於祖國大陸的社會制度。台灣同胞可以在和平安寧的狀態下生活和工作」,「在確保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前提下,台灣同胞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將得到充分尊重,台灣同胞的私人財產、宗教信仰、合法權益將得到充分保障」。

馬曉光口中關於統一後台灣「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可以得到充分尊重的許諾,則延續於習近平2019年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在確保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前提下,和平統一後,台灣同胞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將得到充分尊重,台灣同胞的私人財產、宗教信仰、合法權益將得到充分保障」。

兩岸分裂分治超過70年,台灣走上了一條與中國大陸不盡相同的現代化道路,其中就包括了政治制度、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差異。而這個差異也成為台灣社會在面對兩岸問題時的最大心理障礙,內心恐懼原有熟悉的社會運作方式被「沒收」、被「併吞」。因此在許多敏感爭議話題發生兩岸民意對撞時,台灣輿論往往會拿出「民主」、「自由」等元素既作為矛也作為盾。大陸官方在「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方面的承諾,目的便在於對台灣民眾的心結、心魔去下功夫。

2019年1月,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40周年大會上發表講話。(資料圖片)

秦剛表述台灣政治制度可保留

值得注意的一個新表述,是中國駐美大使秦剛8月16日在華府接受路透社、美聯社、彭博社等多家美國主流媒體聯合採訪,《Axios》記者提問如何看待台灣民眾壓倒性地不希望被大陸統一,秦剛有一段被忽略的回答:「在台灣問題上,我們對和平統一保持足夠的耐心和善意。統一後,台灣現在的政治制度可以保留。『兩制』本身就是民主」。

「統一後,台灣現在的政治制度可以保留」,這段話能夠在中國駐美大使館官方網站上查到,本身就具有「官方認證」的涵義,而且還是從秦剛這樣一位高級別駐外大使口中說出,不太可能只是隨口一提。更重要的是,他發言的場合不是在國內,也不是針對台灣,而是面向美國主流媒體,目的之一應是要打開美國和西方世界對於「一國兩制」內涵的討論。

要知道「政治制度」與「社會制度」的定義不盡相同,前者在一地區的體系運作中位階更高,對後者也發揮着決策性的作用,其中包含了選舉方式、政黨系統、官員組成、政府組織等要素。「統一後,台灣現在的政治制度可以保留」的承諾,可說是比「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將得到充分尊重」具有更大、更多、更廣泛的彈性空間。

8月16日,秦剛大使在華盛頓接受美國主流媒體聯合採訪,答覆記者提問時說:「在台灣問題上,我們對和平統一保持足夠的耐心和善意。統一後,台灣現在的政治制度可以保留。『兩制』本身就是民主。」(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

突圍西方劃設的武統話語陷阱

秦剛這一番表態,在北京給出的統一談判方案以及統一後治理藍圖中,應是一個重要且關鍵的論述節點。一來代表着中國繞開了美國和西方設定的「台海戰爭」標靶,不在這個問題上隨之起舞、為之糾纏,而是把討論的方向推進到了「統一後」,逐步讓國際政治關於台灣問題的輿論聚焦於此,不怕爭論,就像日前軍演向國際社會放出的訊號一樣,讓世人慢慢熟悉一個「統一後的台灣」正在實現。

二來,也是對台灣內部「民主拒統」論的挑戰和消解,可以保留現有的政治制度,針對的就是台灣人民最為恐懼擔憂的「心理黑洞」。同時不斷強調財政用於改善民生,也是針對台灣社會日益加深的公平正義等結構性矛盾。

當然,「一國兩制」長年在西方和台灣受到污名化,還經歷了香港前陣子的政治動盪,要化解外界和台灣的負面認知,中國在實際作為和宣傳上要做的努力還有太多挑戰,很難單靠秦剛或國台辦的表述就能在短時間內扭轉過來。

然而,已經能看到北京正在超越「台海戰爭」這道話語泥淖,不掉進西方劃設的「武統」陷阱,從「統一後」的政治制度、社會制度、生活方式等「治理」議題開出新的想像空間,突破意識形態的重重壁壘。這套論述將如何演進、充實,並且在國際和台灣輿論場上佔到一定的話語權,相當值得進一步重視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