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台海復刻《香港人權與民主法》 台灣可以「說不」嗎?

撰文:張鈞凱
出版:更新:

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9月14日以17票贊成、5票反對的懸殊比例,通過《2022台灣政策法》(Taiwan Policy Act of 2022)。通過的版本由原來提案的107頁膨脹超過150頁,儘管內容在敏感處做了「微調」,法案最後還附了「不可被理解為美國重建與台灣的外交關係」的「免責聲明」,但是將台灣視為「準國家」的「一中一台」性質依舊濃厚,對中美關係和台海穩定的衝擊可說是一枚未爆彈。

目前已有不少專家預判,該法案通過參眾兩院審議,最後送到拜登(Joe Biden)桌上簽署成為一項正式的法律,中間過程還有太多變數,能否在本屆國會議員任期內走完流程,恐怕還是未定之天。不過就算法案還在審議,但其性質已經相當明顯,是一部美國以政治之手「長臂管轄」到台灣和兩岸事務的國內法

台灣方面或許感到雀躍,朝野藍綠難得站在同一陣線,對該法案表達歡迎感謝,無不引頸翹望,認為美國不只販售武器,還以國內法的層級對台灣做出安全保障。尤其是經過佩洛西(Nancy Pelosi,台譯作裴洛西或波洛西)訪台,解放軍圍台軍演的震撼過後,《台灣政策法》無疑是美國在台海用力再切下一段香腸,將台海局勢往前推高了一個回合。

美國國會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以17票贊成、5票反對的壓倒性票數,通過《2022年台灣政策法》,法案接下來將送交參院全院審議。(資料圖片)

「大雜燴」法案代表了誰的意志?

這個形勢發展不由得令人想起美國在2019年香港反修例期間所通過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內容不僅涉及了對香港反對派人士的支援,還對香港政改進程「指手劃腳」。當時國務院港澳辦發表聲明,指美國國會「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嚴重踐踏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凖則」;外交部也表示,該案「罔顧事實、顛倒黑白,公然為香港激進勢力和暴力分子張目,粗暴干涉中國內政。中方對此表示強烈憤慨和堅決反對。」

這項「雷聲大雨點小」的美國涉港法案,主要目的就是兩個,一個是挑動和刺激北京,另一個是為當時香港反修例的政治動盪氛圍添柴加薪,令美國眼中這張遏制中國的「香港牌」之火越燒越旺。如今美國又在台海復刻了一樣的做法,甚至是「升級版」,使出《台灣政策法》立法之矛劍指中國,同時對民進黨政府念下「抗中保台」的緊箍咒,要讓對華博弈在台海掀起滔天巨浪。

不過值得推敲的其實是台灣的處境。台灣看似因為這個法案成為美國政界跨黨派精英捧在手心上的「愛寵」,得到了來自太平洋彼岸各種口頭上「堅若磐石」的承諾。問題是攤開這部厚重法案,就像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嚴震生所解讀的,「《台灣政策法》感覺像是個大雜燴,是要滿足各個國會議員不同選區的需要,將所有東西都列進去。」換句話說,這部以「台灣」為名的美國法案,究竟代表的是台灣人的意志,還是根本代表的是美國人的意志,台灣社會再興奮也得要把這個問題區分清楚。

美國國會一直高調發聲支持香港的示威者,稱示威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並且在2019年通過了《香港人權與民主法》,為他們提供支持。(VCG)

《台灣政策法》註定台灣成為戰場

《台灣政策法》與1979年通過的《與台灣關係法》難以比擬,畢竟後者不若前者,是美國從貿易戰升級到全面對抗中國態勢下的產物,可以看作2018年以來美國政界內部各種「抗中」奇思異想的集大成。一旦「成真」,等於是美國靠着一部國內法,就確定了台灣作為其「抗中」戰場的定位,從軍事、政治、經濟、外交、文化教育等多管齊下,直接在台灣點燃遍地烽火。蔡英文曾經假想台灣在「承受第一擊」過後,將換取世界其他國家的支援,可是依《台灣政策法》「賦予」台灣的任務,已經不再具有「承受第一擊」的自我想像了,因為台灣就是美國直接把手伸在裏面的正面戰場。

這一部審議中的法案完全體現了美國霸權的傲慢心態,金口一開要台灣充當什麼角色,不需要問過當地人民的想法和意願,靠着自說自話的國內法就決定了台灣的命運。當年特朗普(Donald Trump)被爆料只不過把台灣視為「桌上的筆尖」,於今美國政客們則是「不演了」,把台灣當成對向北京的「槍口」。美國政客為了期中選舉的利益大玩「台灣牌」,不斷在台海火上加油,北京應對中美回合較量勢必只會升級而不會退縮,無怪乎有台灣觀察家認定《台灣政策法》帶來的客觀效應等於就是一部「促統法案」。

前述提到的台灣學者嚴震生,他在評估《台灣政策法》的影響時,語重心長的說美國「完全是針對中國,而不是為了關心台灣」。他也語帶感慨地說道,《台灣政策法》規定美國政府人員赴台學習中文之後進入台灣政府相關部門工作,這算不算是「干涉內政」?台灣很愛強調「主權」,碰到美國的時候完全就沒了「主權」。

台灣「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9月16日舉行「中共『二十大』與美國國會《台灣政策法》對美中台三邊關係之影響」座談會,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嚴震生(圖)認為,《台灣政策法》感覺像是個大雜燴,是要滿足各個國會議員不同選區的需要,將所有東西都列進去。(張鈞凱攝)

從嚴震生的說法得以進一步反思,台灣的政治人物每到選舉都愛標榜「台灣前途由2,300萬台灣人民決定」。這段歷久不衰的宣示主要是用來抵抗來自中國大陸的統一壓力,然而當美國為了自己的國家利益要決定台灣的命運和前途時,甚至要把台灣推向戰場時,台灣難道沒有「說不」的權利?只能任由政客對美國百般依順的吞忍下去?

台灣敢說出「我命由我不由美」?

美國出台《香港人權與民主法》及其結果,事實上就是台灣面對美國《台灣政策法》的「致命誘惑」時必須要看到的前車之鑑。當年美國國會在審議《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時,不乏西方媒體在一旁鼓搗,將之形塑為「美國升級涉及香港的法律武器」,還宣稱「該法案在香港示威浪潮中被許多示威者寄予厚望」。問題是當反修例風波平息過後,隨着「一國兩制」的框架趨向積極,港區國安法落地、「愛國者治港」上路,香港恢復了平靜和穩定,美國完全失去了再利用「香港牌」的施力點和機會,過往給香港示威人士各種「風雨生信心」的「口惠」,到最後宛如隨風飄逝。

還可以看到,當年在美國的推波助瀾下,有黃之鋒、何韻詩等人千里迢迢飛赴美國國會作證,呼籲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今天《台灣政策法》在美國國會呼之欲出,背後同樣能感受到台灣有心人士裏應外合的影子。《台灣政策法》兩位提案參議員梅嫩德斯(Bob Menendez,台譯作梅南德茲)、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台譯作葛蘭姆或葛理漢),先在今(2022)年4月赴台見了蔡英文,雙方還牽涉到高達80億美元的波音787客機訂單,返美後沒多久就聯手提出該法案。包括台灣海基會前副秘書長李慶平,以及前立法委員林郁方等人,都曾懷疑隱於其後的政治貓膩,蔡英文政府是否扮演了幕後推動者的角色?

2019年9月18日,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中)與黃之鋒、羅冠聰和何韻詩等人見記者,表示《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會提前審議。(資料圖片)

在不遠的將來,中共二十大、美國期中選舉,以及台灣九合一大選接踵而至,台海的脆弱性只會上升不會下降,《台灣政策法》就像一把雙面利刃蠢蠢欲動。擅長選舉的民進黨政府過往利用兩岸和香港形勢「撿槍」、「撿炮」,獲取了大量的選票利益,可是當美國把台灣在地緣政治上當槍使時,卻又完全不自知、不在意,又或者是麻木不仁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眼看《台灣政策法》可能作為《香港人權與民主法》的升級版在台海復刻再現,讓人想起內地2019年熱映的一部動畫片《哪吒之魔童降世》。片中主角哪吒有一句印象深刻、熱血沸騰的台詞「我命由我不由天」,之所以讓觀眾產生共鳴,原因莫過於哪吒打破了外在加諸於其身的種種桎梏,走出一條自己做主和選擇的生命之路。

借用這段台詞來看待美國試圖以《台灣政策法》主導台灣前途的局面,其中毫無台灣人置喙的空間,也沒有政治人物有智慧和勇氣敢於說出「我命由我不由美」,把命運交到美國手上,由人不由己。美國明擺着在拱火,如果台灣還興高采烈地接過了這把火,「台灣主體性」、「台灣人當家作主」等等的口號,不就成了最大的諷刺和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