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獎少了「陸味」再缺「港味」 台灣還會覺得「舒服好看」嗎?
台灣今(2022)年度電影盛事第59屆金馬獎將在11月19日舉行,入圍名單則訂於9月27日公布。就在此時傳出香港影業協會於9月13日向約180間公司會員發出信件,稱近年金馬獎日趨政治化,「把政治與電影混為一談,沾(玷)污了電影的獨立藝術性」,盼有意參與的會員「務須三思,以免殃及池魚,捲入無謂的糾紛中,招致得不償失為禱」。
這封名為《懇請謹慎處理金馬獎參與事宜》的信件,香港影業協會着重強調其中這一段:
眾所周知,近期地緣政治日益緊張,嚴重影響兩岸四地的文化交流,亦令到在這個期間舉行的電影頒獎典禮,無可避免地蒙上陰影。況且近年金馬獎日趨政治化,多個台灣導演或藝人一再提出與電影藝術不相符的言論,把政治與電影混為一談,沾(玷)污了電影的獨立藝術性。把整個活動拖進充斥爭議的胡同裏。
這封懇請信發出之後,香港和台灣多家傳媒都進行了報道。金馬獎主辦單位回應稱,「一向秉持公平、開放、自由的精神,鼓勵傑出的電影與影人,也一直敞開大門歡迎各地華語電影參與,不畏風雨。」而大陸國台辦也說話了,指「我們(大陸)支持的是能夠促進兩岸同胞相互理解和相互認同的交流,『賦予政治色彩的活動』就另當別論了」。
那一年金馬獎舞台上的統獨之爭
從兩地輿論場反應來看,不少人批評香港影業協會「自我審查」,或指稱發信者和官方施壓才是「政治化」的源頭。事實上,這不是香港影業協會首次發出的提醒,據了解該會於2019年即曾向會員發電郵,指由於國家電影局暫停大陸影片及人員參加當年第56屆金馬獎,因此呼籲會員「請認真考慮自身利益,決定是否參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相關的「温馨提示」,已經持續了兩三年的時間。
當然,香港影業協會的做法可受公評,需不需要用白紙黑字的方式做出「提醒」,或者是改進調整為更細膩、不引起反感的方式,都是可以討論的。畢竟對於電影公司或從業人員來說,如何在法令、市場與舞台三者之間取得平衡,心中自然有一把衡量之尺。
不過回顧台灣金馬獎近年來的政治風波,香港影業協會所稱「日趨政治化」的論調是否有道理,應該也是可以探討的議題,不見得完全是「無的放矢」。
2018年第55屆金馬獎堪稱是統獨之爭味道最濃厚的一屆,以《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獲得最佳紀錄片的台灣導演傅榆,在頒獎台上稱「希望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成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身為一個台灣人最大的願望」,引起現場一片歡呼,台灣各大網路平台的網友們也一片叫好。但作為評審團主席的鞏俐,有傳因此拒絕上台頒獎。
也是在這一屆典禮上,已故大陸影帝涂們上台頒獎時,一句「很高興來『中國台灣』擔任頒獎嘉賓」,引爆台灣網友的憤怒之情。而奪得最佳男主角的內地演員徐崢,發表感言最後一段稱「金馬獎是個專業的殿堂,相信中國電影會越來越好」,也觸動台灣社會的敏感神經。由於統獨火花四射,該屆金馬獎執委會主席李安在台下面色凝重,會後強調「希望就藝術論藝術,不要有其他政治因素來干擾」,此番感嘆卻也引得台灣輿論正反不一的評價。
風波並未隨着李安的感性呼籲而平息,在台灣廣受「文青」界愛戴的時任台「文化部」部長鄭麗君力挺傅榆。當時台「行政院」一名發言人也參與到爭論中來,揶揄在傅榆發言後講話的內地演員。
名為「撐香港」實為「蹭香港」
金馬獎舞台上的統獨對立,以及後續台灣官方和民間加碼參戰,可以說是兩岸關係衝突惡化的縮影。隔(2019)年8月大陸官方先叫停赴台自由行,接着宣佈暫停內地影片和人員參加第56屆台北金馬影展;當年度在廈門舉行的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還與金馬獎頒獎典禮「意外撞期」,被解讀為針鋒相對。
在中國大陸抵制金馬獎之後,陸片和演員大為缺席,「陸味」不再,只剩下少數內地紀錄片參展。2020年第57屆金馬獎的舞台上,奪得影帝的台灣演員莫子儀發表感言稱:「致自由、致平等、致天賦人權、致電影創作、致生活」。追蹤人數超過10萬人的台灣Facebook粉專「迷因力量」在會後發文,「謝謝中國抵制金馬獎」,理由是「沒有上台吃台灣人豆腐,鬼扯中國台灣的中國人;沒有刻意捲舌的台灣人,沒有滿口京片子的得獎人;沒有整晚都是中國人上台領獎,沒有一堆通過中共審查才能拍攝的荒謬得獎電影」,讓他覺得這樣的金馬獎「最舒服最好看」,引起了台灣網路輿論場的認同共鳴。
與此同時,還可以看到近年來能夠在台灣金馬獎大放異彩的香港作品,大部分有着政治社會運動的背景色彩。比如2020年最佳紀錄片《迷航》,係香港導演紀錄內地廣東省陸豐市烏坎村因土地糾紛而爆發的居民維權事件;同年獲得最佳劇情短片的《夜更》,則以反修例風波為背景。2021年《時代革命》拿下最佳紀錄片,導演周冠威當時表白:「我希望這部作品是屬於每一個有良知、有公義,為香港流過眼淚的香港人。」
隨後台灣多地都能看到藍綠政治人物包場放映《時代革命》,炒起新一波名為「撐香港」實為「蹭香港」的熱潮。蔡英文說「民主自由沒有任何退讓空間」;蘇貞昌則邀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觀片,「看中國這樣蠻橫、違背承諾對付香港人,是多麼殘忍、不智和違反普世價值」;民進黨立委張廖萬堅哽咽表示「香港加油」。不過不久之後,台灣一些學者和傳媒紛紛揭露,港人赴台定居受到台灣官方高門檻卡關,「困難重重」、「落戶夢碎」云云,體現了民進黨政客「口惠實不至」的一面。
電影藝術盛事何以成為表態大會
台灣「政治正確」民粹主義在政客和網路助長下大行其道,被譽為「華人奧斯卡」的金馬獎典禮也很難超脱此結構氛圍,而成為了政治表態的舞台。在身份上「非我族類」或觀點「政治不正確」的言行想法,要不是受到排擠,要不就是受到撻伐。
這個情況在西方亦然,今年俄烏戰爭開打後,奧斯卡獎變成另外一個戰場,多方呼籲邀請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台譯作澤倫斯基)屏幕現身。奧斯卡影帝兼導演辛潘(Sean Penn,台譯作西恩潘)在典禮前公開要求,讓澤連斯基在奧斯卡上露面,否則將拒絕出席頒獎典禮。儘管最後澤連斯基「無緣」奧斯卡,但典禮主辦方播放了短片,「我們懇請你以任何你能做到的方式支持烏克蘭」,並附上了「#StandWithUkraine」(與烏克蘭站在一起)的標籤。
除此之外,受疫情影響睽違兩年的康城影展(Festival de Cannes,內地譯作戛納電影節,台灣譯作坎城影展),今年5月如期舉行第75屆典禮。澤連斯基以堅定的眼神現身大屏幕,強調「電影必須不是沉默的」,贏得現場所有人起身鼓掌致敬。但另一方面,康城影展禁止一切與俄羅斯政府有關的人員參加。
已故的台灣歷史專家曾健民,曾經出書批判所謂的「台灣意識形態」。他在書中這樣寫道:
在台灣,不管是官員或專家學者、平民百姓,大多認為意識形態只是一種僵化、教條的思想觀念,只有共產主義、民族主義或極權主義才是意識形態;而自己是生活在一個自由民主的、沒有意識形態的世界。其實,這種想法本身正是一種意識形態。共產主義、民族主義固然是意識形態,自由主義、反共主義也是一種意識形態。
用他的反思來看台灣和西方對待各種藝術盛會的態度,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倘若香港影業協會的郵件以及國台辦對此回應是一種「政治化」,那麼換個角度來看批評者與其實存的思想脈絡,以及這些年來在舞台上下的集體表態,難道不也是另一種「政治化」?
金馬獎少了「陸味」又缺了「港味」,台灣在同温層中或許依然覺得「舒服好看」,不需要面對相左意見出現時的不自在。但其實無形中還是承擔着兩岸關係、港台關係惡化之後的結果,失去了觀照香港和大陸文化脈動的機會,也失去了原有自詡的多元包容胸懷。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