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25周年︱「what if」不妨成為全面反思香港問題的起點

撰文:泉野
出版:更新:

雖然歷史沒有如果,不能假設,但小到個人、某個地區,大到一個國家,在某個節點回看過去的時候,卻又不免開始假設:What if……適逢回歸25周年的香港,正是如此。

比如即將卸任的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在接受電視節目訪問時,就回答了一個「What if」的問題。林鄭月娥坦言,從來不認為修例風波前做了什麼「跪低」的行為,就可以避免整場衝突,當時的社會環境已經「一觸即發」,例如一些反中央情緒、外國勢力對香港的介入,香港過去一些政治問題就像「濃瘡」般早已存在,無論做什麼事都會爆發。更指當日衝突中沒有一名「暴徒」或封法人員死亡,所有無辜死者都是因暴動者的行為而死。

香港自由黨榮譽主席田北俊在接受《香港01》訪問時,以時下流行的「多重宇宙」為例,分析 「What if」(假如)2015年政改通過,事情的走向會是怎樣:「2017年特首有普選——縱使不是完美,起碼有民意授權,當選的不一定是林鄭,可以是曾俊華。阿John(曾俊華)一定不會執意修例去移交陳同佳,有其他很多方法。即使假設修例是北京的旨意,他也懂得向中央say no(提反對意見),表達香港的關注。就算2017年曾俊華入不到閘,林鄭繼續當選,但她揹負幾百萬選民的民意,考慮問題的因素肯定不同,會更多站在市民一方。

香港自由黨榮譽主席田北俊接受《香港01》訪問時表示,香港正在逐漸內地化。(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長期研究香港問題的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陳端洪2021年12月撰文《香港精神的驗證與續造》,其中這樣「What if」:假設香港及早制定23條立法,哪有後來那麼多的鬧劇?政治風氣哪會那麼墮落?年輕人怎會深度中毒而耽於其中?假設8.31決定得以完成本地立法,2017年就已經實行行政長官普選了……

在連續「What if」之後,陳端洪總結道:香港真正的轉折點不是2019年,而是2013—2014。可惜香港轉運的良機被「公民抗命」給斷送了!香港的反對派若真有政治智慧和政治底線,怎麼會黯然地退出歷史舞台?所謂「泛民的百分之六十的選民」,若是想明白這些事情,還會繼續做泛民的信徒和支持者嗎?每個選民都是獨立的精神主體,沒有誰是天生的不可改變的泛民的選民。

如果願意,圍繞香港問題還可以有很多個「What if」:假如港英政府在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撤走前沒有「埋雷」;假如香港回歸之初,中央就以積極的、融合的、主動的「一國兩制」取代消極的、區隔的、被動的「一國兩制」;假如23條立法能在2003年順利通過,而非引發50萬人上街後戛然而止;假如2012年的反國教運動沒有將國民教育這一人心工程扼殺在搖籃裏,而是藉此逐漸培養起港人的身份認同和國家認同;假如「8·31」普選方案沒有在佔中運動的推波助瀾後被戲劇性否決;假如那個名叫陳同佳的年輕人沒有刺激港府啟動修訂《逃犯條例》……

2017年11月16日,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出席基本法研討會時,主動提及23條,直言未能立法的不良影響已經「有目共睹」,強調香港就23條立法「責無旁貸」。(香港01)

放在今天,看上去所有的「What if」都顯得蒼白無力,毫無意義,但就像陳端洪所言,「雖說歷史不容假設,但要反思就不得不假設。」假設不是為了陷入到悲情中走向虛無,也不是為了推卸責任,更不是為了假設而假設,而是直面問題與矛盾,進而全面反思香港問題的起點。想想看,如果從中央到特區政府,從學界到社會大眾,各方都沒有了「What if」的意願,香港如何「開新篇」、「謀新局」?

雞湯文常常告訴我們:所有的經歷都不會白費,都會最終轉化為生命的原力。過去25年,香港曾有過「亞洲四小龍」時期的輝煌,一首《獅子山下》唱盡了港人的不屈不撓與拼搏精神,也有過超出外界預想的混亂與衝突,遍佈港九新界的暴力衝突將整座城市推向失控的邊緣,這些經歷最終會不會白費,最終能否轉化為香港接下來再出發的原力,既取決於新一屆特區政府能否對過往的經歷全面反思,汲取該汲取的教訓,總結該總結的經驗,也取決於香港普羅大眾能否真正放下成見,從現實出發,認識到這些經歷對個體對香港乃至對國家的意義。

「What if」今天的全面反思可以成為集體共識,香港終將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