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座「港珠澳大橋」? 「金廈大橋」映照人格分裂的台灣
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日前造訪金門,替黨籍參選人站台。6月18日接受地方有線電視台專訪時提出,廈門與金門近在咫尺,他主張興建金廈跨海大橋,讓兩岸融冰,且「做一條橋,金門的問題就解決一半」,引發熱議,至今仍在台灣政壇發酵,被戲稱為「驚嚇大橋」。
台灣陸委會發出嚴正駁斥,以兩岸關係與中共對台政策「時空背景不同」為由,痛責柯文哲「無知荒謬」。無黨籍台北市議員林穎孟批評,柯文哲如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民進黨立委則質疑,「金廈大橋」的主張,「難道是要替解放軍鋪路?」
台灣基進黨新聞部主任張博洋以「港珠澳大橋」為例,指中共有意藉由該橋推進大灣區群體認同,來潛移默化改變港澳人的自我認可。他表示,在可預見的未來,港澳兩個特別行政區將會被中國釜底抽薪式的改變,「變成僅僅只是廣東省大灣區的兩座城市。」張博洋批評柯文哲,「真是懂得幫習近平分憂解勞呀」。
金廈大橋可謂藍綠「共識」
柯文哲拋出「金廈大橋」的主張,在台灣遭到一面倒的圍剿,而近期在兩岸政策上收縮的國民黨則顯得尷尬,放在台灣當前的政治氛圍來看,一點都不令人意外。畢竟台灣深受美國圍堵中國意識形態化的影響,凡是涉及兩岸的議題,都會被打成「賣台」或「保台」的選邊站,更何況是涉及兩岸前線區域實際物理接壤的「造橋」,自然會被操作為「木馬屠城」的危機恐懼。
不過,攤開兩岸關係史,「金廈大橋」可非柯文哲一人之創見,而是藍綠政治人物的「歷史共業」。民進黨陳水扁執政的第一任期,時任台灣交通部次長游芳來就說過,未來將一併研究興建小金門至大陸廈門間「金廈大橋」可行性;如果兩橋都建,未來可從金門直駛廈門。國民黨馬英九執政時期,其本人曾表態將完成金廈大橋的評估,把金門與廈門作為兩岸「和解之門、和平之門、合作之門」。
此外,2015年12月民進黨提名參選金門立委的陳滄江,當時政見包括在一年之內評估興建金廈大橋、金廈捷運、觀光纜車,獲得黨主席蔡英文同意列為共同政見。時任副總統的陳建仁,也在金門輔選時答覆,「民進黨深知這座跨海大橋對金門的重要性,但需要兩岸誠意協商,才可能實現,願意從中央到地方一起來努力打拚。」
政治靠美經濟依陸下的金門
「金廈大橋」在台灣政客口中一喊20年,連個影子都沒有,且淪為政黨互相攻詰的口水仗,有人認為體現了政治人物的「騙票」本質。話雖如此,台灣公共政策與建設往往一拖數十年,理性討論空間被民粹情緒綁架壓縮,但從金廈大橋的倡議「不絕如縷」來看,其實還映照出了台灣現實處境的客觀矛盾。
在以中美大國博弈為表現形式的世界秩序格局重組「百年大變局」之下,台灣處在地緣政治板塊碰撞的最前線,在政治和安全上依循「冷戰思維」對美國路徑依賴,在經濟上則與中國大陸形成了緊密的連結。就算民進黨執政「親美抗中」了六年之久,台灣與大陸「經濟脱鈎」的想法,借用陳水扁的話來說,「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台灣政經結構形成的相悖矛盾,金門作為前線中的前線,自然受到最為直接且明顯的衝擊影響。在冷戰時期,金門充當「復興基地」的軍事前沿,社會生活完全被戰地化,甚至連解嚴時間都比台灣本島晚了五年。金門馬祖在1992年11月解嚴之後,又經歷了兩岸從恢復接觸談判到冰封緊張,更見證了中國大陸崛起之後兩岸實力消漲。首當其衝的金門,其話語權卻始終在台北主導的政治關係中處於邊緣。
金、廈早已形成緊密生活圈
金門與大陸福建歷經八次「技術商談」加上三次「工作商談」,於2015年7月正式簽訂《金門自大陸引水購水合同》,並在2018年舉行盛大通水儀式,一舉解決了金門人長年缺水之苦,無奈得不到台北政壇的由衷祝福。2019年8月大陸暫停核發陸客赴台自由行簽證,金門、連江、澎湖三縣首長齊赴北京與大陸國台辦主任劉結一會面,希望爭取將「赴台」與「赴金馬澎」區隔開來,得到陸方回應會考慮台灣離島三縣縣民福祉。
事實上,金門居民與廈門形成生活圈,無論從地理位置或文化親近性,都是必然的趨勢。據金門縣政府統計,金門人在廈門購房兩萬多套;也有媒體報道,疫情之前金門人透過小三通到廈門購物早已是常態,還有金門大學學生留言稱「聽以前學長姐說,疫情前星期五晚上去廈門,星期一早上搭最早的船班回來上課。還有晚上去廈門夜店,隔天最早的船班回來,希望畢業前能去一次」。
而在政治情感聯繫上,美媒《華盛頓郵報》曾在2020年9月報道,指金門居民常被排除在「台灣人」的身份邊界之外,認為「中國威脅論」是台北政客的「危言聳聽」,也有居民表示「沒有中國,就沒有未來」。2019年年初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的講話,提倡「可以率先實現金門、馬祖同福建沿海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當時金門縣長第一時間正面回應此「新四通」,指期望兩岸共同努力落實「金廈漳泉共同生活圈」。
「金門最大的危機在台灣」
這些想法看在台灣本島人眼中,恐怕視為「奇談怪論」,卻反而折射出台灣本位主義對同屬政治共同體成員的精神罷凌或情緒勒索。在柯文哲「金廈大橋」引起爭議之前,金門縣長楊鎮浯6月13日接受網媒專訪,坦言「金門最大的危機不是來自於對岸,而是台灣本島民眾」,一席話清楚揭露了金門與台灣之間的內在緊張。
楊鎮浯的大白話是否有理?其實只要看一下民進黨黨旗上的台灣地圖,沒有釣魚島就算了,連金門等離島也不見蹤影,已然顯見台灣政治人物這些年來透過「公民民族主義」打造「台灣國族認同」的真實內涵了。
金門離島烈嶼鄉(小金門)2009年曾舉行公共議題諮詢性投票,其中一項即「是否希望興建金廈大橋」,同意比例高達88.21%,基本代表了金門民眾對此議題的心之所向。不過在地民眾的認同與利益,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是被來自台灣本島的政治意識形態與政黨對立所淹沒和犧牲。
平心而論,「金廈大橋」究竟蓋不蓋的爭論,其實是台灣在兩岸關係客觀條件下所處位置的縮影。中國大陸政經影響力與日俱增的現實下,香港整合進了大灣區的整體發展規劃,而仍處於分裂分治的兩岸,金門先行一步被大陸輻射出來的巨大動能涵納進去。
可以預見的是,金門於今面臨的各種壓力和折騰,以及北京所邁開的統一步伐,未來都將蔓延擴及到台灣身上,成為無法迴避的挑戰。台灣社會內部由於政經相悖形成的「人格分裂」拉扯,終將需要直面的,不會只有「金廈大橋」這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