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改變中國也改變世界:李成新書給出樂觀預期
去(2023)年辭任美國知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正式落戶香港大學擔任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創始主任之後,李成進入快馬加鞭的工作節奏。2024年7月,李成兩本新書相繼出版,一本圍繞中美關係展開——《中美關係 變局中的利益交匯點》,一本聚焦中國中產群體——《中產上海 中國式現代化與新階層的崛起》。
8月3日至5日,李成在北京先後舉行三場新書發布會。在發布會現場,李成分享了自己三本有關中產話題著作不同的境遇,以及過去三十多年時間裏中國中產群體之變。
1993年到1995年,李成在復旦大學和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擔任教授和訪問學者,當時中國的中產階級在上海才剛剛起步,李成完成了兩年的田野研究,寫了一本書叫《上海:正在崛起中的中產階級》,但是稿子被西方七八所出版社否決了,原因是西方的評審認為中國不存在中產階級,認為中產階級和西方的公民社會、民主制度這些概念有關。中產階級必須跟民主連接在一起,跟公民社會聯繫在一起,中國只有很少的富人和大多數平民百姓,根本不存在中產階級。後來李成把中產階級這個詞去掉,寫了一本書叫《重新認知中國:改革的動力與困境》,成了當時美國學界看中國的一本暢銷書。
2008年,李成加入布魯金斯學會之後,編著了第一本中產階級的英文書,2010年出版,這也是當時英語世界第一本有關中國中產的學術專著,後來翻譯成了中文,書名是《「中產」中國 超越經濟轉型的新興中國中產階級》。這本書出版的時候,中產的概念已經開始被接受,英語世界最初不是學術界接受的,而是華爾街,因為中國中產階級的發展改變了中國經濟,也改變了世界經濟。
今次推出的《中產上海 中國式現代化與新階層的崛起》,是由2021年已經出版發行的英文版翻譯而來,因疊加三年疫情,中文版增補了更多疫情之後的觀察與思考。與中國知識界以及中產群體的焦慮與悲觀不同,李成通過比較研究給出了更為樂觀的預期。「一方面,國內有些知識分子,也包括香港的一些分析人士,不夠了解中國自己的短板;另一方面,也需要克服一些人對西方的過度崇拜所造成的對國內一些問題的過度悲觀。」「更嚴重的問題在於,國內不少人對於中國自身的強大給外部世界造成的衝擊缺乏了解,對全球政治經濟版圖尤其是中產人群的重新分佈認識不足。」李成在序中這樣寫道。
在李成看來,中國極速擴大的中產不僅在改變中國,同樣也在改變中美關係,以及改變世界。李成說,在美中矛盾日益加劇,全球混亂、山雨欲來這一至為關鍵的時刻,美國決策者必須看到當今中國的充沛活力和巨大多樣性。上海所體現與引領的今日中國中產迅速增長造成的政治、社會、經濟、企業、文化和民間的改變。「華盛頓不能低估中國中產的作用與力量,採取的政策不能排擠疏遠這支力量,將其推向強硬的民族主義,那樣對兩國乃至全球都是有害的。」
中國官方顯然也意識到了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重要所在。在今年的達沃斯論壇特別緻辭中,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說,目前中國的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人,未來十幾年將達到8億人,對越來越多商品、服務的需求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消費升級的動能強勁。中國的城鎮化率現在比發達國家平均水平低十幾個百分點,下一步城市更新、交通電信等基礎設施的升級空間很大,還有近3億農業轉移人口正在加快市民化進程,這些都將在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帶來巨大需求。2018年兩會期間,時任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在新聞發布會上也說過,到2030年中國將擁有將近8億中等收入群體,將佔人口總數的60%,其在未來中國發展中亦將扮演重要作用。
基於此,在李成看來,剛剛結束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就是一次「擴中」(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全會,會議推出的經濟改革舉措,目的也為進一步壯大這一群體。隨着這一群體持續擴大,「中國新興的中產將驅動國內的政治發展,又將直接影響中國的對外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