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糧食日】以蟲為食能解全球口腹危機 人類何時Get Ready?

撰文:凌俊賢
出版:更新:

迪士尼電影《獅子王》的角色丁滿和彭彭喜歡食各式各樣的蟲,並指這些昆蟲雖然噁心,但營養豐富。這並非卡通片劇情而是有科學根據,有學者更提出以食蟲解決全球糧食問題。
歐美及中國等地近年亦不時湧現食蟲熱潮,惟一直未能成為常態。畢竟要將食蟲變成飲食主流或習慣並不容易,牠們的樣子實在太不討好。但話說回來,食蟲與糧食危機又有何關係?適逢每年10月16日為世界糧食日,我們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英國昆蟲學家霍爾特(Vincent Holt)早在1885年已寫了一本名為《為什麼不吃昆蟲?》(Why Not Eat Insects?)的書,不過有關問題要數到2013年才真正得到關注。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當年發表的《可食昆蟲》報告警告,指飼養家畜是全球暖化等問題的主要元兇之一。如果更多人類能將昆蟲納入飲食,就可以減少世界飢餓、糧食短缺及糧食不安全的問題。

咦等等,為甚麼是「更多人類」呢?事實上,食蟲並不是甚麼新鮮事,中國有不少地方的人均喜歡吃蝎子、蠶蛹和蟬等昆蟲,墨西哥等地同樣也有吃蟲傳統。據統計,食蟲文化在熱帶地區較為普遍,主要食用毛蟲、蚱蜢、甲蟲、白蟻、螞蟻、蜜蜂等2,000種昆蟲。他們食用昆蟲並非因為挨餓,而是因為這些地方氣候較溫暖,昆蟲可謂唾手可得,有些昆蟲更被譽為是美味佳餚。

世界糧食日:世界各地有不少地方的人均喜歡吃蝎子、蠶蛹和蟬等昆蟲。據統計,世界各地可供食用的有毛蟲、蚱蜢、甲蟲、白蟻、螞蟻、蜜蜂等2,000種昆蟲。(VCG)

昆蟲營養價值可媲美肉類

在「Hard sale」食蟲文化前,我們先來看一些數據。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數據預料,全球人口到2050年將達97億,但人均農業用地則會由2012年的0.22公頃減少到0.18公頃,這意味我們的糧食可能不足夠。

FAO研究則發現,隨着人們變得富裕,肉類消費自七十年代起已增加近三倍,預計到2050年將會再增加62%。不過若再增加飼養牲畜,很可能會進一步破壞環境,這促使科學家尋找人類汲取蛋白質的替代品。

相比在實驗室高成本製造肉類,昆蟲這些小不點更為普遍,而且含有過之而無不及的營養價值。昆蟲與豬肉、牛肉、羊肉或魚類等傳統肉類營養相當,含有三成至七成蛋白質。有專家更指出,一天只要吃兩條毛蟲,就能滿足大多數人的蛋白質需求。

昆蟲亦是脂肪酸、維他命及鐵、鋅等礦物質的良好來源。一些水生昆蟲更富有可保護大腦神經的不飽和脂肪酸奧米加3(Omega 3)。

世界糧食日:昆蟲營養價值高,與豬肉、牛肉、羊肉或魚類等傳統肉類營養相當,含有三成至七成蛋白質。有專家更指出,一天只要吃兩條毛蟲,就能滿足大多數人的蛋白質需求。(VCG)

食蟲可舒緩全球暖化

《可食昆蟲》報告指出,飼養家畜是全球暖化等問題的主要元兇之一,亦是一個惡性循環。傳統畜牧業佔人為溫室氣體排放量至少14%,氣候變化亦導致糧食作物產量下降,這會令饑餓的人口持續增加,而食用昆蟲則是解決這個困局的良方。與飼養其他牲畜相比,飼養昆蟲需要較少的水,亦產生更少的溫室氣體。

研究顯示,同是生產一公斤食肉,飼養蟋蟀僅需1.7公斤飼料,遠遠低於飼養雞的2.2公斤或是牛所需的7.7公斤。昆蟲在加工後的食用比例更非常高,蟋蟀有近八成可食用,而豬肉只得七成、牛肉更只有五成半。

在溫室氣體排放方面,昆蟲是冷血動物,所以除了白蟻、蟑螂及甲蟲等物種外,大多數昆蟲都不會如牛等牲畜一樣,放屁產生溫室氣體甲烷。《全球糧食安全》(Global Food Security)雜誌亦指出,以蟋蟀及麵包蟲代替全世界一半的肉類,能釋出三分之一的農地。

世界糧食日:同是生產一公斤食肉,飼養蟋蟀僅需1.7公斤飼料,遠遠低於飼養雞的2.2公斤或是牛所需的7.7公斤。昆蟲在加工後的食用比例更非常高,蟋蟀有近八成可食用,而豬肉只得七成、牛肉更只有五成半。(VCG)

▼想看更多昆蟲美食相片,請點擊以下圖輯觀看:

只欠消費者首肯張口

人工飼養食用昆蟲技術已大致成熟。目前已有不少企業,用人工方式飼養昆蟲作為魚餌,或是家畜等的飼料;養蜂及養蠶亦隨處可見,這些昆蟲均可供人類食用。食用昆蟲正形成它的一股發展潛力,業界預料,食蟲的消費會在2023年達到5.22億美元(約40.7億港元)。不過,要使食昆蟲成為飲食主流,必需過消費者這關,而這關亦是最大障礙。

有專家提出,將昆蟲加工成肉丸或腸仔等無法辨認源材料的食物,可能會令消費者更容易接受,更何況人們在生活中已不知不覺間食用昆蟲。不少食物均有添加胭脂蟲(Cochineal)製成的「胭脂紅色素」,美國星巴克(Starbucks)的士多啤梨星冰樂,亦曾用胭脂紅色素,惟在素食團體反對後才改用植物色素。

荷蘭瓦赫寧根大學(Wageningen University and Research)昆蟲學教授赫伊(Arnold Van Huis)2013年的實驗或可成借鏡。他準備兩批分別以全牛肉,以及一半以昆蟲製成的肉丸,讓測試對象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試食,結果有九成人都指後者更好食。2014年比利時一項研究亦指出,在26至45歲的人當中,92%試食昆蟲後表示會再食,更有三分之二的人表示會考慮在家中烹煮昆蟲。

上述實驗可見,大部分消費者的厭惡只是因未能打破對昆蟲的固有印象,在這個全球化的世界中,飲食模式迅速改變,只要讓消費者跨越心理障礙,將食蟲文化好好包裝,糧食危機可能真的有望解決。

也許二、三十年後,我們會看到家庭主婦到街市談論「呢條蟲點煮先好食」,或是相約情人到高級餐廳享用「蟲宴」。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