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新冠|後遺症忌輕視 腦霧恐腦栓塞先兆 康復後增染肺囊蟲風險
本港疫情近期再現反彈趨勢,雖然重症的情況暫時未算嚴重,不過不少患者康復後卻要面對「長新冠」的問題。
然而,不少人以為「長新冠」症狀可能只是包括乏力、氣喘、持續咳嗽等輕微症狀而對此掉以輕心,但事實上即使是腦霧原來亦並非單純「沒記性」那麼簡單,更隨時是出現腦血管栓塞,甚至腦損傷的先兆,臨床上甚至還有肺囊蟲感染肺部情況出現。因此,曾經處理過上述個案的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亦呼籲,及早使用抗病毒藥物對預防重症十分重要。
世衞:確診後持續有病徵超3個月可視為「長新冠」
據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曾祈殷指,現時不同國家、不同專業醫療組織對於「長新冠」的標準略有分別,有些國家定義為確診後症狀持續超過4星期,但有些機構包括世界衞生組織的標準則較寛鬆,確診之後持續有病徵超過3個月,且沒有其他原因可解釋,才會定義為「長新冠」。
據世衞資料顯示,「長新冠」病情可能會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出現障礙,當中常見症狀包括:
.乏力
.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
.記憶力、注意力或睡眠出現問題
.持續咳嗽
.胸痛
.說話困難
.肌肉痛
.喪失嗅覺或味覺
.抑鬱或焦慮
.發熱
▼同場加映,7款紓緩染疫喉嚨痛茶飲:(按圖看清👇👇👇)
相關文章:喉嚨痛|染疫喉嚨劇痛點紓緩?7款居家藥材可焗茶 男女老幼都啱飲
「長新冠」症狀切忌看輕
除了上述症狀外,曾祈殷醫生亦特別分享兩宗在第5波疫情期間治療的「長新冠」個案,當中更有「長新冠」患者出現肺囊蟲感染。
肺囊蟲及端坐性心搏過速個案:
80多歲男患者,於3月下旬第5波疫情時染疫
曾祈殷醫生指:「這位病人確診後被送到公立醫院,院方有處方抗病毒藥物及類固醇,留院7至10日左右病毒量下降至低水平,可以出院回家。」但其後就出現「長新冠」,大約在確診後兩星期,家人發覺他走路開始出現氣促,同時有乾咳。
家人於是把他送到私家醫院,經照肺檢查發覺其肺部有陰影。曾祈殷醫生指:「我們即時擔心他復陽,但無論快速測試和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最終再照肺加上驗痰,發現他原來有另一種感染:肺囊蟲,於是立即處方針對肺囊蟲的藥物。」
曾祈殷醫生表示,據文獻記載,自從新冠疫情之後,外國也有不少新冠病人康復之後,痰涎之中發現有肺囊蟲的報告。原因可能是病人治療新冠期間曾使用類固醇,影響了肺部免疫力,因而出現繼發性的肺囊蟲感染,在中國和外國都不約而同發現有這類個案。
但肺囊蟲還不是這宗「長新冠」個案的最終病情,該個病人事後準備做復康運動時,從病床落地的一刻,忽然面色蒼白並感到頭暈,醫護人員隨即發覺他躺着和站着的血壓,相差達30度。
「這在臨床上是絕不正常的,經過一連串檢查後,相信他是出現了另一種『長新冠』後遺症:端坐性心搏過速症。」
曾醫生解釋指:「正常來說,由躺着到站起,我們四肢的血管會收縮以維持正常的血壓,這是由身體的自主神經系統所控制。但有部分新冠患者的病情影響了自主神經系統,由躺着變站起時血管未能如常收縮,所以出現了這問題。成因其實和腦霧近似,包括病毒本身可以直接損傷神經系統,或病毒襲擊神經系統時引來免疫細胞的攻擊,連帶神經系統也受到損傷,引起炎症,導致端坐性心搏過速。」
▼同場加映,居家抗疫「看門口」藥物知多啲:(按圖👇👇👇)
相關文章:居家抗疫|退燒藥種類多點揀? 藥劑師教選購貼士買多兩類藥傍身
腦霧個案:
80多歲男患者,本身患有肺癌,長期住院,3月中第5波疫情時染疫
「這位病人之所以感染新冠,是因為家人感染後沒發覺,探病時傳染給他。」。據曾醫生憶述:「他出現病徵後,不算高燒,但有氣促。到確診後第二星期,他的神志開始有些混亂,令我們覺得他可能已出現了新冠後遺症,即『長新冠』導致腦霧。」
「這位病人平日在病房會用平板電腦自己玩打麻雀,但到確診後第三星期,他竟完全沒有這興趣;之前他見到我會主動打招呼,但忽然認不得人,反問我是誰。這反映他的短期記憶變差,是腦霧的其中一個病徵。到第三、四星期,他的情況逐漸變得嚴重,情緒低落、不願說話,睡眠模式也有轉變,日間經常渴睡,這也是腦霧常見的病徵,晚上卻精神奕奕,甚至大吵大鬧,有一些失常行為。」
▼同場加映,3款預防「長新冠」湯水:(按圖👇👇👇)
相關文章:長新冠|疫後氣喘腦霧纏身?中醫:3款湯水助斷尾 哪3方面要注意?
腦霧四大成因
腦霧的定義包括思緒遲緩,精神難以集中,記憶力轉差,以及執行能力變得遲緩等,當中大致可分成四大成因:
1. 病毒本身可以直接攻擊腦部,包括大腦、小腦、腦幹等,損害腦細胞,影響腦功能導致腦霧。
2. 新冠患者的血管較容易出現栓塞,如果影響至腦部血管栓塞,有機會引致腦霧。
3. 如果腦細胞直接感染了新冠病毒,有機會引致免疫細胞去到感染的位置和病毒開戰,而令該處出現炎症。曾祈殷醫生比喻,「情況就如打仗。」無論最後誰勝誰負,戰場也會遭到破壞,不一定能即時修復,甚至不一定能完全修復,所以有機會遺下腦部損傷,出現腦霧。
4. 感染新冠後,病人的免疫系統有機會產生「自身抗體」,攻打自身的細胞,造成腦損傷。
抗病毒藥物強勢布陣 嚴防第六波
本港現時針對疫情,使用3種抗病毒藥物:
默沙東藥廠生產的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口服藥物)
輝瑞藥廠生產的帕克斯洛維德(Paxlovid,口服藥物)
吉利德科學公司生產的瑞德西韋(Remdesivir,注射藥物)
曾祈殷醫生表示,部分新冠輕症患者會在7至10日內,病徵逐漸減少,病毒量一般在10日之內大幅降低,兩星期左右完全康復。但有部分則會症狀持續,進入第二階段病情,甚至有機會發展至重症。
他解釋:「但若患者符合一些條件,包括年紀較大、本身有長期病、本身有免疫力不足的情況、未有接種足夠新冠疫苗等,盡快(出現病徵後5日內)處方口服抗病毒藥物的話,有機會可減低病毒量,阻止病情發展至第二階段,減低住院和死亡風險。但若已發展至重症入院,就需要使用注射藥物瑞德西韋。」
▼同場加映,拆解兩款新冠口服藥:(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