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喜以「文化沙漠」自嘲 其實只代表不搞藝術?|開卷樂
「文化是甚麼」,好像怎樣也說不清。如果說文化就是精緻的文藝玩意,那麼潮流文化、飲食文化又是甚麼呢?茹國烈為文化這回事,度身設計了一副「眼鏡」,寫成《城市如何文化》一書,讓大家更易看清文化的本質。現任香港藝術學院院長的茹國烈是香港資深的文化人,有超過30年藝術行政管理經驗,包括曾任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表演藝術行政總監、香港藝術發展局行政總裁和香港藝術中心總幹事等。茹國烈在書中,以世上不同城市作為「標本」,解剖她們的文化脈絡,也將其所思所感帶回香港,思考如何為香港文化說故事。
文:開卷樂|原題:城市是超級文化機器 ──《城市如何文化》
香港電台文教組節目《開卷樂》由鄭政恆、黃怡、馮傑主持,逢週六晚上9時30分至10時,港台第二台播出。節目重溫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香港是文化沙漠?
早年香港人喜以「文化沙漠」自嘲,茹國烈解釋,最初是上世紀初從北方南來的文人,形容作為轉口港的香港欠缺精緻文化。然而,不同的人對文化有不同的演繹。事實上,當時香港處於殖民時期初期,有豐富的庶民文化,而且是東西文化的大熔爐。歷史上,香港更是翻譯重鎮,華語世界的第一份中文報紙也在香港誕生。其實香港有深厚的廣東民俗文化,也有獨特的小說、電影文化等,這些也是重要的文化歷程。茹國烈指:「香港人說自己沒有文化,只是代表不搞藝術,但不代表沒有享受足球文化或飲食文化。」
茹國烈參考歐洲的文化指數概念,探討香港的文化分佈。他相信香港區區也有文化,並提出「香港十八區文化密度指標」,以書店、代表時尚文化的商場、餐廳、咖啡店、電影院、學校、宗教場所、郊野公園比例,以及人口種族多元等因素,除以每一區面積,計算每平方公里的文化密度,發現原來排第一的不是香港人常以為很有文化的中西區,而是油尖旺區,數字還遠遠拋離其他地區。
BEAM:一副眼鏡看文化
飲食是文化,傳統是文化,宗教是文化,體育也是文化,文化的定義很闊,有時容易產生誤會,或是各說各話不明所以。茹國烈提出「文化光譜」(BEAM)的框架,讓大家更有系統地去探索文化的含義。他歸納出四個分組:B,代表Belief and Value,即是信念和價值觀;E是Everyday Lifestyle 日常生活風格,M即是Memories回憶,而A是 Arts and Creation 藝術和創造。這四個分類元素,就是一套有四個維度的文化光譜。在BEAM的概念中,藝術只是其中一個部分,四個元素並沒有高低之分。
茹國烈以BEAM這副「眼鏡」,周遊世界上一個又一個的文化之都,作為「城市標本」,探尋「城市如何文化」。例如茹國烈在2019年第一次踏足的阿姆斯特丹,這個位於荷蘭與水相鄰的城市,他感到格外舒適。後來赫然發現,阿姆斯特丹的歷史與發展和香港頗為相似。她曾經是一個重要的商人城市,世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就在阿姆斯特丹。然而,城市總有盛衰,曾經在17世紀經歷黃金時代的荷蘭,在18世紀逐漸退出海權爭覇的舞台。但今天的阿姆斯特丹,從昔日的帝國餘暉中蛻變,融合藝術文化,新舊結合,轉化成一種創新力量,成為當代舉世知名的創意城市。
香港的故事也非常有魅力,例如一條彌敦道就能描述出一個相當吸引的香港故事。這條誕生於19世紀的林蔭大道,結集了百多年來不同的香港文化。茹國烈說,假如整條彌敦道能好好保育,是很壯觀的一件事,也能從文化角度,向世人說好一個香港故事。
(本文原刊於報章專欄《開卷樂》,此為加長版。圖片及標題為編輯所擬,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延伸閱讀:一碗茶細看時代變遷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涼茶》
【延伸閱讀:《緯武經文》史學角度理解國術源流 武術熱潮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