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收藏史︱周朝遺址為何出土大量前朝商代占卜甲骨?

撰文:轉載
出版:更新:

【藝文編按】收藏的歷史就是文明傳承的歷史。每件玉器、青銅器、繪畫和書法作品能夠保存至今,背後都有一段與文化、政治、經濟關係密切的故事。本文節錄自周文翰《中國藝術收藏史》,周氏回顧了五千年中國文物藝術收藏的悠久歷史,其中既有對商、周、秦、漢、唐、宋、元、明、清等各朝收藏文化潮流的細微分析,也有對當代新興現象的敏銳觀察,並以案例的形式講述米芾、龐元濟、福開森等多位重要收藏家的經歷、思想與影響,本選節為該書有關西周與春秋戰國的內容。

青銅器 (Wikimedia Commons)

周代的王室、諸侯收藏

周代宗廟重器的來源有五個:一是收集前朝府庫所來,可以說是戰利品,如周王室收藏展示的虞、夏、商的寶器中,有些就是在戰爭中奪得的;二是各地方國諸侯進獻的貢賦,王室設有官員「大府」、「內府」掌管進貢之物;三是周部族的自製物品,如上述各種祖先圖像、地圖檔案等;四是王室掌握的青銅器、玉器生產作坊製作的有重要價值、意義的器物,周代重視禮法,王室所用玉器的生產、使用規模巨大,王室專設有主管收藏管理金玉、兵器、禮樂之器的「玉府」,主管收藏玉器和安排使用場合的「典瑞」等多個部門,分別掌管玉器的生產、製作、保存、使用等各個環節;五是和其他部族貿易交換所得。1976 年考古工作者在陝西岐山縣周原早周宗廟遺址中發掘出約一萬七千餘片卜甲和卜骨,除了周人自己的占卜龜甲,還包括部份殷商王室的晚期卜辭。對商王室龜甲為何千里迢迢落戶陝西的周人宗廟,學術界有兩種猜測:或者如《呂氏春秋.先識》記載,是紂王昏亂時期管理商朝典籍檔案的官員「內史」向摯帶着商王室檔案典籍投奔新主時帶來的;或者是武王伐紂後把大量甲骨、青銅器等作為戰利品,帶回宗廟告慰周人祖先和歸入王家「龜室」。這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第一次王室收藏轉移事件。

各地封國的公侯也模擬王室集藏宗廟禮器、王室典籍、日用器物等。陝西寶雞、河南三門峽、湖北隨州等地出土的西周公侯大墓證明當時的王、公、侯積藏有數量巨大的青銅器、玉器、實用器物等。如1990 年河南省三門峽市會興村發掘的虢仲大墓,出土的文物多達三千六百多件(套),其中僅玉器就有七百二十四件,青銅禮樂器就達一百二十多件,是中國目前出土級別最高、保留最完整的西周時期的諸侯大墓。這座墓的主人虢仲是位於今天三門峽的虢國的第一代國君,曾入京擔任周厲王的執政卿士,輔佐周厲王征伐淮夷。他死後以諸侯規格最高的九鼎八簋形式安葬,其中包括一套八件甬鐘、一套八件紐鐘,是目前中國考古發掘出土的年代最早的兩套編鐘,把八件編鐘和編磬成對使用,顯示他是僅次於周王的諸侯。

曾侯乙編鐘 (Wikimedia Commons)

春秋戰國時代王室衰弱,實力強大的諸侯的積藏更為豐盛。湖北隨州出土的戰國曾侯乙墓、陝西鳳翔縣秦公一號大墓、河北平山縣戰國中山國君墓群的考古發掘,顯示當時王侯墓室往往會有數千件文物出土。1978 年挖掘的曾侯乙墓出土的隨葬品更多達一萬五千餘件。其中一套六十五件的編鐘是迄今發現的最完整、最大的青銅編鐘。諸侯收藏典籍檔案之處為「盟府」或「故府」,各國諸侯的典藏和檔案畢竟沒有周王室那樣悠久和完備,不免有鬧笑話的時候,比如《左傳》記載周景王十八年(公元前527 年)晉侯派太史籍談出使周朝,周景王問他為何沒有帶貢物來,籍談竟然回答說晉國從未接受過周王賞賜,也沒有貢物可獻。周景王指出晉國從其始祖唐叔開始就屢受王室賞賜。籍談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姓氏來源,周景王說這是因為他

的九世祖負責管理晉國的典籍,才以「籍」為姓氏,周王因此感嘆其「數典而忘其祖」。

書目:《中國藝術收藏史》
作者:周文翰
出版商 :中華書局
出版日期 :06/2022

春秋戰國時代的新變化

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權威大為衰落,禮崩樂壞,各國的武力爭雄、爾虞我詐成為時代特色。這一時期與收藏有關的文化現象也具有新的時代特色。

首先是民間藏書逐漸發展。商代、西周的甲骨文、青銅器、簡牘典籍等都屬王公貴族所有,可是春秋戰國時代的敗落貴族、民間「諸子百家」的學者和奔走求職的「游士」需要利用簡牘學習、教學、研究,出現了民間藏書行為,如《莊子.天下》提到戰國學者惠施有「簡書五車」,在當時算是驚人的收藏。《韓非子.喻老》有「智者不藏書」的說法,反而可以說明當時文士已有藏書的風氣。

其次是財富轉移和賄賂成為常事。春秋戰國時代諸侯攻城略地、貴族之間你爭我奪,出現了較為頻繁的財富轉移現象,戰爭中獲勝一方奪取對方的城池、府邸後,也會把對方的金錢財寶、典籍器物據為己有。按照周禮,王、侯、大夫等不同階層有不同的禮節和進貢、饋贈形式,可是春秋戰國時期突顯實力政治,為了國家、家族、個人利益,春秋時出現了中小國家向大國王室貴族行賄、中小國家向大國的執政卿大夫行賄、個人和家族向王侯權貴行賄的現象;到戰國時更是普遍出現用賄賂作為政治軍事戰略手段的現象,如秦始皇攻打齊國之前曾向齊國宰相后勝饋贈大量黃金和玉器,後者積極製造親秦輿論,導致齊國戰備不修。各國諸侯、貴族、權臣擁有的眾多財富珍寶隨着國內外政治、軍事鬥爭的勝敗流轉,為勝利者佔有或瓜分,這也成為後世中國收藏文化中的常見現象。

第三是出現了以繪畫為職業的「畫客」。西周時期周王的宮室牆壁、儀式服裝、禮儀用具和實用器具上都有各種圖繪,《周禮.冬官考工記》提到服務王室的工匠種類及人數,包括「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設色之工五」, 五位「設色之工」分別是在玉石牆面器物上刻劃形象的畫工、給絹帛織物施彩的繢、染羽毛的鐘工等,可見當時有對工匠的分類和管理,這些工匠很可能是世代相繼為王室效勞的僕從或平民。戰國時代有了新變化,在終生服務王侯的工匠之外,還出現了遊走各地的「畫客」,《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提到「客有為周君畫莢者」、「客有為齊王畫者」, 說明與韓非子這樣四處遊說、為君主出謀劃策的「游士」、「門客」類似,當時已經有了懷揣繪畫之技遊走四方求職求財的「畫客」,這可以說是職業畫家的源頭。

電影《大秦賦》劇照。

第四,當時已經有出售各種珍寶器物的集市。西周初年周公曾經把「盜器為奸」(偷盜禮儀器物)定為不可赦免的重罪,《禮記》等規定金璧玉璋、宗廟之器、貴族服裝車架不得在集市出售,反面也說明一般的玉佩、耳飾等珠寶玉器之類應該在集市上有買賣。如《左傳》記載晉國掌權的六卿之一韓宣子出使到鄭國首都時,發現有商人出售的一隻玉環可以和自己家的配成一對,表明鄭國首都有買賣玉環這類貴重物品的集市和商人。

第五,因為王侯大夫死後往往以眾多玉器、青銅器等隨葬,戰國末期出現了有組織盜掘「名丘大墓」的行為,所得錢物或許就是通過上述集市銷售或成批賣給權貴富豪,這成了以後中國各朝代屢禁不止的現象。

【延伸閱讀:篆刻教學︱中國未有紙張發明前 印章對古人有何功用?

【本文獲中華書局授權轉載,標題為編輯撰寫。本文並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作者簡介︱周文翰,藝術評論家、建築評論家、博物學家、作家。曾任《財經時報》、《新京報》文化記者,後赴印度、西班牙、東南亞國家旅行和寫作。2011 年至今從事文化研究和寫作,同時為《金融時報》、《新京報》、《人民文學》、《經濟觀察報》、《藝術家》等媒體撰寫專欄文章和評論。曾出版博物學專著《花與樹的人文之旅》,獲得「2016 年度大眾喜愛的50 種圖書」、「2016 年度中國30 本好書」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