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意識、大事件、小事情和那個逝去了的人|林綸詩專欄

撰文:林綸詩
出版:更新:

我一直相信社會學和心理學裡的集體意識都是掛鈎的,不說那麼深入,最顯淺的例子是流行音樂絕對是集體意識的最佳反映,共同的音樂體驗,令所有人都有一個音樂共同潛意識。

文:林綸詩

音樂本身就是魔法,容我今次說點不可思議的經歷。盧凱彤逝世三年,今年八月,風雨動蕩。我們的回憶總是由大事件和小事件交織而成,大事件就是共同經歷,小事件就是個人經歷,而懷念,漸漸會由大事件變成小事件,由媒體主導變成我們自己的私密回憶……悼念一個歌手,就是如此,由鋪天蓋地,到歌迷會活動,再到自己的私人回想。

+6

她離開的那天,我在外地公幹,每一個晚上也是自己住酒店。香港時間的白天,是美國的晚上。那晚入睡後,發夢在身處的酒店房間,一隻飛蛾撲向風扇,然後自己很驚慌,但感覺這像夢,很想醒過來,感覺到有一股力量把我推向床頭櫃的電話,然後哇的一聲便醒了。醒來看到電話在夢裡的原位,便順勢開機,開了Facebook看到所有朋友都貼了盧凱彤離世的新聞。

結果沒法入睡,清晨便要去機場,在機場裡看到日出,覺得是香港的集體感傷透過手提電話傳來地球另一邊的我。不要小看集體共同意識,一個城市的情緒,影響地運以至人心。一個大家共同喜歡過、欣賞過、支持過的人,離開時,帶給那個城市的人的震撼,足以震蕩到千里以外。

記得第一次見盧凱彤,是她和二汶以at 17組合出現在人山人海的音樂會上,她們穿著Twins大頭的衞衣,似在反諷香港的女子流行組合定律。不賣可愛美貌,以音樂實力壓倒全場。

之後就是看著這顆星星閃耀發亮,直到那一晚。「回憶游來游去 卻不散」——《雀斑》

(專欄「歌詞心頭好」隔周刊出。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作者簡介|林綸詩,80後中大人,鍾愛香港流行文化。寫過樂評、做過評審,最喜歡合唱歌。

延伸閱讀——

喬木談攝影:你選擇聚焦的影像是帶有一絲自我投射

喬木近照(作者提供)

黃霑的遺物|論文戰後講到回歸 廣播道訪問四大天王粉絲極痛苦

李志清畫寫沙田大圍白田村細路舊時生活

文學新人葉秋弦散文記錄故鄉年代

三不管地帶|九龍城寨生活照﹕你有你墮落 小孩在天台玩得很盡興

書展尚未回復疫前人潮 開幕最矚目書種是......

黃霑和香港流行文化|林綸詩專欄

粵語「包剪揼」「呈沉磨較叉燒包」考證有書可查

80後男男因「生理需要」合租書攤?專訪望日、鄧賜民

梁慕靈:小說所寫的香港好像突然成為某種歷史

由危險荒島到知名東方之珠:形塑香港的旅遊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