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書展2021|粵語「包剪揼」「呈沉磨較叉燒包」考證有書可查
我們試把粵語中的「猜呈沉」口令,逐字考究,發現遊戲背後牽涉到許多語言轉折,一轉三折,頗有學問。
提要:「石頭、剪子、布」是一種在世界許多地方廣為流傳的手技遊戲,尤其深受兒童的歡迎。這種遊戲在粵語中稱為「猜呈沉」, 然而該遊戲的漢字寫法及其真正含義,即使對於粵語母語者來說, 也仍然是一個謎。本文試根據遊戲者伸縮手指時所喊呼的口令, 考察文字背後蘊藏的各種修辭技巧,從而分析口令利用不同語言手段所營造的特殊韻律效果。本文並為遊戲的命名之謎,提供一些新的線索。
文:張洪年 | 原題:遊戲中的遊戲:粵語怎麼說「石頭、剪子、布」
「石頭、剪子、布」
「石頭、剪子、布」是一種猜拳遊戲。遊戲方法十分簡單,對峙雙方或多人先握緊拳頭,然後一聲口令,各自探手伸出指頭。手指伸縮,一共可作三種姿勢:或五指緊抓,拳頭狀似石頭;或食指、中指伸直,狀似剪刀;或五指俱伸,手掌全敞,狀似一塊布。因為形似,所以遊戲就叫「石頭、剪子、布」。遊戲勝負的規則也很簡單:布能包裹石頭,所以布贏石頭;石頭摧毁銳剪,所以石頭贏剪子;剪子剪割布帛,所以剪子贏布。石頭、剪子、布,互制相剋, 五指一伸縮,即時定輸贏。
一種解釋認為「呈沉」分指兩個古人:五代南漢皇帝劉鋹和太監龔澄樞,狼狽為奸,百姓怨恨;國亡後,人們遂以「猜澄鋹」為酒令慶賀。酒令的語句是:「澄鋹包,龔賊把頭拋。澄鋹揼,劉鋹要執笠。澄鋹剪,抵佢有今天。」按酒令中的文字大抵是今日粵語,不可能是一千年以前留下的語言
「石頭、剪子、布」這種遊戲,據說是起源於中國,後來傳至鄰邦日本、韓國,近年亦漸漸在歐美流行,而且還有舉行國際競賽的盛事。不過中國古代著作中提到的猜拳豁指遊戲具體玩法如何,並沒有詳細記載。今日喝酒的劃拳,也是一種猜拳遊戲,伸手豁指, 吆喝助興,但劃拳花樣繁多,遠比「石頭、剪子、布」複雜。一般而言,「石頭、剪子、布」是屬於兒童的遊戲,樓頭街畔,三五成群, 掏拳伸指,大聲喧嚷,相互比拼,樂也無窮。
書名|香港粵語:二百年滄桑探索
作者|張洪年
出版|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21.06)
這種手技遊戲,英文叫“rock, paper, scissors”,也可以說“stone, paper, scissors”,正相當於中文的「石頭、剪子、布」。到底英文的名稱是從中文翻譯過去,還是中文的叫法從英文翻譯過來,也無從考究。日文叫じゃんけんぽん(jan-ken-pon),或簡稱じゃんけん(janken),韓文叫muk-chi-ba,來源當是漢語,但並不可考。中國北方這種遊戲的玩法叫「cei」,讀陽平或去聲,但漢字怎麼寫,具體所指是什麼,都不清楚。粵語的說法是 [ts’ai55-ts‘ɪŋ21-ts’ɐm21],根據粵語詞典的記載,有兩種不同的漢字寫法:「猜呈尋」和「猜呈沉」。
猜呈沉ts’ai53 ts’eng21 ts’ɐm21:小孩玩的猜拳遊戲用手勢做出包袱、剪刀或石頭以決輸贏。呈沉,同音字。
猜呈尋cail qing4 cem4:猜拳以定勝負的一種方法,首先各人同時說:『呈尋』,然後伸出手來;五指張開叫『包』,伸出食指和中指的叫『剪』,伸出拳頭的叫『𢱕』。『包』勝『𢱕』,『𢱕』勝『剪』,『剪』勝『包』。這種做法北京話叫cei2
兩部詞典都只描述遊戲的形式,但對於遊戲的名稱並沒有解釋。「猜」顯然是和「猜拳」有關,「呈沉」或「呈尋」的意思到底是什麼,未作說明。網上對「呈沉」或「呈尋」的來源,有各種不同的說法。一種解釋認為「呈沉」分指兩個古人:五代南漢皇帝劉鋹和太監龔澄樞,狼狽為奸,百姓怨恨;國亡後,人們遂以「猜澄鋹」為酒令慶賀。酒令的語句是:「澄鋹包,龔賊把頭拋。澄鋹揼,劉鋹要執笠。澄鋹剪,抵佢有今天。」按酒令中的文字大抵是今日粵語,不可能是一千年以前留下的語言。又劉鋹的「鋹」,和「呈沉」的「沉」或「尋」,古音分屬不同韻攝,今日粵語發音儼然有別。所以坊間所傳,不足為信。遊戲命名由來,「呈沉」或「呈尋」依然是一個謎,還有待解決。
2.猜拳劃指
猜拳劃指原是一種肢體遊戲,但玩遊戲的人在伸手縮指之際, 總是大聲喊叫,以聲音助勢,以語言助興。粵人猜呈沉的時候,最常說的口令有以下兩種。
(1)包、剪、揼 [pau53 tsin35 tɐp22]
(2)[ts’ɪŋ55 ts’ɐm55 mɔ21 kau33 ts’a55 siu55 pau55]
這兩句口令顯然是和遊戲的玩法有關。但具體的意思是什麼,尤其是第二句口令到底是哪些漢字,並不清楚。以下先從這兩句口令入手,進行分析,從不同角度探討口令用詞遣字的配搭,明白句子的確實意思,從而進一步討論遊戲命名之的所由。
2.1.第一種口令的說法
第一種口令的說法很簡單,「包、剪、揼」就是喊出手指手勢, 相當於「石頭、剪刀、布」的說法。「包、剪、揼」是三個簡單的音節,配合三個手指姿態,分指三個動作。所以「包、剪、揼」應該是三個動詞,布「包」石頭,剪刀「剪」布,石頭「揼」剪刀。「揼」[tɐp22] 是一個方言詞,或寫作「𢱕」,表示「捶打、敲打」的意思。所以用石頭硬物敲打剪刀,必定會摧毀銳器。三物相衡,也就是一物剋一物的道理。
「包」的發音是[pau],屬陰平調。早期粵語陰平分上陰平和下陰平兩類,前者是高平調55:,後者是高降調53:。以調別義,用法有別,名詞多讀上陰平,動詞多作下陰平。所以這裏的「包」當讀成高降調:[pau53]。不過近年下陰平的讀法逐漸消失,一般只有[pau55] 一種發音。
2.2.第二種口令的說法
第二種口令一共七個音節,開頭的兩個音節[ts’ɪŋ55 ts’ɐm55] 和遊戲的名稱中的「呈沉」[ts’ɪŋ21 ts’ɐm21] 發音相近。整句口令是: [ts’ɪŋ55 ts’ɐm55 mɔ21 kau33 ts’a55 siu55 pau53]。漢字寫法不一, 一般寫作「稱侵磨較叉燒包」,也有寫作「程沉磨鉸叉燒包」。單看字面,不容易看得出意思確實何指。其實這七字口令,可以分成三個單元:[ts’ɪŋ55 ts’ɐm55] + [mɔ21 kau33] + [ts’a55 siu55 pau53]
唐李賀詩:「細束龍髯鉸刀翦。」《注》云:「鉸, 即今婦功縫人所用者,俗呼翦刀。」所以「鉸」即剪刀。
2.2.1.口令中的最後一個單元
先從最後一個單元看起。[ts’a55 siu55 pau53] 應該就是「叉燒包」,也就是粵人常吃的一種包子。但是口令是假借「包子」的「包」帶出「包紮」的「包」。同音假借,原是語言中常見的修辭手法,民間文學作品中的例子多不勝數。這口令還有另一種說法,最後幾句 是:「呈沉糯米叉燒包,老鼠唔食香口膠,要食豆沙包。」句子雖然不同,但還是以「包」為重點,一字二用。不過「包」字二用中,「包子」的「包」是名詞,「包紮」的「包」是動詞,二者之間並沒有必然的 語義關係,可以視作不同的詞。如上所說,一名一動,聲韻相同, 但聲調分化,名詞的「包」是上陰平,讀55: 調,動詞的「包」是下陰平,讀53: 調。所以「叉燒包」的「包」是[pau55]。而口令中的「包」, 雖然是放在「叉燒包」這複合詞中,但因為放在句末,語調下降,說成[pau53],似乎仍然保持動詞的高降聲調。當然,今日粵語不分高平高降,名動分化的聲調特徵已經不復存在,玩遊戲的人有的說[pau55],有的說[pau53]。「包」是口令中第三單元的重點,由「包子」的「包」轉為「包紮」的意思,也正是猜拳遊戲中「布」或paper 所指的動作。
2.2.2.口令中的第二個單元
口令的第二個單元是「磨較」[mɔ21 kau33]。「磨」和「較」結合, 本不成詞,沒有意思。「磨較」有另外一種寫法作:「磨鉸」。「鉸」字,廣韻二讀,一是古巧切,今讀上聲;一是古孝切,今讀去聲,都是「鉸刀」的意思。唐李賀詩:「細束龍髯鉸刀翦。」《注》云:「鉸, 即今婦功縫人所用者,俗呼翦刀。」所以「鉸」即剪刀。粵人叫「鉸剪」,或寫作「較剪」。十九世紀的粵語詞典《廣東省土話字彙》有以下一條:「一把較剪:a pair of scissors」同時代另一部粵語口語教材Chinese Chrestomathy in the Canton Dialect中載有「鉸翦」的用法:「磨利鉸翦裁衣:grind the scissors sharp to cut out clothes」
「鉸」、「較」兩種寫法都有。今日粵語仍然叫「較剪」。二十世紀香港街頭常聽見工匠沿路叫賣:「鏟刀磨較翦」,用以招攬生意。
口令中的「磨較」顯然就是「磨較剪」的省略。「磨較剪」是一個動賓組合,單說「磨較」本不成詞,但正因不合語法規矩,反而突出被 省略的「剪」,讓人觸目。這種省略在修辭學上叫「縮腳語」,文學創作中時有使用。粵語熟語就有一個縮字的例子。要是有人說「茅根 竹蔗」,意思就是「借錢」。「借錢」和「茅根竹蔗」,無論從字面和語義上都扯不上任何關係。這種說法,原來是來自縮字的變化。從前 有一種相當普遍的飲品叫「茅根竹蔗水」,「茅根竹蔗」就是從「茅根 竹蔗水」省略而來。飲品的名稱是由「茅根」和「竹蔗水」兩個詞組合 而成。單說「茅根竹蔗」,聽起來就會讓人有一種突兀未完的感覺, 因而教人聯想到後面還有一個「水」字被省略。在粵語口語中,「水」可以指「錢」。「水」能活命,「錢」能養生,以「水」代「錢」是一種暗喻引伸。「借錢」也就可以說成「借水」。跟人說「借錢」,語氣過於直接,說「借水」會比較委婉。要是說成「茅根竹蔗」,那就更為委婉。
「茅根竹蔗」因縮字而帶出「水」字,與前面的「蔗」連成「蔗水」一詞。
「蔗水」和「借水」在粵語中同音,都說[tsɛ33 sɵy35]。由一個縮字而引發一連串的替換,帶出原詞,突顯說話的本來用意。
茅根竹蔗 → 茅根竹蔗水 → 蔗水 → 借錢
「猜呈沉」口令中的第二單元是運用同樣的縮字手法。「磨較」本來自「磨較剪」,單說「磨較」,因縮而張,帶出原來的「剪」,而「剪」正是口令第二個單元的重點所在,也就是「猜呈沉」遊戲中的「剪刀」。
2.2.3.口令中的第一個單元
口令的第一個單元是「稱侵」,發音是[ts’ɪŋ55 ts’ɐm55],本義是什麼,根本無從查考。可以注意的是,猜拳遊戲的名稱是「猜呈沉」,而「呈沉」[ts’ɪŋ21 ts’ɐm21] 和「稱侵」[ts’ɪŋ55 ts’ ɐm55] 同音而不同調。遍查詞典、文獻和早期粵語材料,都沒有「呈沉」或「稱侵」的記錄,恐怕只是假借漢字記音而已。我們試從另一個角度來考查[ts’ɪŋ55 ts’ɐm55] 或[ts’ɪŋ21 ts’ɐm21] 的來源。
遊戲的輸贏是基於手指伸縮而作出不同的形態。形態分石頭、剪刀、布或紙三種。遊戲口令亦分三單元:呈沉 + 磨較 + 叉燒包。上文指出「磨較」縮字暗指「剪刀」,「叉燒包」的「包」點出「布 / 紙」的包裹功能。兩個單元各司其職,那麼第一單元所指,顯然是「石頭」或和石頭相像的實物,可以用布或紙包紮起來。這個推論應該不成問題,但如何證明?
筆者以為[ts’ɪŋ ts’ɐm] 的漢字寫法是「秤沉」,也就是指秤東西用的「秤錘」或「秤砣」。秤桿分兩頭,一頭是掛上要秤的東西,另一頭掛上秤錘,左右移動,取得水平,然後按秤桿上刻的數字而說出物件的重量。秤桿掛上秤錘,秤桿就往下沉,所以「秤」之「沉」, 就是因為「秤錘」。「秤」是物,「沉」是動作,「秤沉」是一個「名動組合」,描述一個狀態。說話人借此以動蓋名,點出「秤錘」這關鍵性的實物。「秤沉」的發音是[ts’ɪŋ33 ts’ɐm21],連用成詞,聲調發生同化作用,前一個音節受後一個音節影響,說成陽平低降調:[ts’ɪŋ21 ts’ɐm21]。久而久之,這低調的[ts’ɪŋ21 ts’ɐm21] 就成了遊戲的名稱,假借其他漢字寫成「猜呈沉」。至於口令中「秤沉」為什麼會說成高調的[ts’ɪŋ55 ts’ɐm55],變化請看下文。
「秤沉」所指是「秤錘」,而「錘」是小件的實物,正像石頭一樣,可以用片紙單布包起。「叉燒包」的「包」正是「秤沉」的「秤錘」剋星。所以無論從語義、語用、語音各方面來看,把「呈沉」解釋為「秤沉」,都很合理。唯一的問題是沒有實證。古代文獻記錄、粵方言語料,都沒有記錄「秤沉」的用法。不過,在許多其他方言中,遊戲口令中的「石頭」都用「錘」或「錘子」代稱。如福建地區說:「錘子、剪刀、布」; 西南地區說:「剪子、包袱、錘」; 山地區說:「包、剪、錘」等等,可作旁證。
3.對第二個說法中三個單元的分析
根據上述,猜呈沉口令的前後三個單元共七字,各有所指:[ts’ɪŋ55 ts’ɐm55] 指「錘」,[mɔ21 kau33] 指「剪」,[ts’a55 siu55 pau53]指「包」。三樣所指都是實物。但是,遊戲的另一個口令「包、剪、揼」[pau53 tsin35 tɐp22],三字三項卻都是動詞,代表的是三樣實物的功能:以包來包起錘子,以剪子來剪開包布,以錘子來砸剪子。所以「猜呈沉」一個遊戲兩種口令,一短一長,一實一動,分別說明手指伸縮之間耍出的花樣和所表示的動作。長口令雖只有七字,但三單元之間,呈現多種不同的的語言現象和創作技巧,可以再進一步分析如下。
3.1.修辭
從修辭的角度來說,三個單元各有自己的修辭特色。「秤沉」是敘事格,描述現象,從而帶出「秤錘」。「磨較」是縮字格,因縮而伸,點出「剪刀」。「叉燒包」是同音假借,借用「包子」的名詞「包」, 表示「包紮」的動詞「包」。短短七字,牽涉三種修辭技巧,各自新穎。
3.2.音韻
從音韻角度來看,七字三單元,「二二三」三分,正是傳統絕句的一般寫法。按聲調排列,口令七字如下:[ts’ɪŋ55 ts’ɐm55 + mɔ21 kau33 + ts’a55 siu55 pau55](陰平 陰平 + 陽平 陰去 + 陰平 陰平 陰平)按詩律有「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之說,也就是說七字句的平仄只講究二四六和最後一字。口令七字,換成平仄,剔去一三五字, 恰恰是這樣的格局,正符合「平平 + 仄仄 + 仄平平」的規律。再看押韻:第二單元的「磨較剪」縮字成「磨較」,而「較」的發音是[kau],和第三單元「叉燒包」的最後一字「包」[pau],同屬[au] 韻母,也就是句中第二、三兩單元押韻。而且[au] 韻的發音,屬洪音。七字平仄協調再加上押韻,所以在音律上,說起來自然顯得鏗鏘有力,最能配合出掌猜拳的大動作。
書名|香港粵語:二百年滄桑探索
作者|張洪年
出版|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21.06)
其實,「秤沉」還有另一種說的方法。舊時兒童常常把[ts’ɪŋ55 ts’ɐm55] 說成[ts’ɪŋ55 ts’au55]:[ts’ɪŋ55 ts’au55 + mɔ21 kau33 + ts’a55 siu55 pau55] 一經變動,於是三個單元的最後一字都押同樣的[au] 韻,說起來就更容易琅琅上口。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樣的改變也足以說明當時[ts’ɪŋ55 ts’ɐm55] 所指已經不明,不再具有任何實在的意義,所以說口令的人可按聲音需求而加以改動。
就這一點來看,可以明白為什麼「秤沉」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三字口令說成[ts’ɪŋ21 ts’ɐm21],七字口令說成[ts’ɪŋ55 ts’ɐm55]。上文已經提過,「秤沉」原調是陰去加陽平,也就是[33: + 21:]。「秤沉」自成組合,發生聲調同化,於是讀成[21: + 21:],是三字口令中的讀法。但是在七字口令中,第一單元的二平組合「秤沉」和第三單元的三平組合「叉燒包」,都屬平聲,不過前者是陽平,後者是陰平。前者所指既不清楚,有音無實,猜拳的時候,為了加強遊戲的氣氛, 於是把低調的陽平[21: + 21:] 轉說成高調的陰平[55: + 55:],以助聲勢。
粵語中的陽平低降[21:],在說話時,一般都說成很低的平調[11:]。這樣一來,七字口令的聲調可以排列如下:[ts’ŋ55 ts’ɐm55 + mɔ11 kau33 + ts’a55 siu55 pau55] 換言之,全句皆平調,三單元的全平調又有高低對比,自然別有聲韻情趣。
4.總結
「猜呈沉」原是民間兒童遊戲一種,形式簡單,既不需要任何道具,也不講究任何場合,只憑五指開闔伸縮,就可以一決輸贏。猜拳劃指之際,再加以聲音助興,更覺刺激。但是這聲音陪襯, 聽起來,似是隨意吆喝;細較起來,吆喝之間的語言變化,頗不簡單。我們試把粵語中的「猜呈沉」口令,逐字考究,發現遊戲背後牽涉到許多語言轉折,一轉三折,頗有學問。從三單元的佈局到每一個單元的修辭技巧,從聲調的上下移動到詞語之間切割轉化,處處都現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巧妙。這些巧妙到底是有心人特意為之,還是民間智慧,天籟人聲,妙手偶得?暫時無從考證。有關「呈沉」的解釋,我只是按上下文理揣測,未成定論,還有待將來從更多的文獻或其他語言材料中求證。民間文藝創作,例如民謠、諺語等, 常在語言文字上大玩遊戲,大作文章,看似無意,卻往往是匠心獨運。深入探討,一方面可以明白這些遊戲的趣味所在,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強對自己語言本身的認識,加深對人類在認知和聯想方面本身潛能的了解。「猜呈沉」七字口令只是其中一個例子,本文試在這一方面作初步嘗試,供大家參考。
(本文省略的注釋、圖表及參考書目詳見原書。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授權轉載,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