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以生命影響生命 讓大家在困境中重新得到力量|何故專欄

撰文:何故
出版:更新:

《BIG》是一部既溫暖又Cool的電影,以生命影響生命,讓大家在困境中重新得到力量。

《BIG》的主題健康,充滿童真,一眾小演員非常可愛,真人演出和動畫完美結合,適合父母和子女一齊入場觀看,甚至可以作為「生命教育」的教材。

《BIG》電影海報

《BIG》由魏德聖編劇及導演,蔡顗禾聯合編劇,日本知名動畫導演新海誠的御用美術指導丹治匠擔任動畫導演,徐國倫監製,葉少青攝影,蘇珮儀剪輯,何國傑配樂,杜篤之負責音效,鄭又菲、郭大睿、黃之諾、于卉喬、謝以樂、滕韋煦等六位童星及年輕演員領銜主演,馬志翔、鄭人碩、范逸臣、田中千繪、廖慧珍、曾珮瑜、夏宇童、周厚安、陳博正等主演,台前幕後除了是魏德聖的舊班底,以及金馬獎陣容,更可算是集合了台灣、日本和香港的優秀電影人。

《BIG》電影劇照

《BIG》入圍2024年第26屆台北電影獎8個獎項,分別是「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新演員」、「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配樂」、「最佳聲音設計」和「傑出技術(動畫導演)」,最終拿下了「最佳視覺效果」(林洪峯、余國亮、梁偉傑),年僅11歲曾飾演《想見你》小黃雨萱的鄭又菲也憑本片勇奪「最佳新演員」殊榮。早前鄭又菲隨魏德聖導演來香港宣傳《BIG》,有幸主持其一場映後分享會,驚訝她除了天真可愛,更擁有超強的應變能力,令人留下深刻印象,果然是一顆耀眼新星。

《BIG》電影劇照

《BIG》的片名來自故事裡的兒童癌症病房「816」,描述六個來自不同社會階層、不同結構和背景的家庭,因為孩子患病而搬進了「816」,從彼此衝突到最後相互扶持,跟代表兒童合力跟病魔奮戰的精彩動畫互相呼應,打破大眾對於兒童癌症病房嚴肅的刻板印象,帶領觀眾重新感受生命的美好,一同感恩「活著多好」。

《BIG》的人物設定很有心思,六位患癌兒童,分別是來自單親家庭的源源(鄭又菲 飾)、家境富裕的截肢青年大杉(郭大睿 飾)、父親是牧師的小女孩努拉(黃之諾 飾)、全家都是音樂人的厭世少女珈農(于卉喬 飾)、經常躲在紙箱裡假扮機械人的是延(謝以樂 飾)、父親因為工傷而殘廢的羅恆(滕韋煦 飾),「816」彷彿就是社會的縮影,不論背境、貧富、種族和信仰,面對疾病都是一般的軟弱和無助,然而,即使在患難中失去了信心,也不可以失去愛心。

《BIG》電影劇照

《BIG》是魏德聖導演是受到多年前參與電視紀錄片中訪談了一位已截肢康復的患癌兒童所啟發,這正是大杉的藍本。有趣的是,《海角七號》的范逸臣和田中千繪在《BIG》再續前緣,飾演大杉的父母,飾演努拉母親的夏宇童,在《海角七號》和同恩及楊蕎安合唱《愛你愛到死》。除了《海角七號》的舊拍檔,于卉喬在魏德聖監製和編劇的《KANO》裡,飾演永瀨正敏的可愛女兒,而《KANO》的導演馬志翔在《BIG》飾演一班患病兒童的主診醫生,《BIG》可算是「魏德聖Universe」的延續。

《BIG》電影劇照

《BIG》一如魏德聖導演的前作,具備台灣原住民元素,據說努拉起初設定為原住民,由馬志翔飾演父親,但因為一直找不到適合的原住民小孩,魏德聖調整為美台混血兒,馬志翔改為飾演醫生,由泰雅族的夏宇童飾演母親。補充一句,飾演努拉父親的周厚安(Andrew Chau),正是歌手周華健的長子。

《BIG》見證人生無常,賺人熱淚,而且不是一般的催淚,建議大家最少帶兩包紙巾入場,一包自用,一包借給旁邊的觀眾。

(專欄「何故火鍋館」每月刊出,標題由編輯撰寫。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作者簡介︱何故,內向、憂鬱而文靜的作家,已推出超過 20 本小說。從電影和打邊爐領悟人生道理。

更多電影評論文章,可參看作者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