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勿未審先判情緒病患者
個多星期前,一名年輕的澳門KOL不幸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引來大批網民的關注以及罵戰。不論事件本身還是輿論指向,也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深思,例如何謂「渴求被關注」、輕生前有什麼行為先兆,以及其他人會否因為類似事件導致情緒困擾,甚或導致情緒病患者增加自殺念頭及風險等等。
以下內容並非旨在評論個別公衆人物的私生活,而是希望透過-些大衆關注的事件,帶出關於情緒病的重要議題供讀者思考。
撰文:醫善同行醫學顧問、精神科專科醫生蔡永傑
由於多種複雜的心理及社會原因,一般來說,情緒病患者並不願意他人得知自己患病及其病情,但同時也會感到孤獨、渴望得到關注和慰問。有些人會選擇透過互聯網及社交媒體抒發感受,但是很少人意識到,網路媒體並非一個合適的渠道,談論私人事情。
因為客觀事實告訴我們,網路上的人大多互不認識,他們的社會背景,心理狀況,以及動機意圖均大有不同。所以,我們很難預測他們的理解和反應。一些嘲諷謾罵的評論,例如說當事人「attention seeking」或「乞求憐憫」等,不單只未能令當事人更加明白自己的狀況,反而會造成更深的傷害。
情緒病患者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注及支持,過程並不容易。正如當醫生初次接觸患者,也需要選擇合適的時間及場合,與患者建立互信,才能夠準確了解患者的真正需要。很多時候,一個人的內心鬱結及困擾,未必能單靠片面的交談、互不相識的留言,就能夠讓旁人理解、明白及接納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最近,樂壇巨星李玟小姐不幸離世,對筆者的病人帶來不少衝擊和影響,筆者對此也有很深的體會和感受。尤其是那些聽着CoCo歌曲成長的病人,他們都說:「CoCo平時這麼陽光、有活力,又愛在鏡頭前笑,這事情怎可能會發生在她 身上﹖」隨之而來的就是:「連CoCo 也會這樣,我又可以怎樣?」
當筆者安撫了病人的情緒後,會嘗試作出以下回應:「CoCo是一位專業的藝人,演出是她的工作及事業,所以她自然會選擇在狀態比較理想的時候,才去演出及面對觀眾。然而,這並不代表她私底下沒有自己的煩惱、困惑和情緒。除了她自己及真正認識她的人,外人實在難以了解她的實際狀況。」
另一個筆者經常被問及的問題是,當一個人決定束自己的生命,會否在事發前告訴別人﹖答案是「不一定」。但是如果當一個人提出了(甚或重複地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我們必需認真地對待,即使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可能對他們有另外的想法。在網絡世界𥚃面,有些人可能會嘗試用激將法,試圖挑戰及改變他人想法,有時候可能會十分危險。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背景和際遇,發生在他人身上的事,不一定同樣地發生在自己身上。但讓醫生們關注的是,每當有報道關於公眾人物選擇自我結束生命的時候,總會對一些有相近想法的人帶來衝擊。市民大眾以至傳媒,如何小心地處理這方面的訊息,非常重要。
今年很多涉及精神健康的事情備及關注,希望讀者多關心、愛惜身邊人,再難的事總有解決方法。
「01醫務所」與慈善團體【醫善同行】合作,逢周日刊登由醫護人員撰寫的醫健文章。醫善同行於2019年成立,期盼凝聚社會上的愛心和力量,鼓勵有心人踴躍參與醫善同行舉辦的義工計畫,各展所長,幫助弱勢社群。
醫善同行會以專業團隊的運作方式,致力提高贊助人與贊助機構的信心,達到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目標。
網站亦會為巿民提供正確的醫療資訊;並舉辨不定期的醫療健康講座和義診,同時積極與其他社區組織及醫療機構協作,為市民提供各種醫療服務優惠。